高考地理考前押题 人口与城市(1).doc_第1页
高考地理考前押题 人口与城市(1).doc_第2页
高考地理考前押题 人口与城市(1).doc_第3页
高考地理考前押题 人口与城市(1).doc_第4页
高考地理考前押题 人口与城市(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考前押题: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完成第12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b.c.d.解析:第1题,本题结论主要通过判读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线得出。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小于出生率,a项错误;在各时间段中,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b项错误;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项错误;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0以下上升至20以上,d项正确。第2题,通过对2010年的“三率”对比可知,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次高的为亚洲,最低的为欧洲,次低的为北美洲。答案:1.d2.c3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国家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2009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2010年014岁人口比重(%)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岁)男性女性中国0.614319.57275印度1.438930.66366法国0.711818.47885美国0.93420.17681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解析:由表中人口指标可知,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是143人/平方千米,印度人口密度是389人/平方千米,中国人口密度低于印度;中国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为72,女性为75,差值为3,而美国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男性为76,女性为81,差值为5,中国与美国不相等;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是19.5%,法国是18.4%,中、法差值为1.1%,而美国是20.1%,中、美差值只有0.6%,因此中国与美国最接近;中国2000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是表中四国最低的,故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答案:d4.下图表示19501996年巴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的统计资料,读图完成第45題。4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水平分别对应图中曲线()a.b.c.d.5关于该国人口和城市化的判断,正确的是()a.1960年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1965年前后城市和乡村人口数相当c. 1978年后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 1991年城市人口增长率开始下降解析:第4题,巴西属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曲线符合;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口增长率三曲线中,各时期应城市人口增长率数值最大,农村人口增长率数值最小,则三曲线应分别对应。第5题,1960年后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1965年前后城市化水平约50%,说明城市和乡村人口数相当;1978年后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数量一直在增加;1991年后城市人口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城市人口增长率仍在增加。答案:4.c5.b6.(2013河北唐山二模,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下图是“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城镇人口重心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第68题。6图中显示我国城镇人口重心与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a.河南省b.陕西省c.湖北省d.江苏省72000年以来,二者重心均向西偏南移动,其首要影响因素为()a.自然环境的变化b.国家政策的支持c.能源资源的开发d.交通运输的改善8我国推动城镇化,最终要实现()a.土地城市化b.人口流动化c.城乡一体化d.农业工业化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省区界线轮廓和省区相邻关系,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重心均分布在河南省。第7题,2000年以来,由于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使我国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速度加快,导致二者重心的移动变化。第8题,我国推动城镇化,最终目标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答案:6.a7.b8.c9.下图是“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城市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b.c.d.10影响北部地区城市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地形和气候b.地形和河流c.气候和河流d.矿产和交通解析:第9题,交通线密集,人流、物流量大,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规模较大。第10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北部城市在狭长的区域东西延伸,可能是受地形和河流的影响。答案:9.a10.b11.读“2012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第1112题。11可知该市()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2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解析:第11题,观察图中箭头和数据,估算出净迁入或迁出的数量。第12题,该城市人口主要流向城区边缘区和近郊区,说明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答案:11.d12.b13.(2013山东文综,78)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完成第1314题。13图中、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14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第13题,代表区域地处城市外围,面积较大,地价较低,靠近交通线,故应为工业区;代表区域地块较小,且不靠近工业区,环境较好,故为别墅区;代表区域市区内外均有分布,应为绿化区。第14题,从城市功能区分布规律来看,广场周围地租最高,老城区地租低。从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分布来看,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从整个城市功能区分布可以直接判断得出“功能区主要是沿着主要的交通干线分布和延伸的”。仓储式购物中心位于城市环线道路与放射道路交会处,交通便利,但不是在中心商务区。故选c项。答案:13.d14.c15.甲、乙两图分别是某市城市化过程及该市距市中心地租水平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516题。甲乙15图甲反映了该城市可能()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出现再城市化现象c.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d.出现大量卫星城16若图乙中箭头方向表示数值增加,则图乙中b地最可能()a.位于旧城中心区b.位于远郊地区c.位于新兴工业区d.位于城市环形道路沿线解析:第15题,图甲中城乡过渡区在图示后期城市面积增速远大于城市核心区,反映了该城市可能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第16题,图乙中b地地租水平高于周边地区,最有可能是交通通达度高,因此d项符合。答案:15.c16.d17.(2013浙江嘉兴测试一,78)乌鲁木齐市地处天山北坡及以北地区,城市化对其市区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产生很大影响,读“乌鲁木齐市区各主要功能用地2002年面积分布图”与“19982002年变化幅度分布图”,完成第1718题。17图中m折线表示()a.绿化用地b.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d.商业用地18能反映乌鲁木齐市由南到北土地利用变化的是()a.荒漠、戈壁耕地林地、草地b.林地、草地荒漠、戈壁耕地c.荒漠、戈壁林地、草地耕地d.林地、草地耕地荒漠、戈壁解析:第17题,据图可知,m折线反映该功能用地由市中心向外都有分布且面积变化不大,19982002年该功能用地市中心附近面积减小,而市区外围增加,因此,最有可能是工业用地。第18题,乌鲁木齐市位于天山以北,其北部为准噶尔盆地,以荒漠、戈壁为主,因此d项正确。答案:17.b18.d19.(2013湖南六校联考,1011)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区域。读图1、图2,完成第1920题。19图1所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是()a.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四周低b.城市化水平东西高,南北低c.城市化水平四周高,中部低d.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20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上一直是上海的金融商务中心,20世纪80年代后形成了以陆家嘴外滩为核心的金融商务区(图2),有关其形成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速度快,市民购买力强b.城市交通通达度提高,交通便利c.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d.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基础好解析:第19题,读图分析可知,城市化水平中部高,南北低。第20题,上海市金融商务区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延续早期土地利用方式(或: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历史早期就是金融商务区);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交通方式多样化,交通便利,通达度提高;政府政策规划,引导功能区形成。与普通市民的购买力关系不大。答案:19.d20.a二、综合题(共50分)21.(16分)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北京市常住人口2005年比200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其原因是()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北京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外来人口大量迁入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a.b.c.d.(2)人口性别比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3)从资料分析,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4)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你认为北京市现在正面临着哪两方面的巨大压力?你对缓解这些压力有什么良策?解析: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人口死亡率会有所上升。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以及每年新增大量大学生就业。第(2)题,设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x,根据758778=100x,可以求出x102.6。第(3)题,从常住人口年龄比例可以看出北京市1564岁人口占79%,不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第(4)题,从北京市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第一个问题是北京市目前1564岁人口占79%,偏多,存在劳动力就业困难,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第二个问题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10.79%,存在人口老龄化问题,应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关心照顾老年人。答案:(1)c(2)102(或103)(3)否。因为劳动力的主体部分是年龄在1465岁的人口,而北京市该部分的人口比例达到79%,可以看出劳动力充足。(4)面临的压力: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发展养老院和家政服务等,实现老有所养;关心照顾老年人。22.(16分)城市化包含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经济城市化是指城市的财富积累状态,通常以城市建成区内各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gdp衡量。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中国人口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图2英国人口城化和经济城市化关系图3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图4中国产业发展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1)读图1中a点可知,在某一历史时期,我国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水平分别约为%和%。由趋势线可见,我国现代城市化过程中,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发展水平较高的是。(2)图1、图2可以显示,总体而言,无论是我国还是英国,经济城市化水平与人口城市化水平两项指标相比,发展水平高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和英国相比,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国家是,经济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较大的国家是。(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我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人口城市化发展贡献度的变化存在哪些不同特点?(4)通过以上分析,在我国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的进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第产业的发展。说明其理由。解析:第(1)(2)题,直接读图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3)题,根据图4信息可以看出,我国对人口城市化起主要作用的是第二产业的发展,且贡献度不断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有所下降。第(4)题,图示反映发达国家对人口城市化的贡献度主要为第三产业,说明我国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可大量吸收劳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的提高。答案:(1)6129经济城市化水平(2)经济城市化水平英国中国(3)比较图4与图3可以看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第二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上升,而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总体下降,并且它们贡献度的差距持续加大。(4)三因为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同时,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利于经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23.(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3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甲降雨损失量越高的地表越不容易积水乙丙(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汛期,容易使城区出现强度大的降水,造成城市区域性内涝。”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2)根据图甲、图乙,试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