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总复习提纲选修5: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一、主要内容二、重难点内容讲解(一)我国的旱灾干旱区和干旱灾害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干旱区是气候意义上的干旱,是指蒸发量比降水量大得多的一种气候现象,但它不一定会造成灾害,主要用于大范围的气候区划。而干旱灾害则是指某一具体时段内的降水量比常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灾害的干旱。干旱气候与干旱灾害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干旱气候多带来干旱灾害,或者说干旱灾害多与干旱气候直接相关,但干旱灾害的发生不仅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生,在湿润、半湿润气候区也有干旱灾害发生,并且由于那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受到偶发性干旱的影响时,就会形成重大的灾情,是我国旱灾严重的地区。可见衡量旱灾的形成不仅要看一个地方的降水情况和干湿状况,更要考虑那里的水资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旱灾主要分布在四个区域:1、华北旱灾区:阴山与秦岭间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西部;2、华南和西南旱灾区:南岭以南的广东与福建南部、云南及四川南部;3、长江中下游旱灾区:湘赣南部;4、东北旱灾区:阴山以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南部。东部季风区,各地干旱灾害的出现与雨带推移关系密切,与季风强弱关系密切。在夏季风北上时期,当北方干冷空气较强时,雨带停留南方时间相对较长,形成南涝北旱;当北方干冷空气较弱时,雨带较快越过江淮流域,北方因雨水过多发生夏涝,南方出现旱象。除这种旱涝同时出现于不同地区的情况外,在一地区内,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交替出现,也是常有的现象。从中国历年旱涝情况看,大致是东北涝多于旱,属“夏秋雨型”;华北盛夏多洪涝,春旱十分严重,属“春旱夏雨型”;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上春夏多洪涝,盛夏多伏旱,属“春雨、梅雨、伏旱型”。列表比较我国区域旱灾类型、成因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区旱灾类型旱灾成因自然原因人类活动东北、华北地区春旱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雨季未到,降水稀少春季正值东北农作物播种期和华北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长江以南伏旱为主7、8月份,雨带北移,该地受副高控制,出现高温晴朗天气,形成“伏旱”作物生长期、水电和城市用水需求量大西南地区冬春连旱为主冬春季,西南气流和北方气流交汇于西南地区的北部、东北部、东部,在那里形成了连阴雨天气;而该地区处于锋面以西,为旱季无论是该地区东北边缘的低温阴雨天气还是该地区的低温干旱天气,都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很大(二)我国的洪涝灾害我国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七大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江淮流域、松花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概括而言,洪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我国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集中发生在每年的春、夏、秋季,由南向北推移。从我国的降水时间变化规律来看,我国的洪涝灾害在时间上也有一定的季节性规律。每年入春以后,雨量较大的雨带在南岭附近出现。5、6月间,江南地区多雨。6月初至7月初,主要雨带移至长江下游一带,多连绵阴雨,进入梅雨期。至7月上旬雨带向西北移动,梅雨期结束。7、8月进入盛夏季节,也是夏季风在我国活动最盛期,主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入秋以后,冬季风迅速增强,夏季风南退,主雨带又退到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相对减少。在这种季风活动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数月之中,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所以洪水发生也就相应集中,但随着活动时期的变化,洪水发生时间也有先后之别。我国东部从南到北洪涝灾害多发生在春、夏、秋季,但以夏涝最多。98年我国长江流域水灾成因分析:(三)我国的寒潮寒潮是指造成范围广大的地区大幅度降温的强冷空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秋末至初春之间,它来自北冰洋地区和西伯利亚北部,侵入我国以后数日之内就可以从北向南横扫全国。我国的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江南等地区都受其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通常北方的降温幅度大于南方,平原上的风力大于山区,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等地不易受到寒潮影响外,大部分地区都受其影响。强冷空气南下时,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阻挡,经过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冷空气势力不断减弱,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受寒潮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地势特别高而寒潮不易侵入。另一方面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形成冷空气的通道,分流的寒潮长驱南下,一直可以影响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甚至两广地区。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北方农作物冻害南方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冻害草原牧区牧草、牲畜白灾干燥地区沙暴交通阻断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寒潮虽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多灾难,但在有些方面还会带来有利的影响,如强降温和严寒,能冻死越冬病菌虫卵,有利于小麦灭虫越冬、净化空气、盐业制卤等。我国寒潮与强冷空气活动次数最多的地区按顺序为:东北、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四)台风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摄氏度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台风的形成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海洋的温度至少要保持27以上);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动力条件:南北两半球信风相遇的激荡处,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强烈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而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很小,所以不易生成台风。高纬度的海洋上因为纬度较高,海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水温较低,无法为台风的生成提供足够的能量。台风登陆后因陆地表面地形起伏不平,摩擦力大,空气涡旋会逐渐减弱,最终消失。台风在西太平洋生成后多向西北方向移动,我国正好位于西北太平洋的西北方向,首当其冲,所以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广东、台湾、海南、福建、浙江等省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省。台风的路径主要有三条:西移路径(向偏西方向移动):菲律宾以东海面一南海一华南、海南一带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对我国华南地区影响较大。西北路径(向西北方向移动):菲律宾以东海面一台湾和台湾海峡一华南沿海、华东沿海登陆。这条路径的台风常常侵袭我国大陆,对华东、华南均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有人称之为“登陆型台风路径”。转向路径(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动):菲律宾以东海面一西北方向移动一转向东北,在日本登陆或向日本以东方向移动。该路径是最多见的路径,如台风在远海转向,主要袭击日本或在海上消失;如台风在近海转向,大多向东北方向移动,影响朝鲜,但有一小部分在北上的后期会折向西北,登陆于我国辽鲁沿海。冬季这类台风的转向点很偏南,有可能影响菲律宾和我国台湾一带。正常情况下,台风的移动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南侧的偏东气流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这类台风常会在我国东南沿海至越南沿海登陆。若副热带高压位置的东偏或西偏,导致台风路径改变,如,当副热带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一级ms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子计算机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规范及病案首页填写试题及答案
- 《园林绿化》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教师音乐学科专业知识真题模拟解析(音乐教育)
- 2025金华浦江县国控集团选聘1名市场化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4月广东广州市天河区华港幼儿园编外聘用制专任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解析与应用
- 候任村干部考试题及答案
- 基于纳米材料的余热吸收-洞察与解读
- 空乘职业形象培训课
-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学习任务单
- 成考英语成人高考(专升本)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Unit 1 Lets be your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教学设计三年级英语上册外研版
- 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与防护-教案 1-1 新能源汽车高压电路-高压电路与触电急救
- 12J11卫生、洗涤设施
- DB43-T 2995-2024 综合医院分级心理护理规范
- DL-T5588-2021电力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程
- DL∕T 2541-2022 架空输电线路货运索道
- 压力容器每日检查记录表(日管控)
- MOOC 商务英语-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