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4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6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必修 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内容索引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时训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土壤圈 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 的改变 2 结果 保证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 生物圈 相互作用 整体 知识梳理 答案 特别提示 1 在自然环境各要素中 气候是主导因素 植被是最具代表性的因素 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可指导实践 如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 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 以防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 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3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 产生了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 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2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加试 1 成土母质与土壤 成土母质 指 作用使岩石破碎 理化性质改变 形成结构疏松 逐步发育成土壤的 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 a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 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 氮除外 的最初来源 b 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风化 风化物 物质基础 答案 2 气候 通过 粒度 化学 答案 外力地貌形态 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 3 生物与土壤 生物是土壤 的来源 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 的因素 土壤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不同的 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有机物质 答案 活跃 肥力 植被类型 4 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 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物质 能量 答案 气候 植被 组成成分 理化 植被 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 意义 合理利用 修复 改善 2 二者的关系 自然资源 答案 生态系统 环境质量 单向资源 相互影响 配合 综合 1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结合实例分析如下 1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 如下图 深化整合 2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如 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如下图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 在河流上 中游地区砍伐森林 导致水土流失 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2 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作用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 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形成受成土母质 生物 气候 地形等自然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 1 成土母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的影响 2 气候与土壤 3 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起着主导作用 图解如下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对土壤肥力产生重要影响 如下图 4 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 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图解分析如下 5 人类活动与土壤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 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如下图 命题探究 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 下图示意科隆群岛 加拉帕戈斯群岛 的地理位置 读下图 完成1 2题 1 2 3 4 5 6 1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b 远离大陆c 构造运动强烈d 地形复杂 解析科隆群岛的位置极其特殊 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 形成了一个几近封闭的小型生态环境 因而生物多具有独特性 解析 1 2 3 4 5 6 2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 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科隆群岛受秘鲁寒流影响 虽位于赤道附近 但气候凉爽干燥 草木茂盛 这里海洋生物异常丰富 喜寒 喜暖动物均可生存 该岛地处赤道附近 加之周围海洋调节 气温日较差小 故a错 企鹅和鬣蜥把科隆群岛当作家园 不属于迁徙动物 故b错 群岛最高峰海拔为1689m 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显著 但 耐寒 的企鹅并不生存在高海拔地区 可见这不是其原因 3 2012 广东文综 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能够对大气中的co2浓度进行调节 有人称之为海洋 生物泵 作用 该作用可能 a 缓解全球变暖b 缩小臭氧层空洞c 减轻酸雨污染d 加快洋流流速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有人称海洋浮游植物为 生物泵 意思是这些植物能起到调节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a项正确 从题目中的描述可知海洋浮游植物对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没有调节作用 b项错误 酸雨污染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气体有关 而海洋浮游植物并不能吸收这些酸性气体 c项错误 洋流流速与大气水平运动及海水密度有关 与海洋浮游植物无关 d项错误 1 2 3 4 5 6 2015 江苏地理 下图为 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1 2 3 4 5 6 4 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 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b 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c 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d 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解析 1 2 3 4 5 6 解析安第斯山脉的隆起使山脉东西两侧的河流流向不同 西侧主要流向太平洋 东侧主要流向大西洋 由于山脉分布于大陆西侧 故地表径流主要流向大西洋 5 2015 浙江学业水平考试 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相比 热带雨林带发育的土壤 a 微生物活动弱b 生物风化强c 有机质含量高d 化学风化弱 解析 解析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动越强 分解掉的有机质也越多 所以热带雨林的土壤微生物活动强 有机质含量低 a c项错 温度越高 土壤的生物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越强 故b项正确 d项错误 1 2 3 4 5 6 6 读甲 乙两幅区域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2 3 4 5 6 1 随着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规模的扩大 甲图所示地区湖泊面积缩小呈减缓趋势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特征 解析答案 解析防护林建设和湖泊面积缩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用如下所示 防护林建设 水土流失减轻 河水含沙量减少 泥沙淤积减缓 湖泊面积缩小减缓 从中可看出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 体现了整体性特征 1 2 3 4 5 6 整体性 2 试分析甲图所示地区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 解析答案 解析把握关键信息 自然环境 依据整体性原理 从气候 河流 水生生物 整体景观等方面分析湖泊面积缩小对周围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答案气候大陆性增强 气温变化增大 降水减少 变率增大 对河流调节作用下降 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湿地景观演化为陆地景观 任答三点 1 2 3 4 5 6 3 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将乙图中贺兰山以西荒漠化与自然因素 大气 水 岩石 土壤 生物等 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图中 a 下渗减弱 径流加强 蒸发加强b 地面变干燥c 植被蒸腾减弱 空气湿度减小 解析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植被减少 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 下渗减弱 蒸发增强 地面变得干燥 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 空气的湿度降低 降水减少 会进一步加剧荒漠化 返回 1 2 3 4 5 6 解析答案 a b c 课时训练 读 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 完成1 2题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1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 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代表的含义所起的作用 a b c d 解析 解析松花江的水文特征是水位 流量相对较小 有结冰期 珠江的水文特征是水位高 流量大 无结冰期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明显的不同在于水量 与降水要素有关 和有无结冰期 与气温要素有关 而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与图中序号 所示含义相符 2 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a b c d 解析 解析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千沟万壑 沟谷发育 支离破碎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冲刷 切割作用 属水文要素的影响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3 有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影响和渗透b 某一要素变化 其他要素不会变化c 各要素都不能单独存在和发展d 各要素对整个环境的影响都不一样 解析 解析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2016 绍兴选考 读图 完成4 5题 4 下列叙述中 属于p环节的是 a 降水相对集中于夏季b 植被破坏严重 易形成红色沙漠c 夏季高温多雨 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d 山区地形陡峻 水土流失严重 土壤贫瘠 解析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解析从图中可知各个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从图中的地理要素特征可知其位于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促使有机质的分解加快 积累减少 进而形成了贫瘠的红壤 这也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7 5 图示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 地理环境的一致性b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 地理要素的共同性d 地理要素的独立性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2016 浙江金华十校调研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 其在微生物分解作用下可形成无机质 读 我国某地土壤腐殖质层级土壤剖面图 局部 完成6 7题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6 该地区土壤表层黑色腐殖质层厚度小 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植被稀疏b 气温较高c 降水量大d 地下水丰富 解析 解析腐殖质是植物枯枝落叶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形成的 微生物的活跃程度受气温影响大 在适当的高温环境下 微生物分解作用强大 腐殖质层就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该图体现的物质循环有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地质循环 大气三圈环流a b c d 解析雨水和地下水构成水循环 腐殖质的形成需生物循环参与 地质循环指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四种物质的相互转化 图中没有显示大气的三圈环流 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下列环境问题中 属于发生在 环节过程中的是 a 水土流失b 大气污染c 地震d 旱涝灾害 读 人地关系相关模式图 完成8 9题 解析图中 环节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只有a项的水土流失是因为人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而引起的 解析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解析酸雨是人类大量向大气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而引起的 应为图中的 环节 9 引发酸雨的环节是 a b c d 解析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2016 宁波调研 在地表环境中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某事物发生变化会给其他事物带来影响 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 回答10 11题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10 图中x是指 a 海平面上升b 城市数量增多c 动物数量减少d 冰雪覆盖面积扩大 解析根据图示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判断 x是引发淹没土地 洪涝灾害 土地盐渍化 海洋侵蚀加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要素 据此判断其为海平面上升 解析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11 世界各国对此变化应达成的共识是 a 修筑水利工程b 控制城市规模c 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d 保护人类文化遗产 解析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 其主要与空气中co2含量上升有关 故应控制大气中co2的含量 解析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12 读 南美洲南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7 1 图中山脉西部海域位于 板块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说明该山脉高度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南极洲 解析根据板块分布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西部海域位于南极洲板块 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山脉可能升高 答案该山脉可能升高 原因 该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解析答案 2 图 中山脉东侧的荒漠景观属于 现象 其形成原因是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该变化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非地带性 山脉 安第斯山 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 为背风坡 降水少 地壳运动 或地形抬升 整体性 解析受地形影响 山脉 安第斯山 的隆起阻挡西风进入 为背风坡 降水少 山脉东侧形成荒漠景观 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引起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地形抬升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牵一发而动全身 7 3 若此山脉变为平地 试分析其可能给南美洲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解析若此山脉变为平地 南美洲自然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 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 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 注入太平洋 答案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可能会横贯大陆东西 东南沿海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会消失 亚马孙河可能向西流 注入太平洋 7 4 图中d处的植被会对全球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解析答案 解析d处的植被为热带雨林 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为促进全球水循环 调节全球水平衡 影响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调节全球气候 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答案促进全球水循环 调节全球水平衡 影响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调节全球气候 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7 5 据国际环保组织研究统计 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