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历史12月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历史12月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历史12月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历史12月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一中高一历史12月质检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城一中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质量检测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a皇位从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传之无穷 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2.中国古代具有监察官吏职权的是( )御史大夫 刺史 刑部尚书 知州a b c d3.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4东汉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突出措施是()a.不给武将实权 b扩大尚书台的权力c推行察举制 d完善中央监察制度5北宋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了文官的政治地位 b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人c提高了地方的工作效率 d防止了地方割据的局面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基本的政治制度b在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对地方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c西汉中外朝制度创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高度完备d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7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代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宰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8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秦朝郡县制示意图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从世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从分裂到统一a b c d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在于(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事务 b都是中央常设行政机构c体现了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d参与机要政务但无决策权10“雅典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除十将军外,雅典几乎所有官职均向各等级的男性公民开放,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段材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原则?( )a人民主权原则 b制衡原则 c民主集中原则 d法治原则11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在十二铜表法里可得到印证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直接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 罗马共和国时代的法律主要是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转变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罗马帝国的扩张需要a b c d12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定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13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14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15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 ) a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大致形成于18世纪 b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 c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d德意志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16下面是近代英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应分别是( )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皇帝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终身制政府首脑国家权力中心皇帝 a国王、首相、宰相、首相 b首相、国王、国王、议会c国王、首相、宰相、议会 d首相、国王、国王、首相17美国1787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避免了权力的过分集中 b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c体现了民主共和的精神 d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18“在如此幅员辽阔的土地上,通过会议和宪法,也就是通过嘴和笔,实现了联合,建起了一座崭新的政治大厦,却是人类历史的首创,一个不朽的政治奇迹。”这个“政治奇迹”最有可能是( )a英国通过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b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共和政体c法国通过1875年宪法建立起共和政体d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建立起联邦制君主立宪制19关于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为满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发动 b都曾侵犯过我国环渤海地区c都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对华投资 d都破坏了我国领土主权的完整2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在中国开办工厂ab c d21“虽然他们的行为极端幼稚可笑,愚昧堪怜,但他们的用心是爱国的、自救的,也可说是一种民族自觉运动,不过不是革命的正轨”文中“他们”指的是( )a湘军 b太平天国 c义和团 d淮军22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a. b. c. d.23“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哪一历史时期的哪一阶(级)层的代表人物( ) a鸦片战争时期 地主阶级抵抗派 b太平天国期间 农民阶级领袖人物 c维新变法期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 d辛亥革命期间 资产阶级革命派24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资政新篇25林旭在虎丘道上写道:“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26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点有( ) 割占中国领土 清政府巨额赔款 开埠通商 划定使馆界 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设厂 a b c d272011年海峡两岸共庆辛亥革命100周年。以下对于辛亥革命历史作用的评价,正确的是( ) . 弘扬民主意识 . 实现民族独立 . 结束专制独裁 . 确立民主宪政 2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家被八国联军洗劫过。”李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见到过中华民国袁大总统。”赵洋说:“我曾在老佛爷60大寿的庆典中表演过呢。”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 张义 b . 李辛 c. 王平 d. 赵洋29.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与前几次列强侵华战争相比,主要不同在于()a打开中国商品市场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获取在华特权d扩大对华资本输出30.五四运动带有辛亥革命不曾有的姿态,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的是()a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 b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c工人阶级是运动的主力军 d具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特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徐天麟在两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矫前世之弊矣。”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的是什么时期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2)材料二中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二,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从材料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他为“求其宁息”采取的措施是什么?(3分)(4)材料三中的汉祖取“周秦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此制度带来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的?(3分)3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1) 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中央政治机构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8分)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材料二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法、美、德的政体名称。(8分)材料三“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英)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4分)最后在制度建设方面做出怎样的选择?(4分)其理论原则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1-5 cacbd 6-10 ccdda 11-15 cdcdd 16-20 cbcca 21-25 cabbc 26-30 aacbd31(1)西周 ;分封制 (2分) (2)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意思符合即可)(2分) (3)李斯;“同姓子弟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郡县制(3分) (4)郡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