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实验综合题题型六以有机物的制备为背景的实验综合题1(2015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1苯乙醇具有柔和、愉快而持久的玫瑰香气,广泛用于各种食用香精和烟用香精中。实验室以苯乙酮和硼氢化钠为原料制备1苯乙醇的反应原理、装置和有关数据如下:试剂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性水乙醇乙醚1苯乙醇20203.41.013不溶溶溶苯乙酮19.7202.31.028 不溶溶溶硼氢化钠1.076溶溶不溶乙醚116.334.60.713微溶溶实验步骤:在烧杯中加入15 ml 95%的乙醇和1 g硼氢化钠,搅拌下,再滴入8 ml苯乙酮,控制温度在4850 ,滴加完毕,室温下放置15 min。在搅拌的条件下,慢慢滴加6 ml 3 moll1的盐酸。水浴加热,使反应液中大部分乙醇蒸出,出现分层,再加入10 ml乙醚。将混合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分离上述液体,水层再用10 ml乙醚萃取,合并两次分液得到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镁,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再加入0.6 g无水碳酸钾,然后进行简单蒸馏除去乙醚。经减压蒸馏得到1苯乙醇4.5 g(减压蒸馏可降低有机物的沸点)。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中加入乙醇的目的是_。(2)反应完成后,蒸出大部分乙醇,反应液出现分层,上层为_(填“水层”或“有机层”,下同),加入10 ml乙醚,充分振荡后,上层为_。(3)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在本实验中最好选用的规格是_(填“50 ml”、“100 ml”或“200 ml”);仪器b中冷凝水由_(填“a”或“b”)口流出。(4)步骤中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5)步骤蒸馏除去乙醚时,应采用的最佳加热方式为_(填字母序号)。a酒精灯加热b水浴加热c油浴加热 d酒精喷灯加热(6)本实验中1苯乙醇的产率为_(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解析:(1)由题中表格可知硼氢化钠、苯乙酮均可溶解在乙醇中,故加入乙醇的目的是溶解硼氢化钠和苯乙酮,使反应物充分接触。(2)反应完成后,蒸出大部分乙醇,故有机层主要为1苯乙醇,其密度比水大,故上层为水层;而加入10 ml乙醚后,因乙醚的密度比水小,故上层为溶解有1苯乙醇的乙醚溶液,即有机层。(3)题中装置为蒸馏装置,a为圆底烧瓶;本实验步骤中用此装置蒸馏除去乙醚,分析知有机混合物体积应在2030 ml之间,则应选50 ml蒸馏烧瓶;b为冷凝管,冷凝水应“下进上出”,故应从b口流入,从a口流出。(4)有机实验中所加的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碳酸钾的作用一般都是干燥。(5)乙醚的沸点只有34.6 ,而1苯乙醇的沸点则是203.4 ,故除去乙醚最好采用水浴加热。(6)1苯乙醇的理论产量为122 gmol18.36 g,故产率为100%53.8%。答案:(1)溶解硼氢化钠和苯乙酮,使反应物充分接触(2)水层有机层(3)圆底烧瓶50 mla(4)干燥(或吸收水分)(5)b(6)53.8%2乙醇的沸点是78 ,能与水以任意比混溶,易与氯化钙结合生成配合物。乙醚的沸点为34.6 ,难溶于水,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2ch3ch2ohch3ch2och2ch3(乙醚)h2o实验步骤:.乙醚的制备在分液漏斗中加入2 ml 95%的乙醇,在一干燥的三颈烧瓶中放入12 ml 95%的乙醇,在冷水浴中的冷却下边摇动边缓慢加入12 ml浓硫酸,使混合均匀,并加入2粒沸石。实验装置如下图:将反应瓶放在电热套上加热,使温度迅速地上升到140 ,开始由分液漏斗慢慢滴加乙醇,控制流速并保持温度在135140 之间。待乙醇加完后,继续反应10 min,直到温度上升到160 止。关闭热源,停止反应。.乙醚的精制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8 ml 15% naoh溶液、8 ml饱和食盐水洗涤,最后再用8 ml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2次,充分静置后分液。将乙醚倒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块状无水氯化钙干燥。待乙醚干燥后,加入到蒸馏装置中用热水浴蒸馏,收集3338 的馏分。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乙醚的制备和精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沸石,其作用是_,如果实验中忘记加沸石,需要怎么处理?_。(2)乙醚的制备和精制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温度计,其水银球位置是否相同?_(填“是”或“否”),原因是_。(3)仪器c的名称为_。(4)如果温度太高,将会发生副反应,产物是_。(5)精制乙醚中,加入15% naoh溶液的作用是_,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的作用是_。解析:(2)制备乙醚,应控制反应液的温度(140 );精制乙醚,应测量乙醚蒸气的温度。(4)ch3ch2ohch2=ch2h2o。(5)naoh可以中和酸,除去酸性杂质;乙醚不溶于水,而乙醇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且乙醇易与氯化钙结合生成配合物,故用饱和氯化钙溶液可除去乙醇。答案:(1)防止暴沸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沸石(2)否制备要控制反应液的温度,水银球要放在反应液里,蒸馏要测馏分的温度,水银球要放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3)冷凝管(4)乙烯(5)除去酸性杂质除乙醇题型七探究型实验综合题1(2015河南八市重点高中第三次联考)甲学生对cl2与fecl2和kscn混合溶液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操作现象通入氯气至过量.a中溶液变红.稍后,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1)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2)a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3)为了探究现象的原因,甲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存在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最终得到红色溶液。甲同学的实验证明产生现象的原因是scn与cl2发生了反应。(4)甲同学猜想scn可能被cl2氧化了,他又进行了如下研究。资料显示:scn的电子式为cn。甲同学认为scn中碳元素没有被氧化,理由是_。取a中黄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由此证明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通过实验证明了scn中氮元素转化为no,他的实验方案是_。若scn与cl2反应生成1 mol co2,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mol。解析:(1)多余的氯气在b中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2)fe2被cl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fe(scn)3,导致溶液变红。(3)红褐色沉淀是fe(oh)3,说明溶液中含有fe3。(4)在scn中,c的非金属性最弱,故c显正价,n显3价、s显2价,由此可求出c为4价,碳元素已处于最高价态,故它不可能被氧化。由于baso4不溶于酸,故scn中被氧化的元素是硫元素。当生成1 mol co2时,由元素守恒知有1 mol scn被氧化,生成1 mol so、1 mol no,共失去16 mol电子。答案:(1)cl22oh=clcloh2o(2)fe2被cl2氧化成fe3,fe3与scn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3)fe3(4)scn中的碳元素是最高价态(4价)硫元素取足量铜粉于试管中,加入a中黄色溶液和一定量的稀盐酸,加热,观察到试管上方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证明a中黄色溶液中存在no,scn中氮元素被氧化成no162(2015山东日照高三联合检测)某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生铁(含碳)与浓硫酸的反应情况及产物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仪器b的名称为_;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是_(填化学式)。(2)装置a中还会产生co2气体,请写出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_。(3)为了验证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o2,应先从下列中选出必要的装置连接装置a中c处管口,从左到右的顺序为 _(填序号);然后再进行的操作是从a处多次鼓入n2,其目的是_。(4)某同学发现实验后期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中还含有h2,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1)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so2气体,so2可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so2通入ba(no3)2溶液中,so2首先与水反应生成h2so3,提供了酸性环境,而n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能将h2so3氧化为h2so4,故可得到baso4沉淀。(2)生铁中含有碳,在加热条件下碳也可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so2和h2o。(3)要验证co2的存在,首先要排除so2的干扰,可以使混合气体通过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然后用品红溶液确认so2已被除尽,最后将剩余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证明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不褪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h2。答案:(1)分液漏斗品红试纸褪色,石蕊试纸变红baso4(2)c2h2so4(浓)co22so22h2o(3)赶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co2影响实验(4)fe2h=fe2h23(2015云南昆明三中、玉溪一中统一考试)黄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s2和少量fes(假设其他杂质中不含fe、s元素,且高温下不发生化学变化),它是我国大多数硫酸厂制取硫酸的主要原料。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黄铁矿石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将m1 g该黄铁矿石的样品放入如图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的石英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4fes7o22fe2o34so2。【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反应结束后,将乙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1)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2)反应结束后乙瓶中的溶液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h2o2可以看作是一种很弱的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3)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列出表达式即可)。【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4)步骤中,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所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5)步骤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6)某同学一共进行了四次滴定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消耗kmno4溶液体积/ml25.0025.0320.0024.97根据所给数据,计算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2)_。解析:(1)(3)测定硫元素含量的实验原理为黄铁矿石在无co2的空气中完全反应(防止生成baco3沉淀影响测定结果),生成的so2用naoh溶液吸收,h2o2将吸收液中的so氧化成so,加入过量bacl2溶液,硫元素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等操作,得到m2 g baso4固体,根据关系式sbaso4可求出m1 g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为m2 g,则该黄铁矿石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00%。(4)若用铁粉作还原剂,则会引入铁元素,故测得的铁元素的含量偏大。(6)由实验数据看出,第三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偏差较大,应该舍弃,其他三次滴定实验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5.00 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滴定反应的关系式为5fe2mno,则该稀释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2) 0.500 0 mol/l。答案:(1)提供反应物o2,排出装置中生成的so2使之完全被乙瓶中溶液吸收(2)na2so3h2o2=na2so4h2oh2o2hho(3)100%或100%(或其他合理答案)(4)偏大(5)250 ml容量瓶(6)0.500 0 mol/l4(2015福建厦门高三第一学期质量检测)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及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探究铜和稀硝酸反应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气密性已检查。已知:feso4no=fe(no)so4,该反应较缓慢,待生成一定量fe(no)2时突显明显棕色。(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缓慢滴入稀硝酸,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_。(2)铜片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本实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中,若有no2,则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为_;若只有no生成,则装置b中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二探究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利用图中装置测定溶液突显明显棕色的时间。序号温度铜片/g硝酸/ml硝酸铜/g125 225 5200.5325 5201.0(4)请将上表中实验1的实验条件填写完整。_,_,_。(5)通过实验发现实验1、2、3的反应速率并无明显变化,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要继续进行的实验是_。解析:(1)实验开始时先将y形试管向盛有碳酸钙的支管倾斜,使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产生co2,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2)铜片和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铜、no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若生成的气体中有no2,no2溶于水生成的硝酸能将fe2氧化为fe3,b瓶溶液出现红色;若生成的气体中只有no,则b瓶溶液出现棕色。(4)探究反应产物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产物的量,由于产物为硝酸铜和no,故铜片和硝酸的量不变,本题中实验1为对照实验,不加硝酸铜。实验2、3分别改变硝酸铜的量。(5)由于硝酸铜的量几乎不影响反应速率,故还需研究另一反应产物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1)利用生成的co2将整个装置内的空气赶尽,避免no和o2反应生成no2对气体产物的观察产生干扰(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b瓶溶液出现红色b瓶溶液出现棕色(4)5200(5)研究no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二氧化硫是硫的重要氧化物,具有特殊的性质。下面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性质的验证实验。(1)实验用品:分液漏斗、_(玻璃仪器名称)、试管、具支试管、玻璃导管、乳胶管;亚硫酸钠晶体、硫酸(75%90%)、naoh稀溶液、naoh浓溶液、酸性kmno4溶液、na2s稀溶液、酚酞试剂。(2)实验装置装置图中分液漏斗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驾考刷题宝典试题及答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鳞癌护理查房
- 2014年7月国开电大法律事务专科《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上海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人教版)
- 吉林省2025年上半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门窗洞口大小考试试题
- 川师大一中初2025级(八年级下)三月月考数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实验毓秀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
- 2025年江苏省镇江市句容二中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自定义类型(含答案)
- 酒店委托会议合同范本
- GB/T 24267-2009建筑用阻燃密封胶
-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表格
-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
- 收益还原法课件
- 执业风险与棘手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
-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模板课件
- DBJ50∕T-342-2019 工程建设对既有建(构)筑物安全影响评估标准
- NBT-4701焊接工艺评定中英文格式-填写范本-20
-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解读
- 远洋航线设计、航法及气象导航
- 内部审计常用表格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