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4页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高中政治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练习4 新人教版必修3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1课时 我们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1(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的特点()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解析: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其博大精深的表现,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出来,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艺术的内容之一,“无体不备,无体不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a项正确。答案:a2(2009浙江文综)“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解析:a、b两项说法片面,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a b c d解析:用排除法来解答此题较为简单。“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说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而非源远流长,故排除。与其他古老文明相比,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故正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正确。据此可得到正确答案为a。答案:a4(山东教学质检)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见证于汉字和史学典籍,c项正确,a、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观点错误。答案:c5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向世界呈现了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从远古到现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潜移默化,持久深远a b c d解析: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b项入选。答案:b6(2009山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 b c d解析:本题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文化典籍见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对文化典籍的整理、阅读本身就有利于人们挖掘、保护、认识中华文化,故正确。错误,答案为b。答案:b7(山东潍坊一模)2009年3月7日,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在济南宣布,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b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解析:山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山东文化的区域特色,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答案:b8.(2009福建文综)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同根同源,一脉相承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a b c d解析:材料中“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的同一性。均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关系。都是强调不同文化的相异之处,与题意不符。答案:a9(2009安徽文综)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解析:京剧由多种戏曲交融而成,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c项正确。d项本身内容错误,容易排除;京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多”而“一”的过程,a项不符合要求。材料中关于京剧的形成过程,主要强调了对多种戏剧的吸收、借鉴,是从横向角度分析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10(2009江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a b c d解析: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故选a。答案:a11“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风风火火二人转,转不出的缘里缘外,转不完的缘系缘牵,我就是为戏痴迷、为歌疯狂小沈阳是也。”2009年春晚“一炮打红”的小沈阳是沿着二人转的道路走上春晚舞台的,他的表演才能是在东北二人转艺术中成长起来的。“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a源远流长的特征 b独特性的特点c区域性的特点 d民族性的特点解析:东北的“二人转”人人皆知,是具有浓厚东北风情的艺术形式,所以“二人转”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答案:c122 008名演员、2 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千人共诵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孔子的经典名句作为奥运会的迎宾语,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先进文化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其特有的包容性c文化能够为奥运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d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消除文化差异解析:2 008名演员击缶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项与题意无关;d项“消除差异”的说法是错误的。答案:b132009年5月23日6月28日,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首展在台中市展出。展览以“讲述”为主题,呈现了两岸艺术家在语言方式上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建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关于中华文化,以下说法不妥的是()a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b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c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文学艺术的成就上d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特性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识记与理解。a、b、d均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正确表述,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c错误,当选。答案:c14(2009天津高考)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解析:是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方面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是从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角度对上述材料的认识。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含或的a、b、c项,故选d。答案:d152009年1月25日至2月1日,石景山区举行牛年春节“洋庙会”,游客可以逛洋景儿、听洋曲儿、品异域风情洋小吃、玩大型主题游艺项目,观看五洲风情花车行进表演。这体现了()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中外文化交流外国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的中心中华文化能够融汇世界优秀文化a b c d解析:北京庙会中西合璧既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又说明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能够融汇世界优秀文化。说法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6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运用材料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解析:依据材料描述中华文化的特点。这属于“如何反映或者体现某一知识点”类的设问。通过对材料的审读,基本可以确定材料旨在说明:中医学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涉及的知识点: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材料包括两层意思:中医学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答案: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表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医学影响中国数千年,具有实用性特点;中医学把人体,以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具有整体性特点。17辨析: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弘扬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坚持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解析:对辨析题的解答,一定要注意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即既要看到辨题中的合理成分,也要看到其中不合理或错误之处。在本题中,前提是正确的,结论中有正确的成分,也有不正确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找出辨点,作出具体分析,切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答案:(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弘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