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拿来主义(第2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必修四导学案:拿来主义(第2课时)【学习目标】1、 把握文章比喻论证的方法2、 体会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色【自主学习】本文题目为拿来主义,而第一段为什么要从“闭关主义”起笔?举出“学艺”上的三个例子有什么作用?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也是全面理清该文思路的一个关键。鲁迅从回顾中国历史开始,意在说明从清政府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失败与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送去主义”,在推行卖国投降政策上是一脉相承的。而“到现在”的政府,闭关自守的“关”早就没有了,“守”也失去了立足之地。1927年,蒋介石上台后,勾结各帝国主义国家,不断出卖领土主权。“九一八”事变后,大片国土沦丧,美英帝国主义操纵着中国财政经济命脉,控制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力量,这些便是“送去主义”的明证。但本文着重讲文化方面的问题,所以作者用“别的且不说罢”一转,列举“学艺”上的三个例子,说明“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揭露了反动政府媚外卖国成风,古今反动派由盲目排外到一味媚外再到投降的历史,揭示出“闭关”“送去”的危害:“闭关”误国,“送去”卖国,其后果是“送来”了侵略。在对这惨痛的历史进行批判后,再提出拿来主义即无产阶级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与“拿来主义”是对立的,形成鲜明对照,前者弊端越多批之愈深,揭之愈深,就更反衬出“拿来主义”的必要和可贵。这种先破后立,为下文阐释“拿来主义”的原则并对其内涵作具体分析论证打下扎实基础,也显示出作者立论的严谨和周密。【合作探究】 1.拿来主义这篇文章的显著特点是使用比喻论证。请找出使用了哪些比喻,并确定是如何做比的。(重点阅读7-10自然段)(1)第8自然段阐述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的错误态度,这位“穷青年”面对“祖上得来的一所大宅子”,作了哪几种表演?并分析它的比喻义a 不敢进门(逃避主义)“孱头”(怕) 不敢接触b 放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怒) 全盘否定c 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喜) 全盘接受(2)第9自然段阐述了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即占有,挑选。这四个字精炼、概括,但抽象、不够具体。为能具体、形象地论述如何“占有、挑选”,作者又设想了这位“穷青年”的表演,他是如何表演的?并分析其比喻义。a 看见鱼翅: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b 看见鸦片: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c 烟枪、烟灯、一群姨太太:送博物馆、走散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走散)。2. 品味文章犀利、幽默的语言特色(要求学生找出丰富的实例,具体体味)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例1: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捧”刻画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枪可怜,可鄙可笑。 例2:“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例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讽刺其不自量力。 例4:“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例5:犀利是能够三言两语,甚至只用一句话一个词语就深刻揭示了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例如“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的东西,这是抛给的”。一个“给”字就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一句话就把“送来”和“拿来”的区别点明了。(“抛来“没有方向性和目标。“抛给”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标,指出了“送去主义”的特点。“送来”的不是“拿来”的,没有选择 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对己有害。)例6: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第九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作者对于如何占有,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也使人受到感染。这就是幽默的力量。鲁迅的幽默和风趣,正如唐弢在琐忆中所说:“他揭开了矛盾,把我们的思想引导到事物内蕴的深度,暗示他的非凡的观察力,显示了一个成熟的思想战士的特点。”例7:犀利的语言多用于揭露敌人,鞭笞丑恶,也用于一般的剖析事理,揭示矛盾。如文章的最后一段,只有五句话八十二个字,集中回答了五个问题,论因果,作选择,加判断,都深中肯綮、无可移易。每一句都是精确、犀利的典范。【目标检测】1 归纳写作特点先破后立,破立结合;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69题。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6第句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a借喻、借代b借代、借喻c借代、夸张d借喻、夸张7理解“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一句中的“捧”字,最正确的一项是a小心翼翼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珍惜。b庄重虔诚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对国画的自豪。c诚惶诚恐的神态,表现“大师”们媚外的奴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