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市百所名校2015年高考生物模拟题分类汇编 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新人教版必修31(2015郑州调研)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出生率、死亡率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有死亡和迁出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解析:选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呈现“j”型增长的种群,前提条件之一是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在增长过程中存在出生和死亡,但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种群密度除了受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的影响,还受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的影响,其中年龄组成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可以用来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而性别比例则只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所以图中b为年龄组成,c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密度也就达到了最大值,此时由于种间关系、环境因素等的影响,会使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d错误。2(2015湖州调研)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种群数量先增加,然后维持稳定,最后减少,表明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然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本实验在不同时间的取样起到相互对照的作用;为了实验的准确性,在每次取样前都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使酵母菌均匀分布。3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解析:选b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中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也能影响死亡率,性别比例则影响出生率,所以与分别为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年龄组成,是性别比例。选项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选项b,春运期间北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选项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选项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4(2015合肥质检)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由此可以估算出该池塘中鲫鱼的密度。后来发现这次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分析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b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c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d重捕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解析:选d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大,可能的原因有: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致使体形较小的鲫鱼捕获不到;被标记的鱼放回后有一小部分死亡,使估算值比实际值大;两次捕获的鲫鱼数量较少,造成误差偏大;重捕时方法不当使捕获的鱼部分死亡,对估算结果无影响。5(2015合肥调研)把添加少量饲料的一定量的自来水均分到两个大小相同的水槽甲和乙中,再分别投放少量并且相等的同种草履虫。以后只对乙水槽给予一次适量的饲料补充,在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分别对甲、乙水槽中的草履虫进行培养。以下哪项预期结果较为合理(表示甲中种群,表示乙中种群)()解析:选b据题意:在一定量的自来水中添加少量饲料,此时培养液中营养物质较少。在补充饲料之前,甲、乙水槽中的草履虫数量变化相同,乙水槽补充饲料后,草履虫种群数量增加较甲水槽中快,由于空间和营养物质是有限的,补充饲料后草履虫的数量仍呈“s”型增长。6(2015东北三省四市模拟)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b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解析:选b年龄组成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根据“s”型增长曲线的变化规律可知,种群数量在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蚜虫、跳蝻的活动范围较小,因此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应统计相邻两样方线上的个体。7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在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在一夜间对布氏田鼠进行初捕,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3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进行重捕,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图所示。据图分析: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_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_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做好防治准备工作。解析:(1)如果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的比例相等,则个体总数初捕标记数(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数量,所以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田鼠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田鼠总数就比实际值要高。(2)两次捕获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只),捕获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只),综合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3)根据“年龄结构”图可知,甲种群属于增长型,乙种群属于稳定性。答案:(1)144高(2)8/9(或32/36)(3)乙稳定甲增长8(2015萧山模拟)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三种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j”型增长解析:选d从柱状图中可知,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多,甲与丙数量下降,说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与丙。在捕食者为0时,甲与丙数量较多,乙较少,在捕食者较多时,甲与丙数量减少,乙相对较多,说明三种蝌蚪的竞争关系可能受捕食者影响。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s”型增长。9(2015武汉调研)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说明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解析:选b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故b错。10(2015衡水调研)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一样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c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解析:选b裸岩上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因此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在演替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大,但竞争程度与多样性关系不大,主要与资源、空间等有关;由于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因此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是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11(2015潍坊质检)如图表示几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情况,图甲、乙、丙表示的种间关系依次是()a竞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b竞争、捕食、互利共生c互利共生、寄生、捕食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解析:选d根据图甲中两种群的数量变化可知,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竞争力相同)两种可能;图乙中生物个体数量出现两极分化,种间关系为竞争(竞争力差异较大,一种生物被淘汰);图丙中两种群落数量变化呈平行状态,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12(2015咸阳模拟)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表。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量(t/hm2a)17.43116.61150.8155.50总呼吸量(t/hm2a)15.9392.73124.8140.98叶面积指数2.4811.2817.766.63植被干物质的量(t/hm2a)6.65377.52398.57184.74注:叶面积指数是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解析:选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应不断增加,因此该地区群落演替的顺序是灌草丛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在此演替过程中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a项错误;据表中“植被干物质的量”的变化可知,b项正确;四个群落都有垂直结构,且随群落演替垂直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c项错误;植被干物质的量主要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及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有关,d项错误。13(2015杭州联考)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在人为干扰下,可能发生的动态变化,但不属于群落演替c该群落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解析:选c由于是采伐迹地的群落演替过程,土壤条件仍然保留,所以应为次生演替;若人为再次采伐群落由,属于人为因素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群落内部生物之间以及外界环境因素都会对群落的演替造成影响;在云杉林群落中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14(2015北京顺义模拟)某研究小组在雅玛里克山的东北坡海拔8901 290 m范围内,按80 m间距划分6种梯度样带(分别以a、b、c、d、e、f表示),在每个样带内选3个样点,在每个样点按距地表深度05 cm、510 cm、1015 cm、1520 cm四层进行采样。统计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情况,结果如表所示。海拔(m)样带个体数类群数890a2 63135970b1 816331 050c1 341291 130d637251 210e628191 290f32217(1)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应采用的方法是_,确定每个样带的三个样点时应_选取。(2)在雅玛里克山的东北坡,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动物个体数的变化趋势是_,原因之一是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生态系统中_的_能力下降,导致作为土壤动物食物来源的_减少。(3)土壤动物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_。(4)土壤动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解析:(1)调查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应采用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2)分析表格数据,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分解能力下降,导致作为土壤动物食物来源的有机物减少,土壤动物个体数逐渐减少。(3)分析表格数据,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土壤动物类群数逐渐减少。(4)土壤动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和消费者。答案:(1)取样器取样法随机(2)逐渐减少分解者分解有机物(3)逐渐降低(4)异养型分解者和消费者15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解析:选b生产者从大气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消费者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消费者只能从生产者获得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中获得有机物,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16. 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成分:b_,c_。(2)b主要是指_。(3)_和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4)图中最主要的成分和最活跃的成分分别是_、_。(填字母)解析: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db(4)da17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解析:选c图中应有4条食物链。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若兔大量减少,鹰会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故鹰不会大量减少。18(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真核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选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能量,a项错误;硝化细菌能够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b项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是原核生物,也不属于分解者,c项错误;蚯蚓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属于分解者,d项错误。19(2015北京检测)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选d图中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引入消费者4后,在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消费者2数量的减少以及生产者2数量的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消费者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co2)可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20(2015九江六校联考)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为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解析:选d图中共含有8条食物链;甲虫和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根据能量金字塔,在生态系统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即桉树、合欢树;该食物网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21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且它们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体内所含有机物的量如表所示:生物种类甲乙丙丁有机物含量(g)5501003 00018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解析:选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中,丙为生产者,甲为初级消费者,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三级消费者;若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甲的种群数量增多,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减少。22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之间为捕食关系da与c之间为竞争关系解析:选c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之间为捕食关系(cba),但由于图中可能没有显示生产者,故不能确定c就是生产者,且a与c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23(2015阜阳模拟)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b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c蜘蛛和蟾蜍只是捕食关系d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的数目将不发生变化解析:选b在食物网中,食草鸟属于初级消费者;猫头鹰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四个营养级;蜘蛛和蟾蜍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如果昆虫突然减少,食草鸟可从草中获取的能量变多,所以数目会增多。24(2015郑州质检)为了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捕食者捕食者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1)表中未列出的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2)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3)乙与丙的关系是_;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_。(4)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庚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解析:(1)表中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2)由表格提供的信息,甲为生产者,被捕食者中无庚,庚处于最高营养级。表中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甲丁戊庚;甲戊庚。(3)乙和丙都能以甲为食,为竞争关系;丙又能以乙为食,两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4)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意味着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4丙、己、戊、庚庚(3)捕食与竞争呼吸消耗未利用(4)如图25若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则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解析:选b生产者从大气中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一部分被消费者利用,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消费者只能从生产者获得有机物,一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一部分传递给分解者,一部分未被利用,还有一部分传递给下一级消费者(最高营养级除外);分解者可以从生产者、消费者中获得有机物,最终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释放到大气中。26. 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1)填写成分:b_,c_。(2)b主要是指_。(3)_和_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填字母)(4)图中最主要的成分和最活跃的成分分别是_、_。(填字母)解析: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成分,数量众多的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能够加快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3)db(4)da27(2015北京检测)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解析:选d图中所有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引入消费者4后,在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消费者2数量的减少以及生产者2数量的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消费者体内的部分代谢产物(如co2)可通过呼吸作用返回无机环境。28(2015顺义模拟)如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b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c能量在该食物网中按箭头方向流动d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解析:选a构成群落的生物不仅包括动植物,还包括土壤中的微生物,a错误。29. 如图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d丙不属于食物链解析:选b从图中三者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30(2015无锡模拟)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也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解析:选b微生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营腐生的,一种是营寄生的。营腐生的是分解者,营寄生的是消费者。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是热能,不能被绿色植物所利用。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如蓝藻、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而分解者也不都是微生物,如蚯蚓、蜣螂等。 31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c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之间为捕食关系da与c之间为竞争关系解析:选c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之间为捕食关系(cba),但由于图中可能没有显示生产者,故不能确定c就是生产者,且a与c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32. 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缸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选da的耗氧量随着时间变化,在8 h15 h,有光照时释放氧气,所以应该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产者,b的耗氧量c的耗氧量,说明b是第二营养级,则c为第三营养级。33(2015郑州质检)为了了解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请回答下列问题:被捕食者捕食者甲乙丙丁戊己乙丙丁戊己庚(1)表中未列出的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该草原生态系统的功能是_。(2)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包含_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_,所处营养级最多的生物是_。(3)乙与丙的关系是_;庚的同化量的去路有被分解者分解、_、_。(4)庚为外来物种,当其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已知庚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在图乙中画出庚的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解析:(1)表中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未列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2)由表格提供的信息,甲为生产者,被捕食者中无庚,庚处于最高营养级。表中包含的食物链有:甲乙丙己庚;甲丙己庚;甲丁戊庚;甲戊庚。(3)乙和丙都能以甲为食,为竞争关系;丙又能以乙为食,两者之间又存在捕食关系。(4)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意味着之后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答案:(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2)4丙、己、戊、庚庚(3)捕食与竞争呼吸消耗未利用(4)如图34.(2015温州八校联考)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 250 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解析:选c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2008751 250(kj),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35.如图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了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从外围的农田生态系统等补偿输入的能量b计算可知,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3 kj/(m2a)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1.29105 kj/(m2a)d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6%解析:选d城市生态系统虽然是人为建立的,但还是要依赖自然系统,其能量输入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有外围的其他系统补偿输入的能量,才能维持平衡。肉食动物同化量为16490.52.5,所以补偿输入量为(2.15.10.050.25)2.55。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3703142512129。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14/(2370314)12.7%以上计算单位均为103 kj/(m2a)。36. (2015宝鸡质检)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1条食物链:ce1表示的能量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所摄入的能量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选c图中代表生产者,则e1表示的能量主要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和都代表消费者,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每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可能有很多,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可能由很多条食物链组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37根据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图示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过程来减少大气中的co2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d人类减少对过程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解析:选b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co2进入无机环境。生活中可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co2,减少生物群落排放到大气中的co2量。碳在生物体内(生物群落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通过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缓解温室效应。38(2015嘉兴模拟)如图是某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系统可为航天员提供氧气b飞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分解罐可以向藻类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d太阳能经过藻类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解析:选b藻类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氧气,a、d正确。分解罐可以分解排泄物,向藻类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无机盐,c正确。飞船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但能量是不循环的,b错误。39(2014全国卷)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3.5612.8010.300.48226.50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解析:(1)根据“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可知,戊中能量最多,处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中能量相差较小,都处于第二营养级,甲处于第三营养级,丁处于第四营养级,因此可得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根据(1)中的食物网简图可以看出甲和乙之间的关系为捕食,戊是生产者,而甲、乙、丙和丁都为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答案:(1) (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群落无机环境40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c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错误,c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错误。41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字母表示能量值,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在a、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db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解析:选b图中a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应在a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b处能量为(nab),其中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能量储存在初级消费者体内未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因此,被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小于(nab)。42(2015南昌调研)甲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种植食性昆虫单位面积内种群数量的周期性变动与一种病毒感染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乙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该种群的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成分分析,该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甲图曲线表明昆虫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c乙图中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d据该研究成果,在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解析:选d该昆虫为植食性昆虫,为初级消费者;病毒与昆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储存的能量,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以呼吸作用散失;由题图可知,种群密度较大时,病毒感染率也较高,故家蚕养殖上应注意合理控制家蚕种群的养殖密度。43(2015绵阳质检)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湖光合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选d比较a、b两个湖的光合速率曲线,可以看出受到污染的湖是a湖;a湖和b湖中的植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而动物的分层现象则由食物、栖息场所等导致;由于污染,a湖固定的太阳能少;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没有植物分布,因此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44. (2015郑州质检)如图是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营养级的生物类群,对此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bd中所含的能量与c中所含的能量之比就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c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d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流向c、d的能量就越少解析:选c由图可知,a是生产者,b、c、d是消费者。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d同化的能量与c同化的能量之比是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b错误。一般情况下,b获得的能量越多,流向c、d的能量就越多,d错误。45(2015湖北七市联考)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一定小于b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的部分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解析:选d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可能比小,故a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所以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中的部分能量,故b错误;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d正确。46(2015济宁模拟)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图甲。请回答:(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能否都用样方法?_,理由是_。(2)据图甲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_的比例增加,通过_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与荔枝搭配种植,体现了群落的_。(4)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将图乙补充完整。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5)复合种植园中,荔枝、山绿豆、杂草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_。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_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解析:(1)样方法只适用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昆虫,不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昆虫。(2)复合种植园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比例增加,通过捕食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以及寄生在植食性害虫体内,使植食性昆虫数量下降。(3)山绿豆和荔枝对光照要求不同,搭配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4)第二营养级摄入的能量一部分不被同化,形成粪便被分解者利用,同化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细胞呼吸,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繁殖。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其目的是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腐生性昆虫为分解者。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越高,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1)不能有的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2)肉食和寄生性昆虫捕食和寄生(3)垂直结构(4)见图调整能量流动关系,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5)分解者营养47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该食物网中存在_条食物链,蛇占有_个营养级。(2)对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言,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包括_。(3)如果大量捕蛇,鼠种群的k值会_,会引起农作用物产量_(选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变”)。(4)如果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则蛇增重1 kg,最多消耗绿色植物的量和最少消耗绿色植物的量分别为_。(5)在研究该农田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常采用_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为_。解析:(1)据图可知,该食物网中存在6条食物链,蛇分别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大量捕蛇后,鼠的天敌减少,鼠的数量会增加,会引起农作物减产。(4)当食物链最长、能量传递效率最低时,蛇消耗的绿色植物最多,即110%10%10%1 000(kg);当食物链最短、能量传递效率最高时,蛇消耗的绿色植物最少,即120%20%25(kg)。(5)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调查通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土壤中小动物有的属于消费者,有的属于分解者。答案:(1)62(2)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增大减少(4)1 000 kg、25 kg(5)取样器取样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烟台市蓬莱区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河南驻马店市正阳县县管国有企业招聘20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宿州高新医院招聘若干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咸宁市赤壁市教师招聘2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舟山市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城分公司劳务派遣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前湾新兴产业创业投资有限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拟录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管网集团2025届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西安建工绿色建筑集团有限公司3月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贵州黔南州荔波县金鑫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赴省内外高校人才引进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江苏二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 数字人文视域下的文化圈重构-洞察阐释
- 爱心义卖班会课课件
- 化验员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 2025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阴挺的中医护理
- 中药熏洗法试题及答案
-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标准化图册
- 202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
- 医院装修项目中的安全措施与难点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