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中图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文化生活的变化1原因(1)西方列强的入侵。(2)我国近代化的起步。2照相术传入:19世纪40年代,西方发明的照相术传入中国。拍照留影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3电影传入(1)传入: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2)第一部影片: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影片定军山,它是一部无声电影。(3)有声电影的出现:20世纪3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出现了有声电影。4近代报刊业的发展:19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了很多中外文近代报刊。在中文报纸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5出版业的发展: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它在出版文化典籍、编印教科书和工具书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二、社会风俗的变迁1剪发辫(1)背景:清军入关以后,强令全国所有男人都留发辫,辫子成了清朝臣民的象征。(2)辛亥革命爆发后,各地兴起了剪辫风潮,成为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的标志。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通令全国男子限期剪辫,以除去旧俗,做文明公民。2易服饰:大城市里穿西服的人逐渐增多。民国初年,中山装成为最具特色的男子服装,女子服装则以旗袍最为时尚。3禁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女子缠足。从此,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放足运动。4改称呼:1912年,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清朝官场上的“大人”“老爷”等旧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与此同时,跪拜、作揖等清朝通行的礼节也被废除,代之以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开始采用西方的握手礼节。【问题1】 请你发表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的看法:剪掉辫子有什么好处?探究:剪掉辫子会更加安全,便于及时清洗,这样既讲究个人卫生又节省时间。外国人常常拿中国人的辫子取笑,有人还拿“辫子”骂人,现在没有借口了。剪掉辫子使人不仅在外表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思想观念上也得到了更新。思想意识的变化是一切变化的前提和保证。剪掉辫子还具有更深层的社会意义:人们不仅剪发,而且还要理发,这样就促进了理发业的兴盛,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问题2】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颁布了一些革除旧俗的法令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改称呼:废除清朝官场上的“大人”“老爷”等旧称呼,官员之间以官职相称。请你谈一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为什么要改称呼?探究:政府是处理行政事务的机关,政府中的职员是人民的公仆,不是特殊的阶级,不应该有非分的称呼。清朝官员有“大人”“老爷”等称呼,这明显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落后而腐朽;共和国追求民主平等,如果再以“大人”“老爷”等作为称呼,是对共和政体的玷污。而以官职作为称呼,既表示对人的尊重,又没有等级之分,适用于当时的共和政体。1西方的照相术传入我国后,最先开设赢利性照相馆的应该是下列哪些城市()a上海、广州 b西安、洛阳c北京、天津 d重庆、武汉2假如你生活在中国近代,你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有人乘火车旅游b有人在电影院看电影c有人在网吧聊天d有人在照相馆拍婚纱照3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a定军山 b渔光曲c难夫难妻 d英雄儿女4当阅读人民日报时,我们能够联想到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是()a民报 b邸报c申报 d新青年中山装5.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6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7观察图片,完成问题:图1 图2(1)图1的报纸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2)图2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3)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参考答案: 1. 答案:a2. 解析:网络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所以在中国近代不可能看到有人在网吧聊天。答案:c3. 答案:a4. 答案:c5. 答案:d6. 解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跪拜、作揖等清朝通行的礼节,代之以鞠躬和脱帽礼。中外人员交往开始采用西方的握手礼节。答案:c7. 参考答案:(1)申报创办于上海。主要内容:注重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的及时报道。(2)商务印书馆。出版西方文化典籍、编印教科书和工具书。(3)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1实验中学要准备一期“近代中国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a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b慈禧太后的生活照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的留影d武昌起义的场景2报纸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之一。旧中国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是()3下图是你常用的工具书,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a三联出版社b商务印书馆c人民教育出版社d外文出版社4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能从下列哪些方面充分表现出来()照相术传入,拍照留影成为时尚远程教育的发展电影的传入和发展近代报刊的创办a b c d51915年,吴老太爷从浙江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西餐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穿梭于南京路口c申报刊登了身着中山装的男士照片d拖着长辫的男人正在用欧元购买“洋油”和“洋布”6中华民国初年,下列现象能够见到的有()女子可以不缠足使用洗衣机照相、看电影男子剪辫子a b c d7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上海的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b向你的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8 “大清朝,改中华,人人都把小辫割。”这首民谣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9 “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长就要给她缠足,用裹脚布使劲勒脚板,把脚骨勒断,变成小小的“三寸金莲”。任凭女孩子疼得哭天喊地,狠心的家长也不罢手。材料二戊戌维新的领袖康有为对缠足这种丑恶的陋习深恶痛绝。他常常感慨地说:“中国一向号称为教化之国,圣贤辈出,为什么没人出来禁止缠足呢?”请完成:(1)缠足是我国古代的陋习。我国的缠足开始于什么时候?(2)据材料一思考,真的是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吗?那么,为什么孩子疼得哭天喊地,家长也不罢手呢?(3)材料二中康有为的感慨在哪一时期被明令禁止?这一时期在社会习俗方面还有哪些变化?11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来。请看下图,结合你所学到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1)交通方面:_(2)文化生活方面:_(3)社会习俗方面:_参考答案: 1. 解析:在19世纪40年代,照相术才传入我国。分析各选项可知,b、c、d三项都在19世纪40年代之后,而a项的时间为1839年,当时照相术还没有传入中国。答案:a2. 解析:以上选项都是报纸,其中万国公报和时务报是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它们的读者有限。申报是旧中国最著名的报纸,创办于1872年,比前三项报纸创办都早,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前。答案:d3. 答案:b4. 解析: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情况可知,照相术、电影的传入和发展,近代报刊的创办是其重要内容,而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当代社会教育发展的重要表现。答案:c5. 解析:欧元是1999年才开始正式使用的货币,所以在1915年的上海不可能看到欧元。答案:d6. 解析:当时出现了女子不缠足、照相、看电影、男子剪辫子等除旧布新的社会风俗的变迁,而使用洗衣机则是现代生活变迁的重要内容。答案:c7. 解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颁布命令,废除“老爷”等旧称呼,废除跪拜等旧礼节。所以b项不可能发生在辛亥革命后。答案:b8. 答案:c9. 答案:b10.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