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2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脉络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串点引线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24讲 百家争鸣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 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 社会生产力发展 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 呼唤建立新的社会 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 促进了社会转型 三场大辩论 三大战役 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 道 无为 小国寡民 春秋晚期没落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与处世的态度 仁 克己复礼 春秋晚期奴隶主贵族要求维护统治 仁政 仁义 王道 战国时期 新兴地主阶级调和阶级矛盾 改造社会的愿望 兼爱 非攻 节俭 尚贤 战国时期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 渴望社会安定 主张改革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法治 战国时期 新兴地主阶级主张改革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愿望 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是故明君 凶年免于死亡 驱而之善 孟子提出保民 善待民众 民贵君轻 府库已实 而百姓贫 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提倡仁义 反对过度剥削人民 作为浸润 自发发生作用 加强自我修养 统治者以政策 律令形式自觉实施 加强法治 爱人 仁政 仁义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本善 性本恶 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缓和阶级矛盾 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统治 春秋大一统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为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 思想统一的效果 天子受命于天 君权神授 观天人相与之际 天人感应 屈民以伸君 君贵民轻 儒家 道家 墨家 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百家争鸣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及太学课程设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开启了儒学神学化 儒学宗教化 儒学对政治 思想 民族心理形成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信息 古代儒者借古讽今 通过古代帝王的贤明来批判现实 以达到自己的政治诉求主旨 借夏 商 周 三代 之美 希望君主贤明 社会稳定 据题干 称颂夏 商 周 三代 之美 甚至希望君主像尧 舜一样圣明 信息 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 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故选c项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 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 故a项错误 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 故b项错误 儒者称颂 三代 之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