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题库)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金榜题库)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金榜题库)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金榜题库)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金榜题库)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榜题库)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二)第4章 第2节生态系统的稳态 苏教版必修3(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无锡模拟)如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2.四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如下表:生态系统编号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数第二营养级的种群数第三营养级的种群数2030152010211051030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b.c.d.3.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蚕蛾扣在纱笼里。尽管外面狂风骤雨,但还是有几十只雄性蚕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4.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乙甲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数量变化说明了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5.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a.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6.(2013新余模拟)下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b、d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c为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d.a、b、c、d之间为捕食关系7.(2013泰州模拟)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提高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8.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和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9.(多选)(2013南京模拟)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1/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10.(多选)(能力挑战题)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b.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50分)11.(25分)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1)从微观上看,过程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2)岩石圈中的碳以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性,属于气体型循环。(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表示的是关系;表示。(5)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效应。(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 ;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12.(25分)(能力挑战题)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主要原因是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若图甲中营养级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4)若图甲中营养级、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答案解析1.【解析】选b。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2.【解析】选a。生态系统种群数越多,营养级结构越复杂,其稳定性越高,反之越低。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的种群数最少,营养级结构最简单,生态系统稳定性最低,的种群数最多,且营养级结构最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3.【解析】选d。昆虫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性外激素,它由昆虫的体表腺体所分泌,并且具有挥发性,其作用是引诱异性个体前来交尾。这样雌雄个体就可以通过化学信息联系在一起,完成生殖过程。4.【解析】选a。对比甲、乙两种群的变化,说明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甲乙。m点时,从整体上看,甲种群数量逐渐减少,造成甲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信息传递的结果,这种调节方式是双向的。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结果。5.【解析】选d。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2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开发新能源,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6.【解析】选d。据图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次级消费者,d为分解者。因此,a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分解者利用消费者的遗体、遗骸,因此,b、d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为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a、b、c之间存在捕食关系;d为分解者,不存在于食物链中,与a、b、c不能构成捕食关系。7.【解析】选b。分析图示可知,a、b、c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a项错误;、分别表示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消费者的细胞呼吸,则它们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b项正确;碳、磷等物质循环都具有全球性,c项错误;过程为化石燃料燃烧向大气中释放co2,则易破坏大气中的碳氧平衡,则d项错误。8.【解析】选d。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9.【解析】选c、d。分析图示可知:粪便中的能量不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而是生产者同化的能量,a项错误;图中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为n2,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n5,所以这二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b项错误;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另外还用于供养下一营养级,再者用于自身呼吸消耗,c项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d项正确。10.【解析】选b、c、d。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对应co2的消耗总量;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释放co2量越多;是消费者呼吸释放量,占同化作用的一部分;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有有机物的积累,所以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多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11.【解析】(1)过程是绿色植物利用大气、水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过程通过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将碳返回到大气中去,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2)碳在岩石圈中以无机盐(碳酸盐)的形式储存,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不能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的碳以hco3-形式存在。(3)由图示可看出碳循环是全球性的,属于气体型循环。(4)由图解可看出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极少数特殊生态系统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表示生物群落中的捕食关系。图示中表示动植物尸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碳返回无机环境中。(5)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生物群落。(6)大气中co2增多,则产生温室效应。(7)从图中看出,导致大气中co2增多的因素可能是过程减弱或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即绿色植物减少,也可能是过程增强,即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8)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由于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因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叶绿体线粒体(2)无机盐(碳酸盐)hco3-(3)全球(4)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者的分解作用(5)生物群落(6)温室(7)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严格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并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除化学燃料以外的如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切实减少co2的排放量(8)能量流动热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2.【解析】(1)m1是输入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太阳能。m2是系统散失的能量,是热能。在能量传递中由于大量能量散失,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较少,位于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摄入的能量有一部分未被同化(如粪便),b表示同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去掉呼吸散失的,即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c)。第二营养级同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