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泰山记综合训练班级 姓名 学号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一、 重点字词释义1、泰山之阳:之: ;阳: ;2、汶水西流:西: ;3、其阴:其: ;阴: ;4、皆入汶:入: ;5、当其南北分者:当: ;其: ;分: ;6、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以: ;7、自京师乘风雪:自: ;乘: ;8、历齐河:历: ;9、越长城之限:越: ;限: ;10、至于泰安:至: ;于: ;11、是月丁未:是: ;12、由南麓登:由: ;麓: ;13、砌石为磴:为: ;14、七千有余:余: ;15、所谓环水也:谓: ;16、始循以入:始: ;循: ;17、道少半:道: ;18、越中岭:越: ;19、复循西谷:复: ;20、遂至其巅:遂: ;巅: ;21、古谓之天门溪水:谓: ;之: ;22、余所不至:余: ;2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者:今: ;经: ; 及: ;24、崖限当道者:限: ;当: ;25、皆谓之天门:皆: ;谓: ;之: ;26、几不可登:几: ;可: ;27、及既上:及: ;既: ;28、苍山负雪:苍: ;负: ;29、明烛天南:烛: ;30、晚日照城郭:晚日: ;城郭: ;31、居雾若带然:居: ;若: ;然: ;32、待日出:待: ;34、皆云漫:漫: ;33、扬积雪击面:扬: ;面: ;35、稍见云中:稍: ;36、白若摴蒲数十立者:若: ;摴蒱: ;数: ;立: ;37、极天云一线异色:极天: ;异: ;38、须臾成五彩:须臾: ;成: ;39、日上:上: ;41、动摇承之:动: ;摇: ;承: ;之: ;40、正赤如丹:正: ;赤: ;如: ;丹: ;43、日观以西峰:以: ;42、或曰:或: ;45、或否:否: ;44、获得日:或: ;得: ;46、绛皓驳色: ;绛: ;皓: ;驳: ; 47、而皆若偻:若: ;偻: ;48、是日:是: ;49、自唐显庆以来:自: ;以: ;50、其远古刻尽漫失:其: ;尽: ;漫失: ;漫: ; 51、僻不当道者:僻: ;当: ;52、不及往:及: ;往: ;53、少圜:圜: ;54、生石罅:生: ;罅: ;55、无瀑水:瀑水: ;56、雪与人膝齐:齐: 。二、 重点句子翻译1、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2、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3、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4、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5、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6、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7、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9、 大风扬积雪击面。 10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1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1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14、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15、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三、 课文理解1、登泰山记描述了作者登泰山的经过及在泰山顶上所见的壮丽雄浑的景象,表达了 。2、本文以 为线索,清楚地写出了时日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景色的变化。3、作者与友人登泰山是在冬季,“ ”两句最能反映当时气候之恶劣,登山之艰难。4、文中能表明冬季的季节特征的句子是:(1) ;(2) ;(3) ;5、本文记叙了 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可分为 、 、 和 四个层次。而“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几句是从日观峰俯瞰群山的景象来表现日出时 特色。6、第六段说“少杂树,多松”,后又说“无树”,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7、对下列句中的“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始循以入 回视日观以西峰A.用法都相同 B.用法都不相同 C.用法相同,用法不同 D.用法相同,用法不同8、下列各组句中的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9、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其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0、下列四句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华之奉不若人也; D回视日观以西峰;11、下面各句括号内所省略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苍山负雪,(雪)明烛天南; B余始循(之)以入;C中谷绕(以)泰安城下; D少杂树,多松,生(于)石罅;12、依据文意,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这里是用风雪交加,云雾弥漫创造了日出前的环境和气势,是近景。B“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由近景拉成远景。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得像摴蒱,这里以夸张的手法,反衬出作者站得高,望得远。C“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先写日上过程,再写日下的海浪,相互烘托,既生动形象,又很有气势,给人以壮美的感觉。D整段文字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精彩纷呈,逼真如画。13、对下列句中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多石,(山)少土; B石苍黑色,(石)多平方,(石)少圜;C(山)少杂树,(山)多松; D(山)生石罅,(树)皆平顶;14、对泰山日出这段文字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A先从日出前的风、雪、云写起,与上文“苍山负雪”照应;“大风扬积雪击面”,这是日出前在寒山之顶的感受,十分真切。B作者抓住日出时色彩变化的这一特点,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了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C作者回头看西边山峰,是由高向低俯视,“絳皓驳色”,显示了“红装素裹,分外妖烧”的日出美景。D本段上文是泰山夕照图,本段是泰山日出图,前者着力指“静”状,后者有意给“动”态,动静相宜,相辅相成。15、下面对第二、三两段文字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B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 C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时的激动心情。 D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描述了登山后的激动心情。16、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 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四、 文化常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税务局遴选面试题及答案
- 220kV尖文渡85#-89#塔线路迁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营销方案剧院
- 电梯资质咨询合作方案
- 2024年户外照明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驾校铁路口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铁路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登高架设高处作业理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中暑-急救-应急预案
- 头道汤的课件
- 护肤品分析与讲解
- 2025年度医保政策试题含答案
- 肠外营养疗法规范或指南2025
- 2025年中国药典培训试题及答案
- Q-JJJ 9002-2025 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穿透式管理实施指南
- 2025年新闻记者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制药设备改造管理制度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精准复习:诗歌观点态度评价
- DB31/T 1013-201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环境质量要求
- 德普置业-湖南长沙美洲故事项目东区营销思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