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1).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1).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1).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1).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4 诗词五首课件 新人教版(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诗词五首 1 字音字形 y n m n 戟 簪 2 名句默写 1 结庐在人境 2 悠然见南山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 烽火连三月 5 黑云压城城欲摧 6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3 常识概要 1 饮酒 其五 的作者是 东晋诗人 此诗写于作者 通过对的悠闲欣赏 表现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而无车马喧 采菊东篱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 家书抵万金 甲光向日金鳞开 九万里风鹏正举 陶渊明 辞官归隐后 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 厌倦官场腐败 决心 归隐田园 超脱世俗的追求 2 春望 的作者是 唐代诗人 此诗于时期在长安所作 描述了诗人 又为之作 抒发了诗人的之情 3 雁门太守行 作者是 唐代诗人 本诗运用手法描绘了一场 将战斗的气氛渲染得 表现了 的精神 4 赤壁 的作者是 唐代文学家 诗人 诗人借的故事 表现了 5 渔家傲 的作者是 宋代词人 本词通过对梦境的描述 表达了词人的心情 充分表现了词人 杜甫 安史之乱 困居长安时的所见所感 忧乱伤春 忧国思家 李贺 夸张 边关战争 凝重而惨烈 守边将 士浴血奋战 视死如归 尽忠报国 杜牧 周瑜和曹操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李清照 烦闷 对自由的渴望 对光明的追求 一 积累运用 1 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2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3 下列诗句中运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a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b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c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d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b 4 下列诗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 采菊 东篱下 悠然 见南山b 烽火 连三月 家书 抵万金c 黑云压城 城欲摧 甲光 向日金鳞开d 折戟沉沙 铁未销 自将磨洗 认前朝 c 5 理解性默写 1 杜牧在 赤壁 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 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2 春望 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3 雁门太守行 中的 两句 表现了将士们以死报国的坚定决心 4 九万里风鹏正举 李清照 渔家傲 5 2017日照 杜甫在 春望 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6 2017遵义 雁门太守行 中体现敌军来势汹汹 守城壮士雄姿英发的句子是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感时花 溅泪 恨别鸟惊心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二 课内阅读 饮酒 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6 诗中的 结庐 日夕 是什么意思 请选择一个回答 答案 结庐 构筑房舍 日夕 傍晚 7 飞鸟相与还 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 飞鸟结伴返回山林 万物自由自在 适性而动 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 悠然自得 恬淡舒适的心情 二 阅读下面诗歌 完成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8 诗题是 春望 那么诗人 望 到了哪些春景 答案 草 木 花 鸟 9 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答案 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苍老之快 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忧国 伤时 思家 悲己之情 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10 请设想 半卷红旗 是怎样的景象 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答案 半卷红旗 是侧面描写战况 一方面是风势很大 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 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 不事张扬 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显出来 11 对于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诗 王安石曾批评说 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甲光 杨慎却称自己确曾见到过此类景象 指责王安石不知诗 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 答案 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 敌军围城 未必有黑云压城 守军到阵也未必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 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营造意境的手段 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 回答问题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12 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 有的咏史 有的咏物 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 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咏史诗 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13 试说说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的深刻含义 答案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 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回答 怀才不遇 有志不得伸 等也可 五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 回答问题 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14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中 嗟 谩 二字值得品味 请根据这两个字的意蕴 说说这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嗟 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 表明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 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 字流露出心中的哀怨惆怅 一是空有诗情诗才 因知音 丈夫 早逝 而无人能会意 二是慨叹自己身逢乱世 有着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15 本词被评家誉为 无一毫粉钗气 请结合词中写景的语句 简析本词意境和风格上的特色 答案 头两句写天 云涛 晓雾 星河 千帆 景象极为壮丽 接 连 二字把四垂的天幕 汹涌的云涛 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 展现出一幅辽阔 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 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 九万里风鹏正举 三句虚实结合 形象愈益壮伟 境界愈益恢宏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 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 词风豪放 三 课外迁移 一 2017宿迁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5分 晴 杜甫久雨巫峡暗 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 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 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 风处急纷纷 注 这首诗是诗人流离蜀中时所作 文 花纹 图案 16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有何作用 3分 答案 选取典型景物 发挥想象 动静结合 视觉和听觉结合 远近结合 虚实结合 写出了雨后初晴巫峡的绚丽多彩 生机勃勃的景象 17 尾联中的 急纷纷 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分 答案 急纷纷 写出了诗人对野花纷纷凋零的怜惜 无奈 伤感 以及自己漂泊无依的伤感 悲哀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问题 5分 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注 乌江亭 在今安徽省和县东北的乌江浦 相传为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之处 18 从题材上看 这首诗与杜牧的 赤壁 同属于诗 2分 19 在 赤壁 一诗中 作者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 很可能赤壁之战是曹操取得胜利 在本诗中 作者也对已有结局的战争做了假设性推想 如果 也有可能 3分 咏史 或 怀古咏史 项羽能 包羞忍耻 渡过江去重整人马 卷土重来 甚至打败刘邦 或 楚汉之争是项羽取得胜利 三 2017无锡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 回答问题 4分 菩萨蛮 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沉水 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注 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 金华期间 沉水 沉香的别称 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答案 运用双关手法 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 天气微冷 及词人的凄凉心情 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 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0 请对 睡起觉微寒 中 微寒 一词作简要赏析 2分 答案 思乡之情 思念亲人 亡国之恨 对朝廷的不满 对时局的担忧 21 香消酒未消 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2分 如何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情感 是近几年中考的常考考点 考查形式 这首诗 或某句诗 抒发 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路点拨 解答此类题目 可以遵循以下解题方法 1 借助诗歌创作的背景和注释 分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2 借助诗题和 诗眼 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