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 16.3《分式方程的应用(二)》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3《分式方程的应用(二)》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3《分式方程的应用(二)》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3分式方程 (二)课堂教学实录师:解分式方程的个步骤是什么?(学生沉默思考)生:(1)能化简的先化简;(2)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3)解整式方程;(4)验根师:列方程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生:(1)审;(2)设;(3)列;(4)解;(5)答师:我们现在所学过的应用题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题的基本公式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1)行程问题: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而行程问题中又分相遇问题、追及问题(2)数字问题在数字问题中要掌握十进制数的表示法(3)工程问题基本公式:工作量=工时工效 (4)顺水逆水问题v顺水=v静水+v水v逆水=v静水-v水评:复习知识点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深化基础知识.师:从2004年5月起某列列车平均提速v千米/时.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千米,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千米,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学生沉默思考)师: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生:行程问题.师:谁能说出行程问题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同学们纷纷举手)生: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师:谁能找出本题中的等量关系?生:提速前行驶50千米所用的时间提速后行驶(s50)千米所用的时间师:很好.谁能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生:设提速前的平均速度为x千米/时,则提速前列车行驶s千米所用的时间为小时,提速后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v)千米/时,提速后列车行驶(s50)千米所用 的时间为小时.师:很正确!你很棒!(这位同学面带微笑坐下)师:很好,下面我请位同学到黑板上解出这个方程.(大家纷纷举手.几分钟后都解出了正确答案.)评: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大家积极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课堂上也能充分调动大家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能主动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复习巩固解分式方程.师:下面检查预习情况:请每小组的组长检查预习的作业情况 ( 学生分组检查作业)师:下面请一名同学说一下你的答案生:()师:很对!师:大家都在积极懂脑筋.下面我还有一道本题的变式题某两班学生利用双休日到距学校12千米的烈士陵园扫墓、植树,一部分人骑自行车,其余的人乘汽车.已知汽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速度的3倍.如果骑自行车的人先走,20分钟后乘汽车的人出发,结果乘汽车的人比骑自行车的人还早到10分钟,求两种车的速度.(一位学生朗读题目后小组合作讨论.适时点拨)师:你能找到表达题意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吗?生:乘汽车的时间骑自行车的时间分钟师: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本题(学生在座位上完成本题,教师在行间巡视,对还有困难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评: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领悟方法,运用方法.师:下面我们再看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师:谁能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吗?生:这是一个工程问题.师:很好,师:下面分小组完成本题,比赛哪个小组做得既快又正确!(学生分组讨论后,迅速解决这个问题)师: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请一名同学报一下答案生:甲每小时做个零件,乙每小时做个零件.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只用一个例子来解释原则本身,学生就可能认为只有这个例子适用于这个原则,其结果就只有很少的迁移效果.因此,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点和题型,以求加深、加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为迁移奠定基础.所以,这个环节安排力求使知识具体化,为迁移创造条件.知识的例证过程,是知识的具体化之路,也是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师:很好.下面看一个与本课例题类似的问题:乙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从a出发到1千米时发现有东西遗忘在a地,立即返回,取过东西后又立即从a向b行进,这样二人恰好在ab中点处相遇,又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0.5千米,求二人速度师:这道题的相等关系是二人恰好在ab中点处相遇,故可设乙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甲的速度为()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得解得 x=4.5经检验,x=4.5是这方程的解答:甲速度为5千米/小时,乙速度为4.5千米/小时评:合理的强化,不仅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增强知识内化,而且有助于灵活运用,发展能力.师:我想请同学们自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学生纷纷举手)生:我知道了用分式方程解决工程问题的步骤.生: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考虑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评:通过学生反思与总结,全班的交流,培养学生自我反馈、自主发展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发展.在知识具体化之后,再次进行综合归纳,并拓展延伸,这是迁移知识的过程.认识的提高是个反复的过程,只有遵循认识规律,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才能让学生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