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1课时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认识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的活泼性及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na2o、na2o2的性质。一、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研究物质的性质常用的基本方法有观察、实验、分类和比较等。2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3在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未知物质的性质。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间的内在联系。二、钠的性质和保存1物理性质。常温状态颜色密度相对大小硬度熔点固体银白(煤油)(钠)(水)小较低2.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空气中易与o2和h2o发生反应。(1)钠与h2o反应:2na2h2o=2na2ohh2。(2)钠与o2反应:常温下:4nao2=2na2o;加热时:2nao2na2o2。3保存方法:实验室保存少量钠应密封在煤油或石蜡油中。4用途:钠、钾合金可用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常用做路灯,金属钠还可用于钛、锆、铌、钽等金属的冶炼。三、na2o和na2o2的性质比较1物理性质。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2化学性质。na2o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oh2o=2naohna2o2与h2o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na2o2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金属钠长期露置在空气中发生哪些变化,最终生成什么产物?答案:1某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和一块铁分别放在表面皿中,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d)假说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abcd解析:假说法是以客观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题目未提出推测性说明,故错误;通过两金属暴露于空气中,以实验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正确;没有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故错误;金属钠和铁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采取对比方法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故正确。2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与钠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b)钠的熔点低钠的密度小钠的硬度小钠是一种活泼金属a只有 b只有c只有 d以上性质均可以解析:钠可以切割硬度小,钠浮于水面密度小,钠熔化成小球熔点低,钠与水反应剧烈性质活泼,但题目前提条件是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故排除硬度小这一性质。3下列对na2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ana2o2是淡黄色固体,久置于空气中变成白色bna2o2的稳定性比na2o差c用na2o2和水反应可以制取氧气dna2o2放入饱和naoh溶液中有o2放出,恢复常温后有晶体析出解析:na2o加热时可与o2反应生成na2o2,故na2o2比na2o更稳定。1查阅资料得知,金属钠不仅跟o2和h2o反应,还能跟多种其他物质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的反应。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以及它与金属钠跟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研究方法用不着的是(c)a实验法 b观察法c分类法 d比较法解析:要研究金属钠跟酒精反应的性质,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观察其反应现象,然后与和水反应的现象作比较,得出结论。2将4.6 g na投入到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d)a等于4.6% b等于8.0%c小于8.0% d大于8.0%解析:4.6 g na 与水反应生成溶质naoh 8 g,由于反应产生h2 逸出,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小于100 g,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8.0%。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ana2o2和co2 bna和o2cfe和o2 dc和o2解析:a项中na2o2和co2的反应条件或用量的改变,反应方程式只有一种形式:2na2o22co2=2na2co3o2;b项中钠与o2反应由于温度的不同,可生成 na2o 和na2o2两种;c项中根据o2和fe的反应条件不同可生成fe2o3、fe3o4等;d项中c与o2的反应由于用量的不同也可以生成co、co2或者两者都有。4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a将过量na2o2粉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并振荡,溶液变为蓝色,且有气泡产生b将过量na2o2粉末加入fecl3溶液中并振荡,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且有气泡产生c凡是有na2o2参与的反应,均能产生o2dna2o2粉末在空气中长期放置不变质解析:a项现象应为先变蓝色后退色,c项考虑不全面,如na2o2h2so3=na2so4h2o无o2生成,d项中na2o2在空气中易变质。5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d)金属钠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花燃烧后得白色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 bc d解析:钠的熔点只有97.8 ,受热时立即熔化,同时它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受热时与o2化合生成na2o2,呈淡黄色,燃烧时火焰为黄色。6观察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同学将一小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银白色变灰暗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b出现液滴是因为naoh具有吸湿性c过程只发生了物理变化d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是naoh解析:钠与o2在常温下生成na2o,故 a项错误;过程发生的反应为:2naohco2=na2co3h2o,故c错误;最后得到的白色固体为na2co3,故d项错误。7(1)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将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一会儿,会发现金属钠的表面变暗,原因是4nao2=2na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在上述研究金属钠的性质的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2)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并有浅黄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2na2o2;钠与水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迅速成为熔融闪亮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响,放出气体并迅速消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用到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8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还可用作熔矿剂,使某些不溶于酸的矿物分解。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回答:(1)由实验现象所得的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反应放热。(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生成。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是将q连导管后插入水中,有气泡冒出,证明反应放热。 9(双选)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cd)a稀硫酸 b氯化铜溶液c澄清石灰水 d饱和氯化钠溶液解析:钠与稀硫酸反应只产生气体,没有白色沉淀出现;钠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气体和蓝色沉淀;钠与石灰水中的水反应,消耗水生成氢气,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石灰水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析出;钠可与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中由于消耗水,会有氯化钠晶体析出。10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及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x的名称过氧化钠;a的化学式co2。(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na2co3c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法用益物权
- 纯水系统考试题及答案
- 茶叶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点是什么
- 政策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引入新质生产力的企业案例
- 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核心
- 新质生产力:三新一高解读
- 重心的概念与意义
- 工会干部视角:新质生产力探讨
- 2025年园林绿化技术员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押题宝典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 无人机驾驶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2025年北师大版新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初中语文学科组质量分析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新教材】苏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第1-6章全册教案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