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同步训练 人民版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第2课 外交关系的突破 1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道,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美国代表所说的历史事件是()a万隆会议圆满结束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的外交胜利c中国与苏联建交d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材料中的时间“1971年10月25日”“击败了美国”等信息可判断d项符合要求。220世纪70年代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美苏争霸出现苏攻美守的态势b西欧、日本成为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c广大亚非拉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答案c解析审清题意,抓住关键词“主要国际因素”,a、b、c项都是国际因素,但主要是c项,d项属于国内因素。3下面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a震惊了世界b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的重大突破d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答案b解析a项是指基辛格访华发表的公告产生的影响;c项是指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d项是指中美建交的意义。4“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中美联合公报中这一声明实际上()a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b承认了“一国两制”的原则c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d向世界宣布同台湾当局断交答案a解析从声明的内容看,只涉及“一个中国”原则问题的承认,b、c、d三项都是以后的事情。5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中日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答案c解析二战后日本实行追随美国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先于美国与中国建交,反映了美日之间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故选c。6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走向,不仅关系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尼克松回忆录材料二在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却又单方面制定了与台湾关系法,不顾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肆意提高向台湾军售的质量和数量,提升与台湾当局关系的等级,致使中美关系数度倒退。(1)根据材料一,“杜勒斯拒绝同周握手”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我们的手”为什么能握在一起?(2)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开始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这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答案(1)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2)打破了西方国家长期孤立中国的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美国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改善了其在美苏争霸中所处的不利地位。(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基础巩固1.下图为1971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图片。标题是:thechinesearecoming.美国人认为“thechinesearecoming”的主要依据是()a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b解析根据“thechinesearecoming”的中文含义可知b项正确;根据时间“1971年”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与题意无关。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日邦交正常化c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答案c解析中美关系的缓和,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此后,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3下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直接推动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中美两国结束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c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答案b解析a项发生于1971年,c、d项发生于1979年,图片显示的事件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因此b项正确。4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a新中国成立初,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中苏建交;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答案a解析此题要抓住题目上的时间线索,分析不同时期的中美关系。“无知”“好战”“狡诈”“危险”是敌对意识用语,“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是友好关系用语。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的转变是中美关系缓和并逐步走向正常化的结果。5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本着睦邻友好的精神,按照平等互利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为进一步发展两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文化关系,促进两国人民的往来而努力”签订这一条约意在()a促成中日两国尽快建立外交关系b缓和中日关系,促进中国统一c结束两国敌对状态d为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奠定更加稳固的基础答案d解析1972年,中日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排除a、c两项,b项无法体现,故d项符合题意。能力提升6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写道:“我的飞机刚刚起飞,电传打字机就传来消息:我们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周恩来后来告诉我,在我刚要离开之前,他已经知道了联大表决的结果,但他不愿意第一个告诉我,怕我难为情。”这段文字中“那场战斗”是指()a否决新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美国反对新中国和台湾地区同时参加联合国c中国大陆和台湾实行“三通”威胁到美国的利益d美国反对新中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题干中“在联合国保持台湾席位的那场战斗打输了”说明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台湾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怕我难为情”说明台湾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是美国反对的。故选d。7解读下列表格,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197260321975304156198037551059198538553840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经济总体上还很落后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及中美贸易的发展。从表中的时间跨度可知正确,从数据对比可知正确,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表中反映不出,故选a。8.下图是1972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向周恩来敬酒的镜头。当田中角荣谈到茅台酒很好喝时,周恩来说:“茅台酒比伏特加好,不上头,疲劳的时候喝一点能起振奋作用。你觉得好喝我们送一点给你,把你的威士忌改成茅台。”周恩来的本意是()a伏特加是苏联的酒,不好喝并且容易上头b美国的威士忌酒好喝,但不如中国的茅台c日本应该与美国断交,改与中国建交d中国真诚欢迎与各国发展友好关系,日本也应该拿出诚意答案d解析a、b两项是表象,不能体现周恩来的本意,c项不符合史实。9外交是一个国家政治的延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维钧(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卓越的外交家)的滔滔雄辩,在巴黎和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的?巴黎和会最终决定由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享有的权益材料二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顾维钧的“滔滔雄辩”依然改变不了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命运”?(2)材料二中尼克松的话能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新中国采取的相应外交方针是什么?答案(1)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