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doc_第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doc_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doc_第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doc_第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表格式集体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人员分配名单一、 四则运算. .(6课时)段琳琳老师二、位置与方向.(4课时)段琳琳老师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10课时)潘兴英老师1加法运算定律. .3课时2乘法运算定律. .3课时3简便计算.4课时营养午餐. . . . .1课时闫秀珍老师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课时)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3课时闫秀珍老师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3课时闫秀珍老师3生活中的小数.3课时张新老师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4课时张新老师整理和复习. .1课时张新老师五、三角形.(6课时)宋娇老师1三角形.4课时2图形的拼组.2课时新-课 -标-第- 一-网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课时)马洪波老师七、统计. .(4课时)马洪波老师八、数学广角.(4课时)范娜老师小管家. .1课时范娜老师九、总复习.(4课时)范娜老师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 大胆展示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1月28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1-1课题四则运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 习 过 程(P2-5)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引入: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预习提纲出示书本情境图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3、出示例1,怎样列式。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5、98736 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展示互动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探究提升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 ( 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达标测评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737 369 45+8-23 24-8+10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本周习惯养成书写认真 坐姿端正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1月29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1-2课题四则运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新|课 |标| 第 |一| 网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 习 过 程(P6-10)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习提纲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4、24+24+242 242+242 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5、出示例4列式27030-18030 (270-180)3027030是什么意思。18030是什么意思。(270-180)是什么意思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8、讨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展示互动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探究提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达标测评 P7 做一做计算230-1359 264-1255练习一 5、6 、7我想说X|k |B| 1 . c|O |m【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本周习惯养成善于探究 乐于合作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1月30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1-3课题四则运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 习 过 程(P11)师生笔记设疑导入复习引入:回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预习提纲出示例5(1)42+6(12-4) (2)42+612-4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展示互动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X k B 1 . c o m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探究提升35+8(15-8) 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归纳反思(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 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达标测评 计算240(20-5) (37-15)(8+14)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练习二 2,3,4我想说新 课 标 第 一 网【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本周习惯养成热爱学习 珍惜时间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1月31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1-4课题四则运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 习 过 程(P13)师生笔记设疑导入口算引入( 快速口算)出示:(1)100+0= (2)0+568= (3)078= (4)154-0=(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预习提纲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5、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展示互动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3,归纳所有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探究提升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a+0=a a0=a a0=0 0a=0(a不等于0)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达标测评 计算(1)36+0= (2)0+68= (3)068= (4)54-0=(5)028= (6)128-0= (7)036= (8)25+0=(9)99-0= (10)49-49= (11)0+39= (12)09=P1516/813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本周习惯养成认真倾听 大胆展示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2月1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2-1课题位置与方向使用者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学 习 过 程(P18)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动物园、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要想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预习提纲出示例1示意图:1、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xKb1.C o m xKb1.C o m2、1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数据是已经表明的。3、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应该注意说。 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4、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还要知道什么。5、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展示互动1、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样的。3、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探究提升绘制校园平面图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会不会绘制示意图。达标测评 1、P18页 做一做2、练习三 1、2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本周习惯养成抬头挺胸 作业干净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段琳琳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2-2课题位置与方向使用者学习目标1、能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预习提纲1、讨论什么叫相对性。2、方向的相对是怎样的。就是说东对什么方向。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4、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5、出示例4图。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6、小组结合,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展示互动1、讨论方向的相对性。2、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3、位置的相对性,怎样在语言中显示出来。4、讨论绘图的方法。(东-西 南-北东偏南-西偏北 北偏东-南偏西)探究提升出示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BA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达标测评 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展示所画示意图。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2、22、23页做一做3、练习四1、2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1课题加法交换律使用者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27、28)师生笔记温故知新1、口算下面各题:43+58= 55+78= 96+74= 58+43= 78+55= 74+96=学海探秘1、仔细观察27页,发现哪些信息? 2、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 ) 还可以怎样列式:( ) 两个算是的结果( ) 3、你还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4、你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用图形、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都可以)试着写一写: 你觉得哪种即简单又清楚,说一说达标检测1、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500+300=+ 46+=+592、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39+47= 409+68= 167+89=总结归纳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2课题加法结合律使用者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结合律(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29)师生笔记学海探秘1、李叔叔汽车旅行第一天行了88千米,第二天行了104千米,第三天行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想一想怎样计算比较简单?88+104+96 88+(104+96) = = = =观察(88+104)+96 88+(104+96) 再比较下面的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69+172)+2869+(172+28)155+(145+207) (155+145)+207总结: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4、用符号表示一下。(+)+=+(+)(a+b)+c=+(+) 达标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60+455+40 282+41+159 548+52+468135+39+65+11 13+46+55+54+87 5+137+45+63+50 总结归纳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3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使用者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重点)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30)师生笔记温故知新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1) 加法交换律(2) 加法结合律学海探秘1、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 城市AB第五天 城市BC第六天 城市CD第七天 城市DEAB 115千米BC 132千米CD 118千米DE 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师: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115+132+118+85 = 115+85+132+118 (加法律) = (115+85)+(132+118) (加法律) =+=(千米)你是怎样计算的?你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达标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 75+168+25245+180+20+155 67+25+33+75总结归纳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4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用者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34、35)师生笔记学海探秘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列式:( ) 还可以怎样列式:( ) 425254 你发现了什么?总结: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试着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ab= (3)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4)算式:(255)2 这样计算行不行 25(52) =1252 =2510 =(桶) =(桶)请你再举出这样的几个例子。()=()()=()总结: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ab)c=()达标检测1、根据乘法运算定律,在填上适当的数。1516=16 2474=7(6025)=60(8)125(8)=(125)14总结归纳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5课题乘法分配律使用者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分配律。(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 新 课 标 第 一 网学 习 过 程(P34、35)师生笔记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回答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列式:(4+2)25 425+225 = = =(人) =(人)所以:(4+2)25=425+225想一想:25(4+2)254+252学海探秘2、你发现了什么?(组内说一说)总结: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a+b)c=+想一想: a(b+c)=+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填上适当的数。1173+1177=117(+) 4a+a5=(4+5) 2、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10312 2055 24205 达标检测 新课 标 第 一 网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归纳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6课题减法的简便计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39)师生笔记1、观察39页主题图,根据条件回答问题。还剩多少页没有看?列综合算式可以怎样列:(1)234- (2)234-(+)说一说:两个算式分别是先计算的什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学海探秘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总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 a-b-c=a-( +)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528-53-47 470-254-46 545-167-145 达标检测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总结归纳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7课题连除的简便计算使用者学习目标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重点)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43)师生笔记1、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X k B 1 . c o m列综合算式可以怎样列:(1)1250 = =(元)还可以怎样列: (2)1250() =1250 =(元)说一说:两个算式分别是先计算的什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总结: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两个数的积 。谁能试着用字母表示?abc=a( )1、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1280168 20001258 = = =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海探秘达标检测总结归纳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8课题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例4)使用者学习目标1、掌握简便算法的算理。(重点)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难点)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学 习 过 程(P44)师生笔记1、口算1230 1820 2440 154015=( )( ) 24=( )( )30=( )( ) 36=( )( )1仔细观察44页例4主题图(1) 什么是“一打”?(2) 王老师用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列式:可以这样计算: 还可以这样计算:1225 1225 =(34)25 =121004 =3() = =3 =( )=( )(3) 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X|k |B| 1 . c|O |m1、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一下。2、P47/4、5题复习准备学海探秘达标检测总结归纳万德镇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潘兴英编号3-9课题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例5)使用者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重点)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难点)学 习 过 程(P45)师生笔记1仔细观察45页例5主题图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列式:按月这样计算: 按周怎样计算:312+302+26 7+ =(+)2+26 =+ =2+26 =(天) =+26 =(天)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内讨论) X|k |B| 1 . c|O |m1、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试着解答一下。2、P4647/1、3、7、8题1、对照学习目标,完成的把笑脸涂成自己喜欢的颜色。2、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海探秘达标检测总结归纳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闫秀珍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4-1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使用者学习目标1、知道小数的产生。2、明白小数的意义。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预习提纲1、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1、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3、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新|课 |标| 第 |一| 网4、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5、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展示互动1、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探究提升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 )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达标测评 1、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 )(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 0.09 0.03593、51页做一做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闫秀珍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4-2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使用者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2、会读、写小数。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复习旧知导入 1、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预习提纲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2、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4、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5、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6、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展示互动1、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2、写出数位表。3、辨析读写小数要注意什么。探究提升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达标测评 1、写出下面的小数。零点零七 五点零六 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 零点零一四 十五点五零三2、填空0.9里面有( )个0.10.07里面有( )个0.014个( )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位,第四位是( )位,第一位是( ),第三位是( )。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闫秀珍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4-3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使用者学习目标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预习提纲1、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4、整数有这样的性质吗?展示互动1、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图形,以比较0.30和0.3的大小。2、分组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强调是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的末尾。3、讨论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探究提升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3.90.300 1.8000 5005.7800.0040102.02060.06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1)3.090.3001.80005.00(2)0.000412.002 60.06 500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达标测评化简下面各小数:0.40 1.850 2.900 0.506000.090 10.830 12.000 0.070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10.0120.144.80050.001.605010.01016.0 4.04.8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闫秀珍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4-4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使用者学习目标1、知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预习提纲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看哪部分比较?2、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怎样比较这两个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4、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5、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为什么要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展示互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探究提升抓珠子游戏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归纳反思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达标测评4.364.37 3.0643.065 12.14712.142.1892.198 0.8320.831 8.3528.36把3.34,4.1,3.4,3.399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我想说【学习提示】用红笔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有什么好想法可以写在这一栏里哦!万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设计者闫秀珍 备课日期2月3日上课日期班级编号4-5课题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使用者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明白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学 习 过 程(P22)师生笔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