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完成第12题。年份城市人口比重/%年份城市人口比重/%197817.9199629.4198422200239.1199026.4201353.71.引起我国城市化水平出现上述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城市人口减少城市环境质量不断提高a.b.c.d.解析:第1题,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具体体现,这是由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第2题,在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容易出现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多、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答案:1.b2.a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34题。3.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逆温现象b.水土流失c.热岛效应d.臭氧层空洞4.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解析:第3题,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消耗大量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加之地面硬化面积大,导致城市热岛效应。第4题,城郊间的温差形成热力环流,易将卫星城的废气带回城区,因此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答案:3.c4.a读材料,完成第56题。材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年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烟雾事件,导致4 000多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企业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多见。材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环境恶化、地价上涨、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几百万人次做“钟摆式”移动,如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5.伦敦“雾都”形成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距离海洋近,空气中水汽含量高b.地形闭塞,不利于气体扩散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d.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6.伦敦老城区人口白天和夜间的变化,反映了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趋势是()a.分散城市职能b.逆城市化c.通过政府职能控制城市人口d.进行合理规划,市区为第二、三产业区,郊区为居民居住区解析:第5题,a、b、d三项中所提到的是主要的自然条件;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以煤、石油为燃料,导致空气中煤烟、粉尘等凝结核含量增高,使水汽更容易凝结形成“雾”。第6题,在伦敦市区,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中心区环境污染加剧等,人们多居住在城市外围和环境质量较好的郊区和卫星城。答案:5.c6.b下图为2014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读图,完成第78题。7.造成深圳某大街2014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旅游人数增多8.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提高城市人口素质扩大农业耕地征用增加城市建筑密度改善城市环境质量a.b.c.d.解析:第7题,大量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造成了深圳“空城”现象。第8题,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答案:7.b8.d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a、b两曲线()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10.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根本措施是()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商业为主的卫星城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完善城市道路网c.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d.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增长,实行限行措施解析:第9题,a曲线在810时速度慢,说明车辆多,道路拥挤;上班、上学时间在8时左右,此时车速慢。第10题,“最根本”是关键词,建设卫星城或新区分担城市的部分功能,可以减少城市内部的车流量。答案:9.b10.c读我国某城市从新中国成立到2013年城市面积的扩展图,完成第1113题。11.图中直观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中()a.城市人口的增加b.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c.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d.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12.图中2013年该城市出现了卫星城,这属于()a.城市郊区化b.虚假城市化c.再城市化d.城市群13.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该图同时间接反映了其他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b.乡村人口向城市的不断迁移c.城市规模变大,其服务功能增强,城市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d.出现了卫星城,证明了该城市不会再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等城市问题解析:图中显示该城市自新中国成立至2013年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很多地区由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卫星城的出现,是城市人口及产业由中心区向外迁移和扩散所形成的,体现了城市郊区化的过程。在城市面积扩大的同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服务功能增强,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增强,有了卫星城,可以减轻城市环境压力,但城市中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答案:11.b12.a13.d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情况,将其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据此完成第1415题。14.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b.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c.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15.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b.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d.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解析:第14题,根据关键信息“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解题思路如下。第15题,根据关键信息“都市生活区”,解题思路如下。答案:14.b15.a16.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1950201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材料二:1950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变化。(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在。(2)对比目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速度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3)许多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大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解析:第(1)题,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197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高于发展中国家,而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数量低于发展中国家,由此可得出结论。第(2)题,仔细阅读材料一图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可从交通、环境、地租、就业、治安等方面进行考虑。答案:(1)20世纪70年代(2)城市人口比重城市化速度发展中国家低快发达国家高慢(3)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治安问题等。(答出三点即可)17.(研究性学习)分析有关城市化及城市问题的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国沿海某个城市地域的变化过程示意图。材料二:近年来,此沿海城市市区,一直饱受交通拥堵之苦。下面是该市某中学高一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一些资料。该市的私家车保有量以每年5.6%的速度递增,该市69.7%的居民出行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市区内机动车(如汽车等)、非机动车相互抢道,致使交通拥堵,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汽车道路行驶时速在5060千米时,道路利用率很高;以时速20千米左右的速度行驶时,耗油量大,占道面积最多。而该城市市区汽车道路行驶时速一般在19.2千米左右。由于涉及文物的保护,市区(特别是老城区)的许多道路很难拓宽。(1)从材料一中ac可看出,这个城市的城区在数量上的变化是,该城市在面积上的变化是。(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地理因素是什么?(3)在城市化过程中,一般表现出以下三个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向第产业转移,不断扩大。 (4)如何解决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献计献策(至少写出两条)。解析:第(1)题,图中城区的数量在增多,城市面积在增大。第(2)题,从城区扩展方向看,城市空间结构是沿海城市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第(4)题,可从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