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总结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总结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总结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6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总结提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三原则。2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及其地区差异。3中国主要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及其成因。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背景分析。5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清洁生产与生态农业。主题一:“生态裂谷”主题训练(2015山东卷)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c)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d)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主题升华:生态裂谷与农牧交错带1在干旱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其成因主要是对区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河流上中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2农牧交错带指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草原牧区相连接的半干旱生态过渡带总称,系农业生产边际地带,是生态脆弱带。其成因主要是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造成的。3中国南、北方的农牧交错带分布农牧交错地带,不同于西部牧区,也不同于东部农区。它在地理、气候、农林牧产业结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地位。(1)东西部之间的过渡带:由高原向平原和盆地的过渡;由干旱地区向湿润地区的过渡;由牧区到农区的过渡;由少数民族居住区到汉族集中区的过渡。(2)国家生态安全带: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涵养水分、净化江河的源头。(3)国家能源矿产的主要基地。(4)农、林、牧三大产业系统耦合的最佳地带。主题二: 生态农业主题训练(2015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题。(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d)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c)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c绿色优质 d品种丰富主题升华:生态农业与混合农业1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2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3生态农业一般多为混合农业。珠三角的基塘农业华北平原的台田农业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进行规划、实施和建设的。鱼塘桑基(蔗基)、鱼塘台田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方位的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