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高考地理 8.4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 湘教版.doc_第1页
【师说】高考地理 8.4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 湘教版.doc_第2页
【师说】高考地理 8.4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 湘教版.doc_第3页
【师说】高考地理 8.4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 湘教版.doc_第4页
【师说】高考地理 8.4 交通运输布局 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复习 湘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表示意近年我国广东、云南、河北、宁夏四省区部分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占全国的比重(单位:%)。据此回答12题。省区铁路里程内河航道里程公路里程6.360.074.571.379.757.562.811.195.931.260.360.741.、对应的省区正确的是()a云南 b广东c宁夏 d河北解析:河北境内无较大的河流,则内河航道里程短,但铁路运输较发达,故为河北;广东境内河流众多,内河航运发达,经济发达而公路里程较长,故为广东;结合省情可判断为云南,为宁夏。答案:b2表中客运量最大和最小的省区数码分别是()a和b和 c和d和解析:广东经济发达,人员流动量大而客运量大;宁夏经济较落后、面积小、人口较少,故客运量最小。答案:d下图中甲、乙两市之间的m跨海大桥2008年11月17日正式动工建设,拟2013年5月通车。据此完成34题。3建设m大桥的主导因素是()a海洋气象 b科学技术c环境保护 d社会经济解析: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经济需要。答案:d4m大桥投用后,它将有利于()促进两市的经济联系扩大甲市的服务范围带动建材工业的发展扩大乙市的服务范围ab cd解析:两地交通线的建设必然会促进两地的联系;另外,注意图中甲为副省级城市,乙为地级市,则甲市等级高于乙市,m大桥投用后会扩大甲市的服务范围,方便与西南部联系。答案:a读京津冀圈示意图,回答56题。5要实现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最重要的基础是()a构筑现代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网络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c加强重化工业发展d加强能源工业发展解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是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故选a项。答案:a6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城市空间形态均沿河布局b铁路和高速公路是城市带的主要发展轴c天津是“火车拉来的城市”d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不会改变解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便捷的交通条件,所以城市的发展多以交通线为发展轴,区域产业和城镇空间布局也随之改变。答案:b“最短时间距离”是指某铁路站点与其他铁路站点之间列车运行的最短时间之和,单位为百小时(100 h),一般可用来表示铁路交通通达性。下图示意中国铁路站点最短时间距离等值线分布。读图,完成79题。7图中铁路交通通达度最好与最差的站点分别是()a北京、福州 b广州、乌鲁木齐c兰州、哈尔滨 d郑州、拉萨解析:由题干内容可知,数值最小的通达度最好、数值最大的通达度最差,可做出判断。答案:d8下列自然因素中,对“最短时间距离”影响最大的是()a气候 b地形c河流 d地质解析:对铁路“最短时间距离”的影响,与铁路运输的特点有关,自然要素中,地形影响最为明显。答案:b9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图中等值线的变化趋势是()a数值变大 b数值变小c变得密集 d变得稀疏解析:高速铁路的发展,通达性增强,“最短时间距离”数值变小。答案:b北京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共修建了六条环线。每修一条新环线,都会引发住宅区、大型商场、文化场所沿道路兴建,致使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其中,二环路是围绕旧城而修建的城市快速环路。据此回答1011题。10北京市的二环路基本上呈正方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历史 b地价c资源 d气候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由“二环路是围绕旧城而修建的城市快速环路”可知,历史成为北京市二环路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a11材料中北京市的变化说明了()a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b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c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通达性有关d交通通达度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解析:北京每修一条新环线都会引发住宅区、商业区等沿道路修建,说明交通通达度的变化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答案:d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骨架之一,工程全线长143千米,其中广州至珠海主线长117千米,小榄至江门支线长约26千米。广珠轻轨主线北起广州市新广州站,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引出,跨西江,经中山市古镇、江门市外海,至江门市新会区。从广州到珠海最快需40分钟左右。根据材料,回答1213题。12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的方向是()a大型化 b高速化c专业化 d科技化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交通的发展方向,意在考查考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从广州到珠海最快需40分钟左右”表明交通运输在向高速化的方向发展。答案:b13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c增大商业网点的数量d农业生产不受任何影响解析:广珠轻轨的建设,可以改善途经城市的交通条件,从而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增加消费人口,故可能会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答案:c单一线路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耗费最小原则和交通流量最大原则,也就是要处理好线路长度与交通流量的关系。读图回答1415题。14在一定时期内应修建哪条铁路,需要考虑的是()要在既定的吸引范围内进行经济调查和对运量的科学预测掌握矿产和森林资源的分布人口分布、城市状况及其发展规划工业、农业和运输网的现有水平与发展前景a bc d解析:修建铁路主要侧重对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的分布状况、工农业发展情况、人口与城市的分布与发展及现有运输能力进行考虑。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区域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原既定范围内的预测将滞后于运输量的快速发展。答案:c15假设要在a、b间修建一条公路,线路合理的是()aab bacdefghbcadehb d无法确定解析:本题考查了公路的合理布局,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adehb兼顾了公路建设的成本和交通流量两个方面。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16.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27分)(1)请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并判断该城镇的空间形态。(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区聚落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功能区集中连片,属于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形态。第(2)题,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我国对耕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a城市往a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b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答案:(1)沿公路干线分布,平原多于山区。属于集中式的城市布局形态。(2)往a方向发展改造河滩沙地,不占用农田;靠近河流,用水便利。b方向接近铁路,交通便利;土地开阔,发展余地大。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8分)材料一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将上海建成世界“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上海大力推进产业布局“退二进三”(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第三产业向中心城区集聚),并在郊区建设了金桥出口加工区、临港装备制造基地等临港型工业集聚区。材料二上海港1959年货物吞吐量为0.17亿吨;1984年货物吞吐量已突破1亿吨大关;2010年货物吞吐量达到6.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 905万标准箱,均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又大幅度提高。材料三上海港主港位置迁移示意图。(下图)(1)简述上海港主港位置变迁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2)从交通联系的角度分析,近年来上海港货运总量居世界首位的主要原因。解析:(1)主港位置变迁特点可从图中看出;原因可从深航道的影响及接近货源地(注意提取材料一、材料二中的信息)等方面分析。(2)上海港货运总量大体现在进出港物资多,这又与上海经济腹地大和城市依托有关。从交通联系角度分析,就是分析上海港通过交通方式联系广大经济发达地区。答案:(1)特点:向航道更深的水域迁移。原因:船舶大型化,吃水深度增加,货物吞吐量不断增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需要;上海市第二产业向郊区扩散,工业企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