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doc_第1页
《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doc_第2页
《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doc_第3页
《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doc_第4页
《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的1200字读后感 乾隆朝中期,有一本名曰石头记的手抄本小说,在坊间流传。凡阅读者莫不感觉耳目一新,以为是前所未有之奇书。这石头记就是后来的红楼梦。 看过一本当代小说家编写的历史小说,说乾隆朝的事儿,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书里露了一脸儿,书中的曹雪芹虽落魄却不潦倒,说不上谈笑有鸿儒,却也来往无白丁,多与官宦交游,共雅士宴饮。书中还讲道,权倾朝野的和珅和大人对红楼梦情有独钟,读的如痴如醉。至此,我心里打了一个问号:乾隆皇帝读过石头记吗?如果说乾隆皇帝没有读过此书,我觉得不太靠谱,我凭什么下此结论啊?可如果说乾隆皇帝读过这本书,以这位爷的眼神和手段,一旦嗅出了书中的“排满”或“革命”的味道,曹雪芹恐怕在劫难逃了。我左思右想了一阵儿,认为石头记这本书虽然在乾隆朝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甚广,但是知道作者是谁的人并不多,也就是曹雪芹的一二知己故交。 嘉庆初,才有一个叫袁枚的雅人披露红楼梦为江宁织造曹寅之后人曹雪芹撰写,对此,有人质疑不信。最后,经胡适之先生的考证,终于在学界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红楼梦确实为曹雪芹所著,因为曹家在祖上是阔绰过的,曹雪芹是有资格成为这本奇书的作者的。 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谁,对于读红楼梦的人来讲不是最重要的问题,读者们特别想知道的是这本奇书到底讲的是谁家的故事。在红楼梦前后,好像还没有任何一本书对读者有如此巨大的诱惑,来探究类似的问题。比如,另有一部同样著名的古典小说金瓶梅,读者们除了对干净的删节本深表遗憾和强烈不满之外,没有人整天的琢磨着:这写的是谁家的烂事儿啊?我想这大概是因为西门大官人档次太低的缘故,不就是阳谷县城里的一个土财主么?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走。可是读红楼梦就不同了。 读红楼梦的人们认为大观园是存在的,园子里发生的故事是真实的,人们揣测和臆断着红楼梦讲述的是这家或那家的故事,却都经不起严肃推敲,基本是穿凿附会,不靠谱。即便如此,读红楼梦的人们还是从书中读出了政治经济、宗教哲学、文化艺术、丧葬餐饮等等等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书中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进行特别研究的人,被人称为“红学家”。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最初读红楼梦的人们之所以感觉耳目一新,以为这是一本前古未有之奇书,原因也在于此。因为在红楼梦之前的中国小说不是这么个写法。鲁迅说它“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读鲁迅先生对红楼梦的评点,看到“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时,我眼前一花,疑惑了三下,暗道:难道先生也是这般见识?真的以为书中人物确有其人?把红楼梦当纪实小说读了?反复品读之后,才觉得谬的是自己。“真的人物”并不是“真实的人物”。倘若有读红楼梦者,真的以为书中有姓名称谓的七百三十二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某某某和谁谁谁,恭喜这位,这般的读法,迟早会成为“红学家”的! 文学作品中的“真的人物”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物”,他们虽然不是“真实的人物”,没有具体所指,但是,他们确实存活于真实的世界,这些人物就在我们身边,或许是对面的王二麻子,或许是旁边的孙大胖子,或许就是我们自己。鲁迅先生后来的阿Q正传便是塑造了这样一群“真的人物”,使得为数不少的国人以为先生文中的某人物实指自己,对号入座之后,便跳起脚来,大骂鲁迅先生丑化了自己的尊容。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值得一读的。当初父亲允许我读红楼梦是为了使我提高语文水平,父亲说: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中的极品之作,熟读之,作文不愁矣!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每与父亲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时,父亲总是摇头摆手,告诉我:小说而已,切莫为所误!直到若干年之后,我似乎才有所领悟这“切莫为所误”的含义。 林语堂有言论:在中国,一为文人,便不足为观。我觉得林先生此语言重了。我以为在中国,成为文人,不过是失足而已,尚可救药,倘若再不谨慎,不幸而成为“专家”,那可是真正的堕落了,你也就别把他们当人看了。你瞧一眼当今那些所谓的“红学家”,便是这最好的佐证,他们已经把一本好好的红楼梦连同他们自己,弄得是面目全非。 读红楼梦者,最好不要去参考任何“红学家”的研究成果或听取任何所谓专家们的诠释。“红学家”们信誓旦旦言之凿凿地告诉你大观园是谁家的园子、贾宝玉是谁家的公子、十二钗的前世今生,这是纯粹的瞎扯!倘若信以为真,便真的要为其所误了。红楼梦者,小说而已。 把红楼梦当真事儿去读去考证去研究的,是“红学家”们的读法。还有一种读法,就是直接走进大观园,去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或宝玉黛玉、或宝钗熙风、或贾政薛蟠,等等等等,谁的脑袋谁做主。 在现实中,贾政般的厌物非常之多,但在精神上,幻想着自己就是贾政的人却十分罕见;薛蟠的“女儿乐”也算作名诗了,现实中人,太多的比起薛蟠的下流有过之而无不及,却每每以风流自诩,唉,真是个,不知耻!不知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数风流人物,算红楼名模,还得看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和金陵十二钗。弱一点的自比林黛玉,虽弱不禁风但顾影自怜,总觉得自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胖一点的好比薛宝钗,肉不叫肉,那是温柔敦厚;脸上长个痦子实话有点大舌头,还有个史湘云可以说事儿呢!至于男人,雄性荷尔蒙分泌一失调,马上就当仁不让的自以为是贾宝玉转世重生了。其实,书中的贾宝玉没有这么操蛋,不是这个德行。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仿佛这是公论。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