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章第1、2节同步训练题双基巩固1.在人类发展史中,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100年是()a.16011700年 b.17011800年c.18011900年 d.19012000年2.下列关于人口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口过度增长,造成资源危机b.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质量下降c.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生态平衡失调d.人口多是好事,改造环境的力量大3.下列对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多子多福 b.儿孙满堂c.人多力量大 d.人口危机4.据历史记载,我国的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如今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增多、过度开发 b.人口大量减少c.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d.地壳运动频繁5.与人口增长较快无关的因素是()a.科学技术的发展 b.医疗水平的提高c.人的出生率超过死亡率 d.克隆技术的成熟6.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是()a.粮食问题和水资源问题 b.黄金资源问题c.矿产资源问题 d.空气质量问题7.目前世界上表现的突出问题如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其根本原因是()a.科技不够发达b.在世界范围内缺乏统一协调规划c.人口的快速增长d.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8.计划生育是指()a.每个人要有计划地进行生育b.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c.一对夫妻一定生育一个孩子d.一对夫妻只能生育一个孩子9.(2012湘潭学业考)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是()a.晚婚b.晚育c.少生d.优生10.在下列各种节约资源的措施中,我们中学生目前还不能做到的是()a.节约粮食 b.节约用水c.节约用电 d.节约用汽油11.给农田施用化肥,一般情况下不会直接引起()a.农作物缺水萎蔫 b.土壤的性质改变c.河流、湖泊水体污染 d.农作物害虫增多12.下列环境污染中主要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是()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c.固体废弃物污染 d.噪声污染13.增长的限制一书,报道了某些科学工作者用计算机模拟研究“人类的境遇”问题。设计并预测的变化曲线如下图。分析回答:(1)的激增,导致土地过度利用,结果是粮食 。(2)人口膨胀必然使自然资源。(3)人口激增,还会使加重,同时造成粮食,致使人口死亡率。14.我国南方建立的“桑基鱼塘”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典型,该模式获得了鱼、蚕、桑、沼气的全面丰收。请据图回答:(1)在该生态系统中,蚕与桑是关系。(2)鱼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3)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和的利用率。能力提升1.下列关于晚婚、晚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晚婚、晚育对于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的关键措施晚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晚婚、晚育对于个人来说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工作和学习a. b. c. d.2.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下表是甲、乙、丙三对夫妇可能的生育情况推算,你不认同的观点是()夫妇及其子孙生育情况生育年龄20岁,100年后共生育后代数生育年龄25岁,100年后共生育后代数甲均生1胎54乙均生2胎6230丙均生3胎363120a.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b.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c.通过数学推算得到的结果能深化对计划生育问题的认识d.数学推算不是事实,因此不能作为科学决策的依据3.下列说法不合适的是()a.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b.中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各种资源丰富c.我们虽然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粮食和人口仍然是处于比较薄弱的平衡之中d.在生活上应该讲究营养平衡,但更应注意节约粮食4.近二十年来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率低于世界水平,这直接说明()a.我国的人口质量提高了b.我国的人口数量下降了c.中国人具有全球生态意识和责任感d.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a.大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造成石油等化石燃料供应紧张b.大量占用耕地建设住宅,造成耕地面积锐减c.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d.大量破坏植被导致耕地退化,农作物产量不高、不稳6.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是比较脆弱的,其原因是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稳定性强生态系统组成单一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态平衡稳定性差动植物种类繁多 生态系统结构简单a. b.c. d.7.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下列关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方式中,不符合生态农业模式的是()a.投入沼气池用于发酵b.用作食用菌的培养基c.就地焚烧d.用于生产可被微生物降解的塑料8.辽宁农民在水稻田中进行养蟹实验并初获成功。插秧时,他们调整了水稻种植的行间距,留出较宽的养蟹通道,使得稻田有较长的透光时间。放养蟹苗后,稻田中的稻谷虫等多种害虫,成为螃蟹丰富的食物,而螃蟹的粪便又成为水稻的肥料,实现了稻、蟹双丰收,农民既节省了农药、化肥又生产了有机食品。(1)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已知的生物成分外,还必须有,将螃蟹的粪便和动植物的遗体变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2)研究上述高效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目的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_最有益的部分。(3)农民放养螃蟹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如何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与稳定,因为任何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5)我们吃的大米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水稻所进行的作用积累的有机物。(6)请写出该人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9.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下表是第三、四、五、六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数据表,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次数时间全国人口总数(亿)占人口百分比年增率(%)男性%女性%性别比%第三次1982.7.110.31951.5048.50106.302.10第四次1990.7.111.60051.6048.40106.601.48第五次2000.11.112.95351.6348.37106.741.07第六次2010.11.113.70551.2748.73105.200.57(1)我国人口普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历次普查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量法(2)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总数直方图。(3)1982年,我国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自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年增长率呈现逐年的趋势。(4)在我国总人口中,男女性别呈现出的特点是男性(填“多于”“等于”或“少于”)女性,请你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0.(拓展探究)淡水资源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在倡导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然而生活中常有一些细节被人们所忽略,如学校和家中自来水龙头常有不拧紧或损坏而出现的滴水现象。有的同学认为:节约用水也不在乎这一滴水。真的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来做下面的一个活动:器材:一个量筒、一块秒表步骤:(1)将自来水龙头调节到滴水状态;(2)用量筒接水,同时计时1 min;(3)记录在1 min内滴水的体积(假设为10毫升)。计算:(1)1天内的滴水量是;1年内的滴水量。(2)讨论: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我们应如何做?答案解析双基巩固1.【解析】选d。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19世纪以前人口一直在10亿以下;19世纪的100年中,人口由10亿发展到16亿;在20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几乎翻了两番。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60亿人,20世纪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100年。2.【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口与环境的关系。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生活资源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造成资源危机、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一旦人类的生存需求超过了生物圈的承载能力,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3.【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漫画的理解能力。人口的急剧增长导致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大规模、无节制地索取,从而对地球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影响。4.【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口对环境的影响。黄土高原曾经是茫茫林海,非常适合人类的生活,但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长期掠夺式地开发,破坏了植被,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如今变成了荒山秃岭。5.【解析】选d。本题考查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控制了很多种疾病,并有效提供了食物来源,人类死亡率大大降低,世界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状态。6.【解析】选a。本题考查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环境条件。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我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紧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消费不均等,还有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及人为破坏和战乱等因素,所以我们中学生要人人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并且节约粮食也可以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水是农业的命脉,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造成粮食短缺、水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的根本原因。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粮食、淡水、土地、能源问题。当前世界面临的危机也是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环境污染、不合理的开发资源等。8.【解析】选b。本题考查计划生育的概念。计划生育是指国家对人们的生育实行统一计划,通过国家指导和人民自愿相结合,做到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消灭生育上的无政府状态。计划生育的中心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9.【解析】选c。本题考查计划生育具体要求的意义。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晚婚、晚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10.【解析】选d。本题考查节约资源从自身做起。我们生活的地球资源是有限的,人口激增引发粮食短缺、水资源贫乏、土地、能源等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学生应该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粮食、水、电等资源。11.【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农田施用化肥带来的危害。给农田施用化肥,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升高,可能会使农作物缺水萎蔫;长期施用化肥,土壤板结;还会造成河流、湖泊水体污染。12.【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是指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水是农业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环境条件,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13.【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生物圈提供给人类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土地、能源等的要求不断增大,人类为了自身利益,乱占耕地,使粮食产量下降;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使自然资源的消耗加剧;工业化和城市化布局不合理,使环境污染加剧,致使人口死亡率升高。答案:(1)人口产量下降(2)消耗加剧(3)环境污染严重不足升高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桑基鱼塘”生态模式中,桑叶喂蚕,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等发酵制沼气,沼渣喂鱼,塘泥再被桑树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其中,桑与蚕是捕食关系;鱼进行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答案:(1)捕食(2)太阳能(3)物质能量能力提升1.【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晚婚、晚育方面的知识。晚婚是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晚3年及以上结婚,少生是控制人口的关键,晚婚、晚育并不代表少生,因此错误;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因此错误,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年人拿出更多时间来工作、学习,也有利于控制国家人口过快增长,因此正确。2.【解析】选d。本题是对计划生育知识的考查。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在制定计划生育的决策时可以运用数学统计学知识。通过数学推算得到的结果能深化对计划生育问题的认识。3.【解析】选b。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奇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紧缺,原因主要有人口增长和粮食生产、消费不均等,还有气候变化和土地荒漠化及人为破坏和战乱等因素,所以我们中学生要人人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并且节约粮食也可以减少粮食的种植面积,改善粮食和人口比较薄弱的平衡状态,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作用。4.【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的有效方法。人口出生直接导致人口增加,人口死亡直接导致人口减少,单位时间内人口的增长速度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降低出生率是控制人口的唯一选择,实行计划生育可以有效降低人口出生率。5.【解析】选c。本题考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a、b、d三项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c项大量种植优质杂交水稻,减少成本、增加产量,对环境无害,对人类有益。6.【解析】选b。农田生态系统中组成成分较单一,结构简单,生态平衡稳定性差;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结构复杂,生态平衡稳定性强。7.【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生态农业的优点。生态农业模式可实现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农作物秸秆中含有大量的光合作用产物,就地焚烧不仅污染大气而且浪费物质,不能充分利用能量。【生活链接】可持续发展的由来1980年,在深入研究人类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过度利用和破坏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后,国际大自然保护协会发表了世界保护战略的报告,最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具体使用并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指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和发展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和发展的能力。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由此,“可持续发展”便被全世界广为知晓。8.【解析】(1)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能量来源;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2)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其目的是使生物圈中的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太阳能的利用等。(3)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4)增大行间距使水稻的种植数量减少,但同时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养蟹后病虫害减少,所以水稻产量并没有明显减少。(5)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发测试实验室环境异常(温湿度)应急预案
-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 公司内部拍照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生粮食节约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备赛试题库150题(含答案)
- 幼儿园小班教案小班综合美丽的蝴蝶
- 公司内训师培训课件
- 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建模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 半导体芯片先进封装工艺在智能家电无线充电模块中的技术创新实践
- 地铁施工生产培训课件
-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 中医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 混合运算 北师大版 (含答案)
- 教学课件-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第二版)
- 实习证明模板(两种格式)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职能部门督导检查记录表
- 滨海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改建工程环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