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2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第1节 第1课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细胞工程第1课时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一、细胞工程的含义原理和方法_生物学和_生物学操作水平_水平或_水平目的按照人的意愿改变细胞内的_或获得_分类_细胞工程和_细胞工程细胞分子细胞细胞器遗传物质细胞产品植物动物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含义:具有某种生物_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_的潜能。2脱分化:让_的细胞,经过诱导后,失去其特有的_而转变成未分化细胞,进而形成_。3再分化:_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分化出_,进而形成完整小植株。1全部遗传信息完整生物体2已分化结构和功能愈伤组织3愈伤组织根和芽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理论基础:植物细胞的_。2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1)原理。(2)过程。3概念:在_和_条件下,将_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_、_,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1全能性2(1)愈伤组织(2)有形成层愈伤组织避光分化3无菌人工控制离体愈伤组织丛芽四、植物体细胞杂交1概念:将不同种的植物_,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_,并将其培育成_的技术。2过程。(1)制备原生质体:用_酶和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2)诱导原生质体间的融合。诱导方法:物理法(_、_、_等)和化学法(用_诱导)。完成标志:杂种细胞再生出_。(3)植物组织培养:人工培养杂种细胞,得到杂种植株。3意义:克服不同生物_的障碍。1体细胞杂种细胞新的植物体2(1)纤维素果胶原生质体(2)离心振动电激聚乙二醇(peg)细胞壁3远缘杂交不亲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b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d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解析: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所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细胞必须有完整的细胞核。答案:a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a消毒灭菌 b适宜的温度c充足的光照 d适宜的养料和激素解析:形成愈伤组织,需要在消毒灭菌条件下进行。因为只有在消毒灭菌条件下,才能保证培养出的组织、细胞避免感染,否则培养基内将长出许多霉菌,与离体细胞争夺营养与生存空间,使其不能形成愈伤组织。由于此阶段形成的是愈伤组织,并没有形成具有根、茎、叶的植物体,因此不需要光照。答案:c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长期培养,长出幼苗的过程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答案:c4植物体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a细胞膜发生融合 b产生新的细胞壁c细胞质发生融合 d细胞核发生融合解析:植物体细胞融合的过程既有细胞膜、细胞质的融合,又有细胞核的融合。典型植物细胞的最外层为细胞壁,融合前应去细胞壁,融合成功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答案:b5某兴趣小组拟用组织培养繁殖一种名贵花卉,其技术路线为“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消毒的原则是既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b在愈伤组织培养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c出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生根时,培养基通常应含萘乙酸等生长素类调节剂解析:消毒剂的使用既要杀死表面微生物,又要防止伤害组织细胞,影响组织培养;植物细胞融合是指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得到的原生质体的诱导融合,带有细胞壁的愈伤组织细胞不能诱导融合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出芽和生根都是细胞再分化的结果,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萘乙酸为生长素类似物,可诱导愈伤组织生根。答案:b6以下能说明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实验是()a扦插的月季枝条生根后长成的月季植株b用矮秆抗病小麦种子培育出的小麦植株c给去核蛙卵植入体细胞核后又发育成正常的蝌蚪d将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棉花植株解析: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分化后的细胞的后代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a项是无性生殖,b项是由种子到植物体,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c项体现的是细胞核的全能性;只有d项符合题意。答案:d71958年,美国科学工作者把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中,结果竟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此繁育过程中肯定不会出现()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复制 d染色体变异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非减数分裂。而基因重组发生于减数分裂中。答案:a8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之前,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进行原生质体间的融合,必须要进行人工诱导,如可用聚乙二醇促进原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并将该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技术。答案:d9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体只有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不同c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d植物细胞脱分化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解析:只要植物细胞含有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套基因就应具有全能性,如配子;植物体内所有体细胞均来源于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应相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细胞脱分化过程并没有发育到完整的植株,不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10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b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c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都必须通过脱分化才能形成愈伤组织d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既可对植物体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也可对生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假设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取根尖细胞离体培养形成的新植株基因型仍为aa;若取该植株花药细胞离体培养,形成的新植株的基因型为a或a。答案:d二、非选择题11美国科学家将分离得到的成熟的胡萝卜根的韧皮部细胞进行培养,由单个细胞发育成了完整的新植株,过程图解如下。回答与之有关的问题:(1)科学家所用的这种生物技术叫做_,依据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具有_性,c过程称为_。(2)通过b过程产生的愈伤组织的细胞与根的韧皮部细胞在染色体的数目上是否相同?_;细胞的形态结构是否相同?_。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全能再分化(2)相同不同12下图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中,运用了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技术,原理是_。(2)可用_对番茄和马铃薯细胞进行处理获得原生质体;诱导番茄和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的化学试剂一般用_。(3)愈伤组织常用作诱变育种的理想材料,理由是_。(4)不同物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_,用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不可能得到二者的杂种后代,而体细胞杂交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5)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除了含有一定的营养物质之外,还必须含有_,从而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分化。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时,首先要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然后用促融方法促进原生质体融合,常用的化学促融剂是聚乙二醇(peg)。愈伤组织具有旺盛的分裂增殖能力,不断进行dna复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可施加一些诱导因素,使其发生更多的变异。答案:(1)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2)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聚乙二醇(peg)(3)愈伤组织处于不断地分裂状态,容易受到培养条件的影响而产生基因突变(4)生殖隔离(5)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13下图表示通过二倍体植株甲(自花传粉植物)和植株乙培育植株a、b、c、d、e的过程,其中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株a是_倍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b的基因型为_。 (2)植株c与植株甲表现型相同的概率为_。(3)培养植株d的过程中,由离体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