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0课《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长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o传序书箴四篇第一课时随堂训练一、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 )嗜酒 ( ) 造饮辄醉( ) 短褐 ( ) 箪瓢( )黔娄( )汲 汲( ) 俦 ( ) 觞 ( ) 萧然 ( ) 琼筵 (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从弟(cn) 悄然(qio)饮马(yn)b秉烛(bn) 应届(yn) 与会(y)c独惭康乐(cn) 渐渐远去(jin) 琼筵(yn)d羽觞(shn) 口讷(n) 字帖(ti)3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大自然b序天伦之乐事 天伦:伦理、道德c开琼筵以坐花 琼筵:美玉d飞羽觞而醉月 羽觞:如羽毛般的酒器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2)不慕荣利 ( )(3)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 )(4)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 )(5)亲旧知其如此 ( )(6)造饮辄尽 ( )(7)期在必醉 ( )(8)曾不吝情去留 ( )(9)环堵萧然 ( )(10)短褐穿结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大块假我以文章。 (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 )气可以养而致 ( )称其气之小大 ( )故其文疏荡 ( )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 ( )恐遂汩没 ( )恣观终南、嵩、华之高 ( )谓女贾欺 ( )(21)尤悔既丛 ( )(22)铭而复蹈 ( )5.翻译下列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 (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5)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7)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9)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 以 文章。 (10)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11)幽赏未已,高谈转 清。 (12)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6.填空(1)陶渊明(约365年427年),一名 ,字 ,号 ,谥号 ,入刘宋后改名潜。 末期南朝宋初期 、 、 、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2)李白(701-762),字 ,号 。 代伟大的 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韵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诗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 ”。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3)苏辙(1039年1112年), 时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位于成都市西南)人。字 ,一字 ,晚年自号 。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 ,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 ”之列。(4)曾国藩(公元18111872年), 重臣,洋务派首领,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 ,字 ,号 。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作 、 主静箴谨言箴有恒箴各一首,高悬于书房内。谨言箴是五箴之一,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以“言”为纲,主张“谨言”,反对“巧言”“闲言”“夸言”“传言”“铭言”。8.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9.“五柳先生”名号来历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活的情况如何?(用原文回答)二、阅读理解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环堵萧然 ( ) 短褐穿结 ( ) 晏如也 ( ) 造饮辄尽 ( ) 兹若人之俦乎 ( )2.翻译下列句子。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本文一反传记明确交代姓名籍贯的通则,以虚写代实写,有何用意? 4.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表现在哪六个方面?概括出来。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说说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二)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萧统陶渊明集序) 注:迹:心迹,内心的真实情况。跌宕:文章富于变化。莫之与京:没有人能超过他。京,大。笃:坚定。污隆:沉浮。污,下降。隆,上升。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跌宕昭彰 ( ) 不以躬耕为耻( ) 7.萧统高度赞扬了陶渊明的创作和为人,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结合选文和你的读书积累,从其诗、其文或其人的任一角度发表见解。 (三)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 注: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参政知事:副宰相。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量:度量,气量。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不喜记人过 ( ) 是小子亦参政耶 ( )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 蒙正遽止之 ( ) 9.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a: b:11.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二o传序书箴四篇答案第一课时随堂训练 一、1. 好读书(ho)嗜酒 (sh) 造饮辄醉(zh) 短褐 (h) 箪瓢(dn)黔娄(qin lu) 汲汲(j)俦 (chu) 觞 (shn) 萧然 (xio) 琼筵 (qin)2c 3. a4.处所 羡慕 高兴的样子 过度喜欢 旧交,旧友 往,到 希望,愿望 并 周围环着四堵墙 用兽毛或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11逆旅:旅馆。12文章:指文采焕发的自然景物。13形:显现。14致:得到。15称(chn):相称。16疏荡:疏放跌宕。指文风纵横恣肆而不受约束。17自广:指开阔自己的胸襟。18汩没:沉沦,埋没。19恣:放纵,尽情。20贾欺:兜售谎言。21尤悔:过失与痛恨。22蹈:实行。5. (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3)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4)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风和阳光。(5)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6)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7)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8)天地是 万事万物的旅舍, 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9)况且温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章提供给我们。(10)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11)正以幽雅情趣欣赏着美景,高远的谈吐已更为清妙。(12)铺开盛席,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6.(1)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文学家、(2)太白,青莲居士。唐代 ,浪漫主义。“李杜”。(3)北宋,子由,同叔,颍滨遗老。散文家, “唐宋八大家”(4)晚清,子城,伯涵,涤生。立志箴居敬箴。8.b 9.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二、(一)1.清寂 有破洞 安然自若的样子 就 此 2.喜爱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要旨)。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3.突出旨趣,勾勒五柳先生不拘形迹、不慕荣利的特征,表现出五柳先生的精神风貌。 4.少言,好读书,嗜酒,脱略形迹,安于贫贱,以文自娱。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的“不慕荣利”,宁愿淡泊自处,甘于贫穷,表明了他不求宦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也表现了他对黑暗现实的厌恶,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就这一点来说,无疑具有进步的意义。但是他这样不问世事的隐居态度,也有消极避世的成分,尤其是想回到过去那种小国寡民的状态里去,更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二)6.显著 亲自 7.从陶渊明的诗歌、散文或人品的任一角度来谈均可,但必须体现平日读书积累。观点可与萧统相同,也可另有创见,但要做到自圆其说和不偏激。答案举例:其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开创田园诗派。如饮酒这首诗,名为饮酒,实则表达自己清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其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耐人寻味的佳句。其文语言晓畅,主题深刻。代表作桃花源记,其中虚构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对后世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