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10《组歌》精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0《组歌》精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10《组歌》精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组歌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2.教材分析 组歌是第二单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仍是散文诗。学习本单元,有助于是学生产生兴趣和动手模仿的愿望。 3、学情分析通过前4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基本能掌握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此文也是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散文诗的理解。二、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2、通过阅读,能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和资料,说出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2. 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1)听朗读录音,自己有感情的朗读。(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说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 自学指导: 内容: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及手中资料,圈画有效信息。 时间:3分钟 要求:读准字音、识记作者 自学检测: 1纪哈纪伯伦(18831931) 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 。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2、背景:这两篇散文诗,都是借物抒怀之作。纪伯伦生活时代的黎巴嫩是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黎巴嫩,他激进的思想和当时的政治相悖。在自己的祖国他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不得不长期旅居异国,身老他乡。然而与故土的别离,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念,冷却他炽热的赤子之情。相反,他爱之更深,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外,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寄予对祖国浓厚的爱恋之情,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3、注音炽热( ) 祷词( ) 执拗( ) 俊俏( ) 衷情( ) 馈赠( ) 憔悴( ) 真谛( ) 天穹( ) 璀璨( ) 镶嵌( )翱翔(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 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国外作家识记内容:国籍、评价、主要作品、文章写作背景学习目标二:通过阅读,能说出作者表达的情感。 自学指导: 内容:浪之歌雨之歌方法:先听读课文,然后自己朗读。 时间:5分钟 要求: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自学检测:1、 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 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n _的浪?n _的雨?2、作者借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借海浪与海岸热恋的形象,曲折表达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借雨之歌,表达诗人愿为万物付出爱心和愿为万物传递爱的信息的意愿 要点归纳:纪伯伦组歌与一般哲理诗一样, 也采用拟人化手法。在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已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结合课文内容散文诗多借助于丰富的想像和修辞,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练习: 一粒沙、一棵树、一株草、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请用第一人称,运用拟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