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doc_第1页
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doc_第2页
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doc_第3页
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doc_第4页
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复核:审核:11目录一、编制说明1二、工程概况1三、 工程地质概况1四、水文概况3五、气候气象4六、雨季安全技术措施56.1场平施工及基坑边坡防护56.2基坑排水56.3生活区、人员、设备的安全措施6七、应急预案67.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67.2防坍塌应急预案87.2.1目的87.2.2使用范围87.2.3雨季土方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87.3 防洪应急预案97.3.1 目的97.3.2 保证措施9八、突发事件处理10九、物资储备10雨季施工防洪应急预案一、编制说明每年59月份是深圳市地区的雨季,雨季早且持续时间长,降雨量较大,地表水丰富,对施工影响较大,尤其对深基坑开挖施工和隧道明挖施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及应对措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二、工程概况龙华站及站后明挖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挖深7.5m8m,龙华站及明挖段DK20+534.797DK20+660段均采用1:1放坡开挖,基坑坡面采用素喷5cm厚C20砼。站后明挖段DK20+660DK20+980段采取1:0.3放坡开挖和土钉墙支护。站前明挖段起讫里程: DK20+070DK20+357.597,全长287.597m。明挖暗埋结构形式采用双孔单线矩形结构。DK20+070DK20+222段围护结构采用土钉墙放坡开挖形式,坡开坡度10.3;DK20+300DK20+357.597范围内,采用11放挖,围护结构采用喷射50mm厚C20砼;DK20+222右DK20+300范围为既有新区大道,该段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钢支撑的形式,该段位于改建新区大道结构上,需待改建新区大道回填后施工。 新区大道改建设计范围起点是白龙路口里程K0+000,终点是红山路口里程K2+000,总长度为2km。在纵向上为避开新深圳火车站,以及横向上避开改建的平南铁路和地铁5号线的相互影响,其中,K0+300K1+500段采用隧道下沉方案,下穿新深圳火车站、地铁5号线、改建的平南铁路全长1.2Km,隧道一般结构设计,K0+300K0+460段设计为U形槽,K0+460K1+300段设计为双线双箱隧道,K1+300K1+500段设计为U形槽。隧道总宽37.4m,单箱宽16.7m,高度8.4m,顶板厚1.2m,底板厚1m ,侧墙厚1.1m,两箱室之间净宽为4m。单箱建筑限界:三车道宽度33.75m,边缘带宽0.5m,检修道宽0.75m,行车道净高5.5m。三、 工程地质概况1) 工程地质龙华站及站后明挖段位于宝安区民治村平南铁路与梅龙路交汇口之东北侧,所在地区为平地,地形略有起伏,现已经人工开挖整平,场地开阔,较为平坦,地面高程75.677.0m。西侧为梅龙路,主要为荒地,东部为民治村,场地南部为平南铁路。基坑范围内主要为粘土、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站前明挖段,场地为丘陵区,地形起伏不大,地面高程7078m。区间场地范围内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冲洪积层(Q4al+pl)、上更新统坡积层(Q3dl),残积层(Qel),下伏燕山期花岗岩(53),本场地有分布素填土,成分主要为粘土及粉质粘土,局部夹碎石,主要由花岗岩残积土回填而成,土质不均。新区大道场地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系人工堆积素填土、坡积粘土、粉质粘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表层为,素填土厚约1.0m;坡积粘土厚约0.72.8m,粉质粘土厚约1.97.7m,砾质粘性土层厚约412m;全风化花岗岩厚约2.217m;强风化花岗岩厚约3.2510.75m;中风化花岗岩厚约4.05m,微风化花岗岩厚约2.009.70m,基底位于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2)地层岩性:1素填土:主要成分为粘性土,以褐红色、褐黄色为主,次为褐灰色、灰黄色等,可塑硬塑,厚度6.70m。2素填土:主要成分粘性土,夹砂和碎石颗粒,黄褐色,硬塑坚硬,土质不均,厚度1.0m。1粘土:褐黄色,坚硬,局部含少量石英质中粗砂粒,属中高压缩性土层,厚度0.72.8m。2粉质粘土:褐黄色,坚硬,局部含少量石英质中粗砂粒,属中高压缩性土层,厚度1.97.7m。1砾质粘性土:以褐红、肉红、紫红、褐黄、灰白色为主,硬塑坚硬,含约20%30%的石英砾砂。属中高压缩性土层,层厚4.0012.00m。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体呈土夹砂状,除石英外,各种矿物均已经风化为粘粒,手捏易散,浸水易软化,具中等压缩性,厚度2.2017.00m。2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岩体呈密实砂土状和土夹碎块状,风化不均,局部夹中等风化岩块,石英成分未变,遇水易软化崩解,原岩结构可辨,具中低压缩性,厚度3.2510.75m。3中风化花岗岩:肉红色夹麻灰色,岩体呈碎块、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锤击可碎,RQD = 20%,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具极低压缩性,厚度4.05m。4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肉红色,岩质坚硬,岩体呈柱状,裂隙较发育,锤击声脆,RQD = 30%80%,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属不可压缩层,厚度2.009.70m。2强风化花岗岩:岩芯呈土夹砂砾、碎块状,长石风化成砂砾状,云母局部可见,石英成分未变,厚度2.60m。3中等风化花岗岩:岩芯呈碎块、短柱状,节理裂隙面上可见矿物风化,局部节理裂隙发育,厚度1.70m。4微风化花岗岩:岩芯呈碎块、块状。四、水文概况(1)水文地质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第四系发育孔隙水,孔隙较小;下伏花岗岩中,有裂隙水,略具承压性。孔隙水主要赋存在残积层、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花岗岩中。本次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埋深3.654.50m,水位高程71.1073.40m,水位变幅0.73.0m。地下水总的径流方向为由南向北。(2)地下水的类型、赋存、径流排泄深圳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每年5-9月为雨季。本场地地下水按赋存条件主要为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在残积层、全风化花岗岩中,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强风化及中风化花岗岩中。经勘察探明地下水位埋深3.654.50m,水位高程71.1073.40m,水位变幅0.73.0m。地下水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3)各岩土层的富水性及渗透系数初勘参考室内渗透试验,考虑不利因素,并结合地区经验综合分析确定k值。1素填土在本场地局部分布,成分以粘性土夹砂砾为主,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1m/d;1坡积粘土,混砂砾,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5m/d。2坡积粉质粘土,混砂砾,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5m/d。1砾质粘性土呈饱和状态,具弱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0.5m/d。1全风化花岗岩具中等透水性,渗透性从上向下逐渐增大,取渗透系数k=1.0m/d。2强风化花岗岩具中等透水性,建议取渗透系数k=2.0m/d。(4)地下水的腐蚀性经取水样试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表12.2.1、12.2.2、12.2.4、12.2.5-1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五、气候气象深圳市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气候季之分。具有雨热同季和降雨量随冬、夏季风的转换而变化。冬季无严寒,夏季湿热多雨,一年内有冷暖和干湿,干凉同期的特点。但降水和气温的年季变化较大,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也较多。深圳地区主要气候要素如下:(1)气温: 年平均气温22.4,1月为14.3,7月为28.3; 极端最高气温38.7; 极端最低气温0.2。(2)风向频率:常年盛行南东东风,频率17%;北北东风,频率14%;其次为东风,频率13%和东北风,频率11%;随季节和地形等不同,风向频率也不同。(3)风速: 年平均风速 2.5m/s; 极端最大风速 40 m/s (为南或南南东向台风)。(4)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33.3 mm,雨季(59月)平均降雨量 1516.1 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412mm(1964年10月12日); 年降水日数 144.7天,连续最长降水日数20天。(5)年平均气压:101.08 kPa。(6)相对湿度: 平均相对湿度 79 % ; 最小相对湿度 11 %; 最大可达 100 %;(7)年平均蒸发量:1755.4 mm。六、雨季安全技术措施6.1场平施工及基坑边坡防护(1)、土方施工时地面上设有专人指挥机械按设计坡度、深度、分段、分层开挖。在挖方作业时,严禁边壁出现超挖或者造成边壁土体松动。(2)施工场地内根据现场情况设置排水沟,场地围栏四周进行加固设置排水系统,、确保围栏的稳定。(3)土方施工中按照台阶法放坡开挖。边坡从上而下依次进行开挖,突然下雨(中到大雨)时应对正在施工的边坡进行遮盖防护,做好雨水的排泄确保边坡稳定。(4)场平内要平整设置纵、横坡,及时进行碾压。临时施工便道两侧设置40cm40cm的梯形临时排水沟。应对临时便道在雨前雨后进行修整,保障临时施工便道的正常使用。(5)、土钉支护应按设计规定的土钉间距、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射混凝土之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上层土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钉施工。(6)、基坑分层开挖的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即及时设置土钉或喷射混凝土。应尽量缩短边壁土体的裸露时间,对自稳能力差的土体应立即进行支护。(7)、为防止基坑边坡的裸露土体发生塌陷,对于易塌的土体采用以下措施:、对修整后的边壁立即喷上一层薄的砂浆或者混凝土,待凝结后再进行钻孔;、在作业面上先构筑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而后进行钻孔并设置土钉;(8)、在基坑开挖时施工现场应备有足够的遮盖物资,在施工中如有突然下雨必须对现场正在施工的边坡进行遮盖防护。(9)、实行信息化施工,严密监控。在整个开挖施工中,要紧跟边坡防护的进展,对边坡防护结构顶面水平位移及其竖向位移、基坑外地表沉降、土钉轴力和地下水位进行监测。6.2基坑排水基坑大部分处于砾质粘土层,为保证施工时基坑中地下水水位降到开挖面以下12m。整个基坑开挖施工均应严格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认真按技术规程操作,防止出现任何险情。基坑周围应设排水沟,排水沟尺寸40*40cm,距基坑边缘0.6m。基坑底面四周应设排水盲沟。但应提前作好抢险预案,防患于未然。基坑开挖施工时应重点预防以下几种险情:1)基底突涌;2)纵坡失稳,局部滑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现场备齐木材、钢材、砂袋、止水材料以备抢险急用。这些抢险材料应专物专用,不得挪作它用。发生基底突涌或边坡大量涌水涌土时,应立即停止开挖,撤出施工人员机械,严禁重型机械靠近。回填土方、砂袋进行压堵,立即堵截。并及时组织对基坑外地表进行注浆压固,减少土体坍陷,控制位移。分析原因彻底处理后才能继续开挖。纵坡失稳、局部坍塌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及时回填土方,加设支撑,并妥善做好排水。雨季时更为重要,采用塑料布遮盖土坡,对地表以砼封闭,截排地表水,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土坡加固。6.3生活区、人员、设备的安全措施(1)临建房屋、料库四周设置砖砌2035cm的排水沟,施工场地内的排水设施、生活区排水设施与地方现有的排水设施相连接,定期派人疏通排水设施确保雨季排水通畅。(2)生活房屋屋顶设置避雷针,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现场防雷装置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雷击伤害。(3)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严禁在雷雨天气时在空旷的场地内活动,在雷雨天气时要拔掉电视机室外天线,关闭电源开关,必要时切断电源。(4)对施工现场的露天电源开关要做好防水措施,并及时检查防止漏电,做到人走断电。七、应急预案7.1成立应急组织机构领导小组(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孟友利副组长:梁建华 、周明利 成员:王征日、曾凡军、叶永茂、黄开福、郑显煌、周向国、艾晓东、黄春亮、李兴鹏、苏新民项目部由项目常务副经理为第一领导人,负责防汛工作的组织和抢险工作。项目队成立现场防汛抢险突击队,汛期、台风季节工地设专人负责值班,巡守工地,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及时处理。执行现场防汛抢险责任人制度,由各项目队队长对各自管区负责。(2)对外求助部门及电话:深圳市急救中心联系电话 120深圳市消防局 联系电话 110民治应急指挥中心联系电话 81718999辖区医院 联系电话 28196620/29813200辖区供电抢修 联系电话 27747951辖区供水抢修 联系电话 27742899(3)、责任分工抢险信息传递负责人:梁建华、周明利抢险交通工具负责人:王征日、李兴鹏抢险物资设备负责人:郑显煌、黄春亮设备防雷防雨负责人:艾晓东、苏新民抢险后勤保障负责人:周向国遇险人员转移负责人:张成云、叶永茂人员医疗保障负责人:曾凡军现场治安保卫负责人:黄开福(4)、职责应急小组职责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该小组在施工过程中一直有效。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由办公室、工程部、物资部、安质部及各项目队负责人组成。应急小组负责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应急抢救物资的保障。组长职责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预案发生并实施中负责总调度指挥。组长在日常工作中负责组织方案的制定、预演和学习。带领小组成员检查方案预备物资的准备和保管情况,并在施工现场检查各种危险源,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在需要时可以责令停工整顿。办公室设置应急预案小组日常工作设在办公室,办公室设应急报告电话。7.2防坍塌应急预案7.2.1目的为了保护职工的人身安全,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抢救队员和全体职工能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迅速及时抢救伤员,最大限度降低伤亡伤害程度,最大限度阻止意外情况的进一步扩大,为此制定伤亡伤害应急响应预案。7.2.2使用范围对于开挖施工,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已经考虑到施工的安全,但为了以防万一,特制定本预案,在出现意外坍塌时即启动本预案。7.2.3雨季土方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1)安全防护要点、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渗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层挖掘,层高不宜超过1.5m。严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边开挖、边支护”,严禁超挖的原则。配合挖土机作业的人员,应在其作业半径以外工作,当挖土机停止回转并制动后,方可进入作业半径内工作。、基坑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基坑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 。、雨期施工,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排水畅通。在傍山、沿河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洪、防泥石流措施。深基坑特别是稳定差的土质边坡、顺向坡,施工方案应充分考虑雨季施工等诱发因素,提出预防措施。、土方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经常注意边坡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停止,待处理和加固后才能进行施工。、加强监控量测。监控点的布设应满足监控要求,从基坑边缘以外12倍开挖深度范围内的需要保护物体均应作为监控对象。2)预防土方坍塌的安全措施、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对未进行喷砼的基坑边坡必须立即遮盖。、挖土方应从上而下分段、逐层挖掘,严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动的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回填土方或砂袋进行压堵,并采取42小导管注浆加固边坡土体,同时应注意支护的稳定和边坡的变化。夜间土方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土钉墙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质量三级验收制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确保每道工序环节的施工质量。、实行信息化施工,加强基坑开挖时变形的施工观测,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正常施工,如有较大差异或变化,立即暂停开挖加强支护,分析原因,必要时请设计部门参加。7.3 防洪应急预案7.3.1 目的 为保证洪水期不影响施工进度,使洪水造的损失降到最小限度,我经理部针对施工的工程项目制定了如下雨季施工防洪措施。7.3.2 保证措施1、提前与气象部门联系,定期获得气象信息,掌握气象情况,特别是重大气象变化要提前预警,要掌握年、月、旬降雨趋势预报,尤其是近期预报的降雨时间和降雨量,以便安排施工。由办公室负责每天收听、收看天气预报,掌握每天的天气变化。2、作好防汛准备,并随时待命,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险情。施工方案及临时设施符合防汛要求和防汛标准。施工期间保证场内各种临时排水设施的有效畅通。雨季定期派专人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密切联系,疏通既有排水系统,疏通水沟、防止淤塞、整修道路,保持便道畅通。保证排水通畅。3、建立健全雨季施工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质量责任制等管理制度。4、雨季施工所需设备、机具、材料,均要提前考虑和准备好。5、 雨季前检查现场水泥库房排水方沟,排水坡度应不小于3,并能防止四邻地区的水流入。凡能积水的区域应填平。6、雨季前对仓库、变电室、机具料棚、食堂、宿舍等施工现场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加固处理。检查房顶是否有漏水处,如有应在雨季前修补好。7、 雨季前应检查避雷设施,并保证其性能良好。8、大雨、大风天气停止施工。9、备足防汛物资、防洪机具,安排专人保管,抢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