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葫芦河特大桥静动载试验报告1概述1.1 桥梁概况葫芦河特大桥是西部大通道包(头)北(海)线陕西境黄陵至延安段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型桥梁,该桥起点桩号K183+731.00,终点桩号为K185+199.00, 桥梁全长1468.00m,桥面纵坡为2%双向坡。 K183+731.00K184+329.114之间的桥梁位于半径R=2500.00m的左偏圆曲线上,K184+908.710K185+199.00之间的桥梁位于半径R=2500.00m的右偏圆曲线上,其余位于直线上,曲线线型由内外护栏调整。主桥上部结构为90+3160+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由上、下行的两个单箱单室箱形断面组成,箱梁根部高度9.0m,跨中梁高3.5m,其间梁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箱梁顶板厚度为0.28m,底板由跨中0.30m按二次抛物线变化为根部1.1m,箱梁顶板宽12.0m,底板宽6.5m,腹板分别为0.4m、0.6m,桥墩顶部范围内箱梁顶板厚度0.5m,底板厚1.3m,腹板厚0.8m,除桥墩顶部箱梁内设四道横隔板外,其余均不设横隔板。主桥两幅连续刚构箱梁均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各单“T”箱梁除墩顶块件外,分20对梁段,即63.0+63.5+44+44.5m进行对称悬臂浇筑,桥墩上块件长12m,中孔合拢段长2.0m,边孔现浇段长11.0m。梁段悬臂浇筑最大块件重量163.0T,挂篮自重按80t考虑,挂篮与梁端悬浇块件重量比应控制在0.5以内,中孔合拢段吊架重量控制在20T以内。主桥桥墩采用双薄壁空心桥墩。该桥采用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纵向预应力采用大吨位群锚体系。竖向预应力采用32精轧螺纹粗钢筋,设计张拉吨位540kN。所有预应力管道均采用预埋波纹管成形。全桥结构如图5-1所示。图5-1 结构示意简图1.2 设计技术标准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地震荷载:地震基本烈度6度桥面净宽:2(净10.75+0.5m防护栏)+2.0m分割带温度荷载:箱梁体系温度升降40,箱梁合拢温度取20,日照温差按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进行计算。2试验的目的和依据2.1 试验目的 通过荷载试验,掌握新建桥梁结构的工作状况,判断桥梁的实际工作状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处于正常受力状态。 通过动载试验,掌握桥梁结构的动力性能。 通过静动载试验分析和理论计算分析,对桥梁的使用承载能力及工作状况作出综合评价。 静动载试验结果还可为桥梁维护提供原始数据,指导桥梁的正确使用和养护、维修。2.2试验依据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 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 葫芦河特大桥施工设计图 国内外相关资料3静载试验内容与方法3.1 试验内容3.1.1静载试验桥跨的选取 基于下列原则:该孔(或墩)计算受力最不利;该孔(或墩)施工质量较差,缺陷较多或者病害较严重;该孔(或墩)便于搭设脚手架及设置测点或试验加载实施;并综合所了解的实际情况,初步选择左幅桥延安方向的911跨作为测试对象。3.1.2测试截面的选取综合桥梁结构(连续刚构)受力特点与技术情况,通过计算分析活载包络图(图5-2)并参考我方以往桥梁试验工作的经验,拟定以下截面作为承载能力试验的主要控制截面:第11跨剪力截面(A截面)、第11跨正弯距(B截面)、第10跨垮中截面(C截面)、第9墩顶截面(D截面)、第9跨跨中截面(E截面)、9#墩墩底截面(F截面)共计6个测试截面。主要控制截面位置见图5-3。(注:以上截面均指桥梁的左幅。)图5-2 活载弯距包络图图5-3 主要控制截面位置示意3.1.3测试项目与方法本次静载的基本测试内容如下:结构控制截面的最大挠度与变位;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或应变);支点沉降与墩台位移等;裂缝的出现与扩展,包括初始裂缝的出现,裂缝的宽度、长度、间距、位置方向和性状,以及卸载后的闭合情况。根据桥梁调查情况,综合桥梁的技术状况,增加了如下的测试内容:桥跨结构挠度沿着桥长分布;桥跨结构挠度沿着控制截面桥宽的分布;支座附近结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上述测试项目的测试通过下列方法实现:结构变形:采用百分表与精密水准仪进行测试;应变:采用美国进口的高精度、抗环境干扰能力强的振弦 式应变传感器进行测试;裂缝:采用刻度放大镜进行观测,同时布置抗裂应变测点。3.2 静载试验加载 加载原则根据桥梁需要鉴定承载能力的荷载:汽车+人群(标准荷载)、平板或者履带车(验算荷载)、需通行的重型车辆,分别计算其对控制截面产生的最不利荷载效应(内力和位移),用产生最不利荷载效应较大的荷载作为试验控制荷载。本桥的试验控制荷载为汽超-20。由于时间紧迫,该桥试验时,沥青铺装尚未完成,对其影响的考虑采用等效模拟方法:依据计算结果在每个截面加载之前,放置23辆重车来等效沥青层的作用,然后开始截面试验,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等效车辆保持不动。荷载试验应尽量采用与控制荷载相同的荷载。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采用的试验荷载与控制荷载不同,本次拟采用30T重车加载。为保证试验效果,在确定试验荷载大小与加载位置时,可以采用静力荷载试验效率控制。试验荷载效率=Sstat/S应满足:0.851.05,其中:Sstat为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S为设计标准活载作用下变位或力的计算值;为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试验加载采用分级加载的方式,共分3或4级,1级卸载。为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性,每一加载工况进行2次,如果2次实测数据相差较大,则要进行第3次加载试验。荷载试验选择在温度较为稳定的时间段进行,加载试验时间初步定在晚上10点凌晨6点。加载时间间隔必须满足结构变位达到稳定的要求,在前一级荷载阶段内结构变位相对稳定后,方可进入下一荷载阶段。同一级荷载内,结构最大变位测点在最后5分钟内的变位增量小于第一个5分钟变位增量的15,或小于量测仪器的最小分辨值时,则认为结构变位达到相对稳定。但当进行主要控制截面最大内力加载程序时,加卸载稳定时间不应该少于15分钟。在进行正式加载试验之前,先进行预加载,其目的是使结构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并检查全部观测仪器是否正常工作,试验装置的可靠性及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 试验加载安全监测试验加载过程中,实时观测结构控制截面的变位、应变,如果在未加到预计的最大试验荷载前,应力或变位提前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的容许值,应立即停止继续加载,查找原因,并对加载截面进行检查,观察是否出现裂缝及裂缝的走向和发展情况等。 加载方式试验加载采用30t重车,根据控制截面的内力影响线,用加载车布载,使控制截面的力矩与标准活载作用下的设计力矩之比达到试验荷载效率的要求。图5-4、图5-5绘制出了C截面弯距、D弯距影响线作为代表。表5-1给出了加载车辆的详细信息。图5-4 C截面弯距影响线(向上为正弯距)图5-5 D截面弯距影响线(向上为正弯距)简图5编号车辆类型前轮距a后轮距b横向轮距c前轴重后轴重总重(mm)(mm)(mm)(kN)(kN)(kN)1单桥39001800662332992双桥390013001800562332893双桥390013001800542382924单桥39001800512493005双桥390013001800682353036双桥390013001800542603147单桥39001800712373088双桥390013001800492362859双桥3900130018004825630410双桥3900130018006124030111双桥3900130018006123930012双桥3900130018005024829813双桥3900130018006424030414双桥3900130018006024530515双桥39001300180059240299 表5-1 加载车轴重与轴距 4静载试验结果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各截面试验荷载效率均在0.8561.044之间,符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报批稿)或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中0.851.05的要求。从应变角度看,在不同工况下各级试验荷载作用时各截面控制测点的实测应变与加载等级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在各级试验荷载作用下,梁体两侧平均应变沿着截面高度呈现很好的线性分布;实测的中性轴与理论相比基本一致或略有下降;应变横向增大系数,均不超过1.406,横向刚度较好;应变效验系数在0.5410.771之间,结构拥有一定的安全储备;最大相对残余应变为15.64%,大多数测点的相对残余应变较小,满足大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试验方法中小于0.2的规定。从挠度角度看,挠度基本上随着荷载效率系数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在最大一级荷载作用下,最大相对残余变位12.50左右,满足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中不大于0.2规定;中跨跨中最大挠度(横向均值)为22.6mm,小于规范中的L/600(266.7mm);各截面挠度效验系数在0.5440.808之间,小于1;跨中最大荷载下的全桥纵向挠度分布与理论基本一致,结构处于线弹性工作状态。 从裂缝监控角度看,在各测试截面以及附近混凝土受拉区尚未发现新增裂缝。5动载试验5.1 动载试验目的和内容动载试验主要用于了解桥梁整体结构的动力学特性,以判断桥梁的实际运营状况和实际承载能力。桥梁在运营过程中如果产生过大的振动,一方面会引起乘客或行人的不舒适感;另一方面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不安全感。桥梁的自振频率处在某些范围时,很容易由外载荷(包括行驶车辆、行人、地震、风载等)引起共振。通过桥梁动载试验测定桥梁动力学性能,可以对桥梁的实际动力性能、运营状况进行评价。本次动载试验测试内容主要包括桥梁自振特性测试、无障碍行车试验和跳车试验。桥梁自振特性测试是为了确定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试验采用随机环境振动方法(即脉动试验方法),在桥面无任何交通荷载以及桥址附近无规则振源的情况下,测定桥跨结构由于风荷载、地脉动、水流等随机荷载激振而引起的桥跨结构微小振动响应。无障碍行车试验是指在桥面无任何障碍的情况下,用1辆30t重车以5、10、20、30、40、50、60km/h匀速通过桥跨结构,测定桥跨结构主要控制截面测点的动应变、动挠度和横向、竖向振幅。跳车试验可以反映结构的整体工作状况,公路桥梁对桥面的平整度要求比较高,桥面不平整,会引起桥上车辆发生跳车现象,频繁的较大振幅的跳车振动对桥梁的耐久性是不利的,进行跳车试验的目的一是了解桥梁的竖向抗冲击性;目的之二是通过跳车试验,使结构激振起来,从而分析结构的振动特性。跳车试验时,1辆30t重车的后轮在测试截面处从高15cm三角垫木突然下落对桥梁产生冲击作用,激起桥梁的竖向振动。5.2 动载试验结论动载试验结果表明: 测试截面竖向振幅均小于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征求意见稿)规定的振幅限值3.0mm的要求。 实测B截面竖向弯曲为主的自振频率为2.129Hz,设计理论值为1.97Hz,两者比值为1.080,阻尼比(功率带宽法分析)为 1.762%;实测C截面竖向弯曲为主的自振频率为1.252Hz,设计理论值为1.088Hz,两者比值为1.151,阻尼比(功率带宽法分析)为 1.762%;实测E截面竖向弯曲为主的自振频率为0.732Hz,设计理论值为0.732Hz,两者比值为1.000,阻尼比(功率带宽法分析)为 1.156%;实测E截面横向向弯曲为主的自振频率为1.076Hz,设计理论值为1.025Hz,两者比值为1.050,阻尼比(功率带宽法分析)为 1.031%。根据公路桥梁承载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蓄电池供电输送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门式起重机操作证(Q2)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
- 小班认识数字题目及答案
- 消费金融算术题目及答案
- 2025玉米购销运输合同
- 线性代数题目理解及答案
- 葡萄酒保储知识培训课件
- 一堂课告别双体系小白
- 职业体验活动记录表
- DB23T 2849-2021 公共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杆体施工规范
- 主题阅读1:大自然的文字
- 电梯周期日常维护保养项目表
- (中职中专)二维动画设计软件应用完整版课件汇总全书电子教案(最新)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GB∕T 6546-2021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医学资料冠心病英文版
- 中职《机械基础》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