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成德词叠音词研究.pdf_第1页
纳兰成德词叠音词研究.pdf_第2页
纳兰成德词叠音词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dern chinese M 62 XIANDAI YUWEN 2008 10 纳兰成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 初名成德 后改 为性德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满洲正黄旗人 康熙年间 进士 历官至一等侍卫 著有 侧帽集 后更名为 饮 水集 绿水亭杂识 等 曾辑刻 通志堂经解 他 的词不但在清代文坛享有盛誉 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 也以 纳兰词 占有一席之地 由北京出版社集团和北京古籍出版社共同出版的 纳 兰成德集 共收词三百四十九阕 其中包括康熙三十年 公 元1691年 刊行的 通志堂集 中卷六至卷九所收的词三百 阕 康熙三十年秋张纯修刻的 饮水诗词集 中的四阕 光绪六年 公元1880年 许增娱园刻本 纳兰词 中的四十 阕 1937年刊行的陈乃乾编的 清名家词 第四册 通志堂 词 中的三阕 先生之友朱彝尊手迹中的一阕 2004年赵秀 亭发表的 纳兰丛话 中第九十九则中的一阕 叠音 是把同一个字或是单音节词无间隔地重复相 叠起来使用的修辞方式 是古代汉语和诗词特有的一种修 辞方式 在古诗词中使用叠音词 可以协调音调 增强语 言的节奏感 音乐感 形象性 抒情性 营造意境 增加 审美意蕴 对叠音词的范围划定和分类 语法界目前尚无 定论 本文根据单音节是否具有独立构成语素功能和单音 节与叠音后的语义是否一致两个标准 把叠音词分为叠音 单纯词和叠音合成词两类 现存三百四十九阕纳兰词作中 有一百三十三阕使用 了叠音词 涉及淅淅 细细 小小 萧萧 脈脈 年年 丝 丝 历历 漠漠 悠悠 衮衮 点点 生生 依依等等共85 个词 在这些词中既有叠音单纯词也有叠音合成词 一 纳兰词中叠音词的表现形式 纳兰词中叠音词的表现形式主要为AA式 AABB式 其 中叠音单纯词主要表现为AA式 AABB几乎不见 如 1 风淅淅 雨纤纤 难怪春愁细细添 捣练子29 2 脈脈逗菱丝 嫩水吴姬眼 生查子60 3 判得最长宵 数尽厭厭雨 生查子61 4 玉漏迢迢 梦里寒花隔玉箫 采桑子112 5 冰合大河流 茫茫一片愁 菩萨蛮136 6 斜风细雨正霏霏 画帘托蒂垂 阮郎归161 7 人杳杳 思依依 更无芳树有乌啼 鹧鸪天203 另外 纳兰词中的叠音单纯词还存在同音换用现象 同音词之间的功能区分不是很明显 如 8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采桑 子113 9 闷自剔残灯 暗雨空庭 潇潇已是不堪听 浪 淘沙191 10 凄凄入夜分 催度星前梦 卜算子 塞梦107 11 凄凄切切 惨淡黄花节 一络索151 这种现象是由叠音单纯词的性质决定的 因为叠音单 纯词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模拟声音 描写形状 相对于叠音 合成词来讲 它的意义是虚化的 在使用的时候主观随意 性又比较强 叠音合成词在纳兰词中也有运用 其主要表现形式为 AA式 AABB式 如 AA式 12 肯把离情容易看 要从容易见艰难 难抛往事 一般般 浣溪沙83 13 银蒜押帘人寂寂 玉钗敲竹信茫茫 浣溪沙84 14 多事年年二月风 剪出鹅黄缕 卜算子 咏 柳106 15 来去可匆匆 谁拟待晓钟敲破 寻芳草 萧 寺纪梦184 16 休坠玉钗惊比翼 双双 雨乡子208 17 夜来带得些儿雨 冻云一树垂垂 临江山242 AABB式 18 慽凄凄入夜分 催度星前梦 卜算子 塞梦107 19 几竿修竹三更雨 叶叶萧萧 采桑子112 20 凄凄切切 惨淡黄花节 一络索151 21 六曲屏山深院宇 日日风风雨雨 清平乐156 22 楚天魂梦与香消 青山暮暮朝朝 河渎神178 纳兰成德词叠音词研究 吕庆阳 张小芹 陈悦伟 摘 要 纳兰成德是清朝满族著名的词作家 在其三百四十九首词作中 有一百三十三首使用了叠音词 可 见叠音词对于纳兰成德词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纳兰成德 词 叠音词 odern chineseM 63 XIANDAI YUWEN 2008 10 23 正香销翠被 隔帘惊听 那又是 点点丝丝和 泪 秋水 听雨288 24 正是秋来寂寞 偏声声点点 助人离绪 疏 影 芭蕉299 二 纳兰词中叠音词的多功能性及词类特征 纳兰词中 叠音词具有多种语法功能 同一个叠音词 可以出现在句中不同的位置上 作不同的句法成分 如 25 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采 桑子 九日117 26 凉月转雕阑 萧萧木叶声干 河渎神178 27 听萧萧一剪梧桐 此日秋声重到 剪梧桐 自 度曲297 28 人生须行乐 君知否 容易两鬓萧萧 风流 子 秋郊即事300 29 滚滚长江萧萧木 送遥天 白雁哀鸣去 姜 西溟言别 赋此赠之318 30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 水调 短亭秋 红 桥怀古 和王阮亭韵100 31 莫对明月思往事 也知消减年年 临江山 孤 雁247 32 梁燕自双归 长条脉脉垂 菩萨蛮126 33 一种情深 十分心苦 脉脉背斜阳 一丛花 詠 并蒂莲259 34 脉脉此情谁得识 又道故人别去 念奴娇283 35 只彩线 香菰脉脉成千古 摸鱼儿 午日雨 眺323 纳兰三百四十九阕词作中 共使用了诸如归归 番 番 泠泠 亭亭 卿卿 渺渺 碌碌 姗姗等八十五个 词 一百七十四次 今将其列表如下 叠音 词 淅淅纤纤细细澹澹濛濛萧萧茫茫沉沉摇摇休休悄悄脈脈厭厭丝丝盈盈 次数1次2次1次3次3次18次8次2次1次1次1次7词1次4次5次 叠音 词 般般寂寂年年慽慽凄凄登登星星迢迢叶叶卿卿丁丁惜惜 懨懨 历历草草 次数1次3次10次1次3次1次2次3次1次1次1次1次2次3次2次 叠音 词 悄悄切切番番漠漠愔愔日日风风雨雨泠泠霏霏片片依依声声清清暮暮 次数1次1次1次2次1次1次1次1次1次2次2次3次4次2次1次 叠音 词 朝朝冥冥渺渺匆匆宛宛缕缕潇潇悠悠弯弯卿卿亭亭双双 更更 颾颾衮衮 次数1次2次1次3次1次1次1次5次1次1次1次1次2次2次4次 叠音 词 曲曲人人生生昔昔去去疏疏垂垂忽忽田田飘飘些些点点瑟瑟纷纷迟迟 次数1次1次1次1次1次1次2次1次1次1次1次4次1次1次1次 叠音 词 岁岁冉冉鸣鸣缓缓明明碌碌骚骚姗姗高高下下滴滴 次数1次1次1次1次1次1次1次1次1次1次1次 通过列表 我们可以将这些叠音词分为以下几类 一 名词类 该类叠音词有表示时间的 年年 日日 更更 生生 等 还有表示事物的名词 人人 云 云 风风 雨雨 星星 等 二 形容词类 这类叠音词比较多 其中叠音单纯 词有 凄凄 慽慽 盈盈 冥冥 霏霏 等 叠音合成词 有 纷纷 细细 悄悄 等 三 动词类 这类的叠音词数量不多 有 去去 垂垂 摇摇 等 四 拟声词类 该类叠音词很少 有 瑟瑟 飕飕 骚骚 等 五 副词类 该类叠音词极少 只有 匆匆 一个 六 量词类 该类叠音词数量不多 有 双双 片 片 滴滴 点点 等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 叠音词中的形容词最多 名 词 动词 副词等词类的数量相对较少 之所以出现这种 情况 主要是与它们的词类特征有关 如形容词具有描摹 性 而名词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称说和命名 无形状可描 摹 副词的意义比较虚化 主要用来表示范围 程度 情 态 语气等 三 纳兰词叠音词对主体情感表达的作用 叠音词作为纳兰词中一种独特的词汇现象 对词中主 体情感的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叠音词具有很强的形象性 运用叠音词可以使词中主 体的情感得到鲜明的表现 主体情感的产生 往往是主体 内心意识和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 而主体情 感的表现 则往往要借助于对客观物象的描写 因此对客 观物象的描写越形象 主题情感的表现越鲜明 纳兰词大 量运用叠音词来描写客观物象 收到了十分理想的艺术效 下转第88页 odern chinese M 88 XIANDAI YUWEN 2008 10 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 对网络语言的规范 不仅仅要依 靠外部因素的立法 而且要遵循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 我 们认为 网络语言应该遵循基本的语言规则 这是网络语 言向规范化语言复归 进入规范化语言范围 成为一种特 殊的日常生活用语的必经之路 三 网络语言的前景 网络语言能迅速在网上传播 跟它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 有关 网络语言也算一种 行话 也就是说只有网友才 能了解和运用网络语言 然而日常生活中 网络语言已被 年轻人运用于作文和手机短信中 实际上 网络语言已不 知不觉进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成为年轻人交流沟通的语 言 它被年轻人认为是相当形象和有趣的交流工具 并有 意识地在生活中加以传播 既然如此 时间的积累必将使网络语言在生活中使 用频率增加 部分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将被日常生活用语吸 收 由一部分人约定俗成变成社会成员约定俗成 网络语 言将成为日常生活语言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自身幽默 形 象 趣味等优点足以让约定俗成的人群范围扩大 这一过 程是社会一部分成员不自主地传播网络语言的结果 而不是 刻意地大力推广 充分显示了网络语言旺盛的生命力 遵循语言发展规律的部分网络语言被大众高频率地使 用之后 将自觉地进入约定俗成的日常生活用语体系 这 符合语言发展的趋势 由此我们认为 网络语言具有可观 的发展前景 基 金 课 题 福 建 师 范 大 学 本 科 生 课 外 科 技 计 划立项 资助项目 网络语言研究 项目编号 BKW2007050 指导老师 祝敏青教授 参考文献 1 索绪尔 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 M 上海 上海人 民出版社 2005 2 王建华 周明强 盛爱萍 现代汉语语境研究 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 周庆生 郭 熙 周洪波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上篇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6 4 张碧涌 网友问字 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5 叶蜚声 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6 6 张 弘 十大网络流行用语 评选揭晓 语言学家称不 宜大力推广 N 新京报 2004年11月26日 7 陈章太 于根元 戴庆厦 社会语言学概论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8 刘海燕 网络语言 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杨芬芳 余丽建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果 如 36 深秋绝塞谁相似 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 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 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 寂寥 采桑子 九日 117 九日 即重阳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也不例外 纳兰通过对树叶 乡路的描绘 表达了真挚的情感 悲 凉的思乡之情 纳兰词中的叠音词还具有较强的动态感 可以使词中 主体的情感得到真实的表现 主体情感的产生 既可以是主 体内心情绪 或意识 和客观事物静态化相融合的产物 亦 可以是主体意识和客观事物动态化相碰撞的结果 相比较而 言 客观事物的动态化描写对主体情绪的刺激或影响更为深 刻 而要真实地表达主体在客观事物动态化作用下产生的情 感 就需要借助具有动态感的词语 即词作中使用的语言越 具有动态感 主题情感的表达就越真实 如 37 晓寒瘦著西南月 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 宜 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 玉照斜红冷 谁唱 后庭花 现年忆 旧家 菩萨蛮125 38 闷自剔残灯 暗雨空庭 潇潇已是不堪听 那 更西风偏著意 做尽秋声 城柝已三更 欲睡还醒 薄寒中夜掩银屏 曾染戒香 消俗念 莫又多情 浪淘沙191 39 电急流光 天生薄命 有泪如潮 勉为欢谑 到底终无聊 欲谱频年离恨 言已尽 恨未曾消 凭谁 把 一天愁绪 按出琼箫 往事水迢迢 窗前月 几番空照魂销 旧欢新梦 雁 齿小红桥 最是烧灯时候 宜春髻 酒暖葡萄 凄凉煞 五枝青玉 风雨飘飘 东风齐著力 264 纳兰运用一系列具有动态化的词语 表达了作者独特 的生命体验 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主体情 感的真实 强烈 此外叠音词还具有补足音节的作用 如 太常引 自题 小照 无穷山色 无边往事 一例冷清清 中的第二个 清 字就是为了补足音节 增强词句的节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