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ppt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ppt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ppt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ppt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十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 十三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前372 前289 名轲 字子舆 邹 今山东邹城 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 文学家 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 有 亚圣 之称 二人并称 孔孟 孟子晚年退居讲学 与其门人万章 公孙丑等作 孟子 七篇 记述孟子的言行 政治主张 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其文善于说理 气势磅礴 论证严密 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南宋朱熹将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合称为 四书 本文选自 孟子 告子下 一 内容主旨这篇短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 人处于困境之中能激发斗志和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二 写作特色1 举例与说理相结合 开篇先举六个逆境成才的事例 接着归纳出 天将降大任 曾益其所不能 这一与中心论点紧密联系的观点 再引申开去 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逆境对成才的作用 最后 归纳出中心论点 论证有理有据 条理清晰 令人信服 2 善用排比 增强说理的气势 开篇列举历史人物 一组主谓句并列排比 语气强烈 节奏鲜明 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而且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一 重点字词句梳理1 通假字 1 曾益其所不能曾 通 增 增加 2 困于心衡于虑衡 通 横 梗塞 不顺 3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通 弼 辅佐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4 词类活用 1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苦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痛苦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劳累饿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饥饿 2 所以动心忍性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受惊动忍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坚忍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3 空乏其身空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受到贫困 之苦 4 行拂乱其所为乱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 乱5 重点虚词 1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将 副词 将要 2 人恒过恒 副词 常常 往往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则 连词 如果 6 特殊句式 1 舜发于畎亩之中倒装句 状语后置 2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倒装句 状语后置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7 翻译下列句子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译文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 2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内心惊动 性情坚忍 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能 3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译文 一个国家 如果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敌国外患 的威胁 国家常常会灭亡 4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这样以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 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二 课文内容探究1 根据要求填空 1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 当天将降大任时 它会先给人这样的磨难 必先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2 懂得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的道理 人们才会明白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3 文章中强调人知错后才能改正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2 开篇列举的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试比较分析 这六个人都出身卑微 农民 工匠 鱼盐贩子 犯人 隐居者 奴隶 都经过艰苦的磨炼 显露出不同于凡人的才干 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 而且都各自成就了一番事业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3 文章第2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 4 这篇短文的第1段和第2段能否互换顺序 为什么 不能 文章的论点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先谈 生 后谈 死 第1段主要是紧扣 生于忧患 的内容来论证 而第2段的中心则是谈治国之道 紧扣 死于安乐 的内容来论证 原文的这种结构对应论点内容呈现的先后顺序 或 从认知的层面上看 文章第1段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 而第2段主要从治国的角度来谈 这也符合由小到大 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 如果互换 行文的逻辑就会产生混乱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5 文章以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结尾 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 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 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 照应题目 既深化了主题 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6 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请简要说明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 先列举六个人物的事例 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 生于忧患 再采用道理论证 从国家的角度反面论证 死于安乐 7 文中孟子认为 一个国家要想避免 亡 的命运 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在国内 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 有能与本国相匹敌的敌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 重点字词句梳理 课文内容探究 8 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 强调了 逆境能成才 的观点 现在有人认为 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 你有什么看法 请举例谈谈 略 开放性试题 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结合两个观点来谈 言之成理即可 9 人生就是一次远航 有艳阳高照 也有雨雪交加 很难一帆风顺 身处逆境时 我们应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 这篇文章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示例 应以积极和乐观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