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案.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案.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案.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西安市第十二中学 韩尚辰【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阅读朝花夕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进一步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理解鲁迅的批判精神和爱国精神。 3.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来阅读经典作品,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学重点】 1.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学会运用一定的阅读方法来阅读经典作品,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学难点】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学准备】1.阅读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全部内容(三周前布置)。2.读书小组合作探究板块三中的三个问题,准备好发言内容(两周前布置)3.学生查找鲁迅的相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在朝花夕拾找自己喜欢的一段内容,准备朗读(一周前布置)。【教学方法】自主阅读法、引导法、讨论法、探究法【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序曲(新课导入)请问,老师布置的朝花夕拾都看了吗?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主体(四大板块)板块一 作品内容介绍1.作者 鲁迅(18811936年),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士大夫家庭。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华盖集且介亭杂文集等。2.题解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1928年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3.背景简介 文章基本写于1926年,当时鲁迅在北京工作,北洋军阀政府镇压进步学生,发生三一八惨案,鲁迅愤怒写下纪念刘和珍君,受到通缉,四处躲藏,后来到厦门大学任教,备受保守势力的排挤,苦闷、愤懑,正如小引中所说:“浪迹天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于是便想起了往事。4.作品介绍 朝花夕拾是鲁迅惟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一共十篇,分别是狗猫鼠阿长与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后来又加了“小引”和“后记”。板块二 读书方法指导(一)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1.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2.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3.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4.读经典作品,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二)消除与经典隔膜的方法1.文献法:可以查阅作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了解作者作品的一些情况。2.情境法:可以观看相关的影视作品,以增强直观性。3.勾连法:注意课内外学习的沟通。4.泛读法:有时代隔膜,特别难懂的地方,可进行快速浏览。5.精读法:经典作品中经典之处,深入研读精彩片段,从中得到启迪与熏陶。6.实践法:联系生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以致用。板块三 专题探究活动专题一:鲁迅的童年专题二: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专题三:鲁迅的儿童教育观念(学生分小组展示探究结果)板块四 精彩选篇朗读(学生自由朗读)画外音(链接中考)1.写“某友人失学回到故乡,又受到了排挤,只能教几个学生糊口”这一内容是哪篇文章? (范爱农)2.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先后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变化?(父亲的病让鲁迅立志学医拯救国人,藤野先生使鲁迅弃医从文。)尾声(布置作业)1.此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