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7).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7).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7).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诫子书教学设计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 张贝贝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时光而急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那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古典文学素养。2、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结合注释准确翻译与理解文言句段。3、赏析诸葛亮的妙笔文字和深刻哲理。4、积累文中警句,勉励自我勤学励志。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警句;理解文旨,品悟哲理。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理清内在逻辑层次。教学方法:诵读积累、当堂训练、自主合作、思维导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延读,知人论世导入语: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追随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宁静的高风亮节严于律己,教诲子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写给儿子的家信诫子书,去体会他慈父的浓浓关爱,智者的谆谆教诲。出示学习目标:教师简单强调。(1) 认识一种古代文体:诫体文PPT:诫体文大都含有叮嘱、规劝、告诫、教诲、命令等内容,施用对象多为子侄后辈或下属。(2) 认识一位历史名人:诸葛亮PPT:诸葛亮,中国历史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品行高洁,才学渊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认识一篇教子典范:诫子书PPT:诫子书,诸葛亮临终家训,既是作者自况一生,又是谆谆教诲儿子,堪称教子典范。环节二:识读,理解文意(一)一读,明确读音,读得字正腔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根据课下注释解决字音问题。2、教师点名,学生准确说出字音,教师强调字音,“夫”“淡泊”“遂”“淫”“庐”。3、学生起立朗读,检测其掌握效果。4、教师范读,学生感受吐字的圆润,发音的饱满。(二)二读,掌握节奏,读得韵律优美1、PPT出示以下四句重点句子,学生自由朗读2遍,尝试断句。2、点学生上讲台标注断句位置。其他学生在导学案上进行标注。A.夫/君 子 之 行,静/以 修 身,俭/以 养 德。B.非 淡 泊/无 以 明 志,非 宁 静/无 以 致 远。C.淫 慢/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则 不 能 冶 性。D.年/与 时 驰,意/与 日 去。3、教师明确答案,重点强调,学生标注在课本上,并齐读这几句话,读得节奏分明,韵律悠长而沉稳。(三)三读,知晓层次,读得感情充沛1、依据老师的板书提示,将文中的五句话分层,降低学习的难度,通晓文字的大意,进而读出诸葛亮饱含谆谆教诲的深情。2、学生分享自己的朗读心得和对文章的初步感知。3、学生配乐朗读。全体齐读,学生展示个读。(四)四读,通译全文,掌握课文大意学生活动: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大声通译全文,不懂的字词做标注,小组合作解决。1、PPT以红色标注重点字,学生自由通译全文。3、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合作译出全文。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归纳文言现象,学生及时做笔记。4、出示译文,自由朗读。(下发“助学卡片”)5、一句话概括文意:诸葛亮希望儿子修身治学要淡泊宁静,珍惜时间,最终学有所成。6、当堂检测: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子。环节三:赏读,赏析美点小组讨论,赏析诫体文“三美”的具体表现求“真”、尚“简”、善“比”第一点:内容求“真”:肺腑之言,充满哲理,现身说法,洋溢着“父欲子善”的拳拳真情。作者抓住“静”字,告诫儿子修身养德的必备条件淡泊、学习、立志、惜时。1、淡泊名利不是不作为,是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蓄势待发。如三顾茅庐后的诸葛亮一展宏图,实现治国之志。2、刻苦学习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非学无以广才,只有学习才能增长才干。3、立下志向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只有坚定的志向才能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学有所成。4、珍惜时间逝者如斯,光阴无情流逝,只有抓住年轻的每一分钟,才能不断进步。第二点:语言尚“简”:全文84字,文字简洁,形式工整,逻辑严谨,话必有用,字字珠玑。第三点:手法善“比”:运用对比手法,正反分析“静”与“躁”,直接表明正误和取舍。 小结:诫子书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环节四:背读,积累拓展1、根据老师的板书和讲解,画出本节课的思维导图。并结合思维导图中的文意理解部分,熟读成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