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暑期微训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_第1页
高三历史暑期微训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_第2页
高三历史暑期微训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_第3页
高三历史暑期微训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_第4页
高三历史暑期微训练26《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中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的发展2. 15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与媲美。”这里说的“发明”是指()a.造纸技术b.雕版印刷c.活字印刷d.装订书籍3.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发射成功,并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人类飞向太空从发射动力的角度回顾历史,绕不开()a.指南针的发明b.造纸术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印刷术的发明4.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纸币的流通火器的广泛使用指南针的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发明a.b.c.d.5.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6.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7.中国古代某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是“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更有其人格魅力凝聚于其中”。该书法家的代表作是()8.某同学在探究中国绘画发展时,发现这样一段描述:“绘画在基础上继续发展,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彼此间又互相影响、吸收、渗透,共同构成绘画的面貌。”此描述的朝代应该是()a.秦朝b.唐朝c.北宋d.清朝9.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10.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11.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在清朝,讽刺小说反少有,有名而几乎是唯一的作品,就是。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所以讽刺小说从而后,就可以谓之绝响。”其中的“”最有可能是()12.下列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照片和舞台艺术照。对梅先生所表演的艺术形式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戏曲形式b.它体现了我国戏剧善于与时俱进的优点c.它以北京地方戏为母体而成,故名京剧d.它的发展与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密不可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项目中国与西方的比较时钟近代科学革命的关键仪器就是时钟,而其灵魂是擒纵装置,过去认为是14世纪欧洲人的发明。中国在723年僧一行已制出这种装置铸铁1380年前,欧洲人还无法制造出一小块铸铁,而中国早在公元前4世纪已在工业规模上生产铸铁了天花种痘法葛洪于公元300年最早记载了天花这种疾病,中国在1 000年已经发明天花预防接种。19世纪初,欧洲人才发现牛痘苗可安全预防天花摘编自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周礼天官冢宰中记载有掌医之政令的医师,周礼春官宗伯中有掌握历法工作的冯相氏,有掌握观测天象和占星术的保章氏后世的历朝历代,都在国家机构中设立有类似的科学技术机构和职能部门。官办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算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其掌握者多是与之有关的衙门。李时珍不恋富贵,曾辞去太医院院判一职临终之时,还嘱咐后人将其刚刚完成的巨作本草纲目献给朝廷。摘编自丁海斌陈凡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4期李约瑟现象的“官科技”解读材料三乾隆末年,浙东学者章学诚就对烦琐考据提出中肯批评:“近日学者风气,徵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蚕食桑叶而不能抽丝。”他认为“君子之学术”应当能“持世而救偏”所谓“学业,将以经世也”。陈国庆晚清社会与文化材料四梁启超认为,国人对于科学抱有不正确的态度,除了受传统的“道器”观影响而轻视科学外,便是“把科学看得太呆太窄了”梁认为:“科学所要给我们的,就争一个真字,中国文化正因缺乏此种科学精神。”郑师渠梁启超的科学观(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据材料二说明其主要原因。(12分)(2)材料三、四反映了我国“科学”领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些变化。(14分)14.近日“七朝古都”开封决定将开封老城改造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以宋代文化为主题的人文休闲旅游城市,重现北宋“汴京”时期盛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前人的一些记录中,我们可以领略北宋鼎盛时期的汴京的繁华。“人来客往,买卖兴旺。”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你看不到唐时长安那堂皇气派的王者风范,但市民之忙忙碌碌,力夫之竞竞营营,店铺之财源滚滚,车马之喧嚣过市,文士之风流神韵,建筑之鳞次栉比,街衙之热闹非凡,绝对是唐朝的长安、洛阳见不到的繁荣发达景象。材料二美国历史学家墨菲说:“在很多方面,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年代。后来的世世代代历史学家批评它,是因为它未能顶住异族入侵,而终于被他们痛恨的蒙古人打垮。但宋朝却从960年存在到1279年,长于三百年的平均朝代寿命。”他认为“宋朝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材料三日本科学史学家薮内清认为:“北宋时代儒学方面兴起了后来被称作宋学或朱子学的新儒学。”新儒学讲究由心而发,格物致知,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宋徽宗赵佶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鼎盛时期汴京的城市商业繁华的主要表现。(10分)(2)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宋朝“完全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至少四例)(8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北宋新儒学的兴起对宋代文学艺术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纸的应用带来的影响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使后人发明了成语“信口雌黄”“口中雌黄”,由此可见文化的发展与纸的应用有关。故选d。2.【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题干中“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反映出书籍的价格下降,与价格下降有关的是造纸术和印刷术,15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3.【解析】选c。“发射动力”是关键信息,只有火药发明与此有关,故选c。4.【解析】选a。本题考查古代科技。从材料信息可知,黄仁宇盛赞宋代的物质文化。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发明,不属于宋代的物质文化。因此选a。5.【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说明中国科技发明已经出现,但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没有形成近代科技。其余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加固训练】清代学者黄百家反思中国传统科学理论时写道:“若太极,若阴阳可任人之诬捏,吾不敢致问,以无所证对也。”可见,他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理论()a.没有完整体系,支离破碎b.具有模糊性,无法证伪c.专制束缚严重,缺乏学术自由d.过分崇拜权威,不敢超越【解析】选b。材料中“可任人之诬捏”即可判断具有模糊性,而不是专制束缚、崇拜权威;从材料“以无所证对也”可知为无法印证真伪,选择b。6.【解题提示】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解读能力。关键信息: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解析】选d。a“八大篆书字体”说法错误;b题干没有反映出来;c“汉代”说法错误;d对材料的解释是正确的,选d。7.【解析】选c。材料所说的书法家是颜真卿,其代表作是多宝塔碑,故选c。8.【解析】选c。宋代由于农工商贸易的发展和士大夫阶层的进一步壮大,各种绘画形式繁荣,自成体系并彼此间影响、渗透,构成宋代绘画丰富多彩的面貌,这一融合渗透过程需要一种宽松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故c正确。9.【解析】选b。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注重写意的文人画,是艺术家感情的流露,二是注重写实的宫廷画、民间风俗画等。b中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风俗画明显地反映了商业发达、城市繁荣的时代特征。【加固训练】明清之际,中国画发展中出现的新特点是()a.绘画进入自觉阶段b.风俗画的兴盛c.西洋绘画的传入d.文人画的兴起【解析】选c。关键信息:“明清之际”,结合所学知识,绘画进入自觉阶段是在南北朝,风俗画兴盛于宋代,文人画的兴起是在唐代,故选c。10.【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作品是元散曲。b是诗经的特点,排除;c是诗歌的特点,排除;d是婉约派词的特点。11.【解析】选c。关键信息:清朝、讽刺小说、旨微而语婉。解答本题应从时间信息与小说特点两个方面分析。从时间上看,封神演义三言二拍为明代小说,a、b排除;c、d都是清代小说,但聊斋志异是志异鬼怪故事,不符合题意,儒林外史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正确。【名师指津】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1)明清时代,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的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这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2)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的个性解放,自由观念增强,传统的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小说在语言的使用、故事性等方面具有满足市民阶层愿望的独到优势。12.【解析】选c。京剧是由徽调融合汉腔、秦腔等形成的新的戏曲形式,不是北京的地方戏。13.【解析】第(1)题,从表格中可知中国在实用科技方面领先于西方,分析原因注意从制度保障、政府重视及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等角度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三、四找出其中的变化,评价注意从原因、概况、影响等方面展开。答案:(1)历史现象:18世纪前,在实用科技方面,中国领先于西方。(6分)主要原因:制度的保障;古代中国政府的重视与推广;古代中国文人的献身精神。(6分)(2)变化:从传统的“经世致用”到对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引进;从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到初步实现“科学体制化”。(6分)评价:原因: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近代西方先进文化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等。(4分)概况:表明中国对西方科学认识的逐渐深入。(2分)影响:推进了中国各个层面的现代化进程。(2分)14.【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提取出“处处各有茶坊、酒肆、面店、果子、彩帛、绒线、香烛、油酱、食米、下饭鱼肉鲞腊等铺”等有效信息,并运用宋朝商业出现的新发展等相关知识回答。第(2)题从宋代影响世界的科技方面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