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测试题 (新版)苏教版(1).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测试题 (新版)苏教版(1).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十七 记承天寺夜游同步测试题 (新版)苏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八 始终眷恋着祖国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欣然起行 ( )(2)念无与乐者 ( )(3)遂至承天寺 ( )(4)相与步于中庭 (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译文:_(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译文:_4.名句积累。(1)庭下如积水空明,_,_。(2)作者抒发自己感受的句子是:_?_?_。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答:_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怀民亦未寝 ( )(2)相与步于中庭 ( )(3)寻张怀民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8.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9.文章第1段记叙了_,第2段描写了_,第3段抒发了作者_。 10.文章第3段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受?答:_三、美文品析 (2011临沂中考)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选段,完成1114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两则)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月色入户 户:_(2)盖竹柏影也 盖:_(3)止午、未、申三时 止:_(4)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工:_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译文:_(2)安可为俗士道哉!译文:_13.【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1)写月语句:_(2)描写方法:_14.【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答:_答案解析1.答案:(1)愉快、高兴的样子 (2)想到 (3)于是,就 (4)一起2.【解析】选d。a项中应为“遂/至承天寺”;b项中应为“相与/步于中庭”;c项中应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答案:(1)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4.答案:(1)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5.【解析】选a。两文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本文表达作者遭贬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小石潭记中则流露作者被贬后的孤凄之情。6.答案:用比喻来描写夜色。把月光比做积水,把月下竹柏影比做藻荇交横。7.答案:(1)睡觉 (2)散步 (3)找 (4)只是,不过8.答案: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啊。9.答案:夜游的过程 月色和树影 夜游时的感受10.答案:作者在被贬谪期间内心感到不满,随着对美好的月色的欣赏,痛苦也得以暂时排遣。11.答案:(1)门户 (2)原来 (3)仅仅,只是 (4)美妙12.【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回答时应将重点词语“但”“闲人”“耳”“安”“道”“哉”的词义准确译出。答案:(1)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2)怎么能够对那些忙于功名利禄的人述说呢!13.【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写法的理解。描写月色的句子不难找出,写法上要从运用的描写方法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来思考作答。答案:(1)【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2)【甲】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比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乙】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14.答案:【甲】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乙】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附【乙】【译文】然而杭州人游览西湖,却仅在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之间。其实湖光翠绿之美,山岚颜色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