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临沂第十八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a版说明:1.命题范围为文化生活16课;2.试卷满分为110分,第34题为附加题。一、选择题(60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指科学知识或受教育的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 b c d2近几年,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个观点肯定了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3.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经济”、“高科技”时,将文化渗透于其中,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体现了a.国际文化交流中充满霸权主义色彩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强弱优劣之分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巨大作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文化对社会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化的影响既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也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a b c d5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告诉我们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反对外来文化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6 中国人喜欢喝茶,并衍生出特有的“茶文化”。“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这说明()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青年学生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健康的文化活动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7.2013年6月10日,随着“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耀眼光芒,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民族奋进的精神火炬,化作我们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正激励着亿万人民昂然踏上民族复兴伟业新的征程。这表明()a.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优秀文化能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8.“亲!欢迎来到xx中学哦!”这是某中学的学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迎接新生。不仅如此,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9. 华裔“虎妈”、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采用中国传统方式培养女儿,要求每科成绩必须拿a、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两个女儿举手投足彬彬有礼,门门功课皆“a”,姐姐14岁就进入世界音乐的圣殿-卡内基音乐大厅演奏,妹妹12岁就成为耶鲁青年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个性,是残忍的、不成功的。产生这种差异的文化原因是()a.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西方国家大多是发达国家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中西方的交往行为产生了差异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对子女教育问题上认识和思维方式不同d.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就应当积极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回答1011题。10文化活动对人的影响()a总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 b总是消极的、起阻碍作用的c一般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 d或大或小,或有或无11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怀着回报社会的信念,放弃读公费研究生的机会,坚持在贵州支教,而且不要一分钱工资。这表明()a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会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持久的影响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决定着人的终身发展c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d人们在实践中一定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2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法西斯文化影响下,日本、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对外实行军事扩张的道路。二战后,德国对法西斯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崇尚民主平等和睦的文化,从此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包括犹太人民的尊重,促进了欧洲的繁荣和发展。而日本虽然在战后也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法西斯文化的清算不彻底,否认侵略历史,给东亚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制造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道路 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进步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有其特点abcd13“海上明月共潮生,千里相思随云去,遥寄祝福千万缕,化作清风入梦里。”一则中秋祝福短信表明了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a b c d148月30日,2013年欧洲遗产日正式启动仪式将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举行。之所以设立文化遗产日,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 c d15中国的舞龙、西班牙的斗牛、巴西的桑巴舞等表明文化的表现形式具有民族性 多样性 交融性 继承性a b c d16“在和西方人打交道时,别动不动就一脸羡慕的样子,一厢情愿地去套近乎,还是要培养一下自己的文化优越感。”这种观点a错误,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b错误,违背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正确,看到了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d片面,不懂得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172013年7月4日,“中国文化年”在俄罗斯开幕。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实力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吸收各国文化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18.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商家适时地推出了富有英国文化气息的奥运纪念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欣赏、购买这些奥运纪念品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英国文化的理解。这说明()商业贸易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文化因交流而传播a. b. c. d.19.进入2012年,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再一次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a. b. c. d.20.雷锋精神激励了几代中国人,并传播到世界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这体现了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源于实践,引导实践的发展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文化环境a b c d21.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容易产生偏见,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变迁。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承认各国文化有优劣之分 要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a b c d22.2013年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4周年的日子。孔子的思想智慧、人格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而是随着历史变革和进步不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23.对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 d.文化具有继承性24.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属于( )守旧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a b c d25.一部由真人故事改编、以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为背景的影片肤色在英国上映,受到各方好评。该片导演介绍说,任何国家的任何人都可能从影片讲述的故事中找到或多或少内心的共鸣。这表明文化创新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大众传媒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26.电影惊天动地真实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在创作拍摄上注重运用国际上灾难大片的一些基本元素。同时,为了营造视听效果,把传统特技和数字高科技进行了有机结合,使这部影片有了比较完美的艺术和技术的精彩呈现。这说明文化形态的更替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现代高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a. b c. d27从这两幅艺术化的中国汉字成语,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通过图片可以看出a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b汉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c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d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28由于各地语言的差别等,我国诞生了昆、京、川、豫、晋、湘、沪、扬、淮、越等剧种以及山东快书、天津三句半、河南坠子、苏州评弹、扬州评话、东北二人转以及南京白局、南京评话等曲种。这主要说明()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异彩纷呈29.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a. b. c. d.30.中华世纪坛序写道:朗朗乾坤,堂堂中华。高龄五千岁,繁衍百亿人。铁肩挑五岳,巨手开三峡。腰环万里长城,脚跨九曲黄河。高擎文明圣火,穿越世纪风云。火熊熊薪传百代,光灿灿彪炳千秋。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下列选项中对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理解正确的是()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能吸收借鉴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能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和睦相处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a.b.c.d.临沂第十八中学高二月考政治试题(2013.10)说明:1.命题范围为文化生活16课;2.试卷满分为110分,第34题为附加题。二、非选择题(40分)31(10分)今天,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为此,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文化艺术节、运动会、书画展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同时学校还要求各年级各班级必须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学校通过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还促进了同学们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10分)32(10分)“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面子”文化的认识。(10分)33.(20分)莫言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写作内容根植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莫言作品文学技巧却师承西方大师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如他在红高粱中几乎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顺序与情节逻辑,把整个故事讲述得非常自由散漫。我们不妨这样理解,莫言的作品是吸收和继承的结晶。莫言的成功,再次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正确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莫言是如何成功的。(12分)(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8分)附加题:(10分)34(10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的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发扬光大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0分)临沂第十八中学高二月考政治试题(2013.10)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60分)1b【解析】文化是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可见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我们所讲的文化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见也符合题意。2.a【解析】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为推动“汉语热”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b、c、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a。3.b【解析】国际文化交流并不总是霸权主义的,a项错误;c项说法违反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是错误观点;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进行文化渗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是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一种表现,故选b项。4.d【解析】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其反作用具有两重性,错误,排除。5.a【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材料表明西方文化产业在世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警示我们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对外来文化不能一概排斥,b说法错误。经济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c项说法错误。经济决定文化,而不是二者相互决定,d项说法错误。6a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由“喜欢喝茶衍生出茶文化”可知符合题意。说法太绝对,青年学生并非都要主动接受“茶文化”的熏陶。由“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发扬传统美德、展示文化艺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可知符合题意。故选a。7.b【解析】载人航天精神已化作强大动力,对亿万人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b项应选。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8.b【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非强制的,但是,人们完全可以主动地接受先进文化的影响,a、d两项观点错误。c项观点不符合题意。9.c【解析】本题考查产生差异的文化原因,a项不选;b、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10. c【解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面性,a、b的表述都是片面的。文化时时刻刻都影响着人,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大小之分,但不存在有无之分,认为“或有或无”的观点是错误的。因此,本题应当选c。11.a【解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b夸大了“三观”的作用,错误。c表述错误,因为只有正确的“三观”才会起促进作用。d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a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12.d【解析】材料说明文化影响民族和国家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选d。13.d【解析】节日祝福短信是信息时代人们表达民族情感、展示民族文化的方式,透过民族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不合题意。14. c【解析】本题考查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指的是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不是可再生资源,观点错误。15. c【解析】各民族的文化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各自的文化个性,正确;文化交融性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说的,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具有继承性,但材料不能体现。16. c【解析】观点强调要重视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a、b、d三项认识错误。17. a【解析】对待外来文化要借鉴其有益成果,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因此b、c、d三项的观点都是错误的,a项观点是正确的。18c【解析】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排除。与题意不符。购买带有文化气息的纪念品,能够加深对英国文化的理解,说明了。19.d【解析】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途径,而不是手段,故错误;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既体现大众传媒对人的影响,又体现出教育的影响,故正确。20.b【解析】雷锋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上多个国家,被称赞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实践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材料也未涉及特定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不符合题意。21.a【解析】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必须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错误,没有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能将其他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同等对待,说法错误。26. c【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形态的更替,观点错误;文化创新的动力是社会实践的发展,观点错误。27.c 【解析】a项和b项均不准确,因为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项与题意不符。28.c【解析】题干表明了我国的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这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故只有c项符合题意。29.d【解析】藏族人民群众的作品格萨尔王传流传千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故正确;而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党和政府需要抢救并整理,保护中华文化的瑰宝。故正确,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30.a【解析】中华世纪坛序内容表明中华文化的一脉相传、连绵不绝。当然重要原因在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本题立足重点概念的辨识,来提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能力。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及意义,教材有明确的表述。中“各种文化”说法不对,应该是吸收“优秀成分”,此题肢排除。的定位是中华文化中“科学技术”的地位,应排除。二、非选择题(40分)3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强加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3分)(2)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2分)(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2分)(4)不同文化对人影响不同,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健康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分)32(1)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人际交往中的面子文化,在增进情感、促进交流、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分) (2)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变迁可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我国当前社会财富还不丰富,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仍需大量进口粮食,面子消费会造成大量浪费,妨碍社会健康发展。(2分) (3)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购房合同解除及终止条件
- 海运货物保险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专业遴选测试题及答案
- 边城课件课教学设计
- 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课件
- 消防安全服务培训班通知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海藻酸锂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飞行安全监测技术创新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真空阀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毛绒布料玩具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第二单元第二节元素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 有组织科研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机制研究
- 突发传染病疫情应急
- 护理人员中医技术使用手册(2024版)
- 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措施及预案
- Unit 1 My school-A Let's Spell(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楼层瓷砖脱落施工方案
- 《节水型高校评价标准》
- GB/T 31771-2024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
- 哮喘治疗原理及方法
- 《植物的组织培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