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题 语 文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本节所选的材料跟论语中其他章节一样,不止是记录孔子的思想,而且把孔子的声气口吻表现得栩栩如生。b. 老子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位低头深思的哲人,他的话不多,却总是那么新颖独特、面目一新。c. 朝生暮死、春生夏死或者夏生秋死的虫,跟那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的冥灵,以及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无疑是不可相提并论的。d. 在常人眼中,“天下”是最尊贵的东西,而在庄子及其后学眼中,生命的价值才是不相上下的。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孔子强调富而可求和不可求的分界,就是要促使人们省察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是否合乎道义。b. 孟子讲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不仅是讥讽逃兵,而是说明梁惠王的政治跟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c. 庄子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d. 墨子认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一点儿都不难,关键是统治者要把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付诸实践为关键。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段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是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书写。即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模式。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吏发表的文字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尺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距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从作用上看,论语既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救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救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简单,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学问,这也可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编辑流传小史)6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是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所以称作“经”。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作“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b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d急救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8根据原文,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以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做“经”。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做经书也是一个原因。c论语的内容本来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安 危韩非子安术有七,危道有六。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以动则胜,以静则安。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小人少而君子多。故社稷常立,国家久安。奔车之上无仲尼,覆舟之下无伯夷。故号令者,国之舟车也。安则智廉生,危则争鄙起。故安国之法,若饥而食,寒而衣,不令而自然也。先王寄理于竹帛,其道顺,故后世服。今使人去饥寒,虽贲、育不能行;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无有,则轻法。法所以为国也,而轻之,则功不立,名不成。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以刀刺骨;圣人之救危国也,以忠拂耳。刺骨,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故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故甚病之人利在忍痛,猛毅之君以福拂耳。忍痛,故扁鹊尽巧;拂耳,则子胥不失。寿安之术也。病而不忍痛,则失扁鹊之巧;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如此,长利不远垂,功名不久立。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不权其力而有田成,而幸其身尽如比干,故国不得一安。废尧、舜而立桀、纣,则人不得乐所长而忧所短。失所长,则国家无功;守所短,则民不乐生。以无功御不乐生,不可行于齐民。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上空虚于国,内不充满于名实,故臣得夺主。杀天子也,而无是非;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诛于无罪,使伛以天性剖背。以诈伪为是,天性为非,小得胜大。明主坚内,故不外失。失之近而不亡于远者无有。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使殷不遗于朝,则周不敢望秋毫于境。而况敢易位乎?明主之道忠法,其法忠心,故临之而法,去之而思。尧无胶漆之约于当世而道行,舜无置锥之地于后世而德结。能立道于往古而垂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韩非子说林下第二十三)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治世使人乐生于为是,爱身于为非 爱:喜欢b. 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 幸:希望c. 故齐万乘也,而名实不称 称:相称d.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 遗:丢失的东西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使谗谀以诈伪为贵使伛以天性剖背b. 废自然,虽顺道而不立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c. 强勇之所不能行,则上不能安尽如比干,则上不失,下不亡d. 闻古扁鹊之治其病也是幸殷人之尽如比干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论证“国不得安”的一组是( ) 使天下皆极智能于仪表,尽力于权衡 上以无厌责已尽,则下对“无有” 危而不拂耳,则失圣人之意 人主不自刻以尧而责人臣以子胥 赏于无功,使谗谀以诈伪为贵 故周之夺殷也,拾遗于庭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在狂奔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b. 国君要是不停地去搜刮民众,民众就会说再也没有了,民众要是一无所有了,也就自然会轻视国家的法令。c. 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因此,有时弱国也可以战胜强国,小国也可以战胜大国。d. 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所以,成为明君不需要制订什么法令。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如此,则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5分)(2) 能立道于往古而垂德于万世者之谓明主。(5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4分)(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子曰:“人而无信, 。”(论语为政)(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论语)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4)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五、(12分)16.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1) 请简要概括“君子”和“小人”的区别。(2分)(2) 从子路与孔子的对答中,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孔子形象?(2分)18. 将下面五个句子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前后语意连贯。(2分)在儒家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 , , , , 。 既有论语,则有孟子。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 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 a b c d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古典之殇(节选)王开岭每个词语本身,无不包藏着巨大的文化、民俗、生态、历史、生物学信息。那“蒹葭”、“涟漪”、“鹿鸣”、“雎鸠”、“鹤唳”、“猿声”、“虎啸”、“莺啼”、“青山”、“白水”不仅代表一种草本或动物,更指向一种生态文化、一种自然的繁蕤和物种的丰盛,包含丰富的美学含量和社会学信息。她让今人在欣赏一部美好的自然经典的同时,更对我们今天的生态有一种对比、检验和校正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古典文学给我们矗起了一座纪念碑。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 ! 一座刻有灭绝物象的冰冷的青苔之碑!我不知道老师们在沉醉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当儿,有没有升起过一丝隐隐伤感和悲情?有没有把一份疼痛悄悄传递给台下的孩子?如果有,如果能把这粒“痛”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那我要替我们的教育和家长感到庆幸,要为这位老师鼓掌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 !因为在未来,这粒小小的“痛”或许会生出郁郁葱葱的“良知”来如果老师尚做不到这一点,如果那“忧郁”和“哀怨”率先闪现在孩子的眼神里,那老师也应立即醒悟,并亲切地鼓励这“忧郁”(千万不要施加“消极”“脆弱”之类的粗暴评语)。要知道,这“忧郁”是多么的美!她包含一种多么美好的生命看法和价值判断。我相信,携带这支“疫苗”的孩子,多少年后,当面对一片将被砍伐的森林、一条将被推土机铲平的古街时,当人们被囚禁在钢筋混凝土牢房里不能凝视明亮的星辰时,当人们被莫名的工业尘埃所吞噬时,至少一丝心痛和迟疑总是有的吧!这就有救了,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 而它的源头,或许正是当年的那一节课、那一支无声的“疫苗”!其实,又何止语文课!地理、音乐、美术、哲学、生物、历史哪个不包含着丰饶的自然信息和生命审美?哪个不蕴藏着比僵硬的字根、词条、年代、人名、事件、“中心思想”更辽阔的人文资源和精神含量?关键看你能否感受到那些信息,并有力地展示和传递那些信息这些细节和感受,这样的联想与发言,为什么没有进入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不能种进孩子们的心里?难道不比空洞的广告宣传更感人更有力?如果连最日常最初级的人文课堂都无法让孩子矗起“热爱自然”“尊重生命”“保护动物”的信仰,当他们进入成人序列后,那些所谓的环保宣传和口号标语又有什么用呢?影响一个人终生价值观的,一定是童年的记忆和生命印象那些最早深深感动过心灵的细节!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大多停留在了概念说教和灌输上,而在最重要的“审美”和“感动”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好的教育,一定来源于“感动”生命美学的“震颤”和“流泪”!19. 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她是丰碑,但更是殇碑!”?(4分)答:(1)说“她是丰碑”是因为_。(2分)(2)说“更是殇碑”是因为_。(2分)20第段中,作者为什么认为率先在孩子们眼神里闪现的“忧郁”是一种美?(2分)21. 第段中谈到“最终阻止无知与粗鲁的,或许正是那一丝迟疑和心痛”,从全文看,作者谈到的现代社会的“无知与粗暴”有哪些?(6分)22. 第段中,作者说:“感谢他为孩子接种了一支珍贵的精神疫苗!”请通览全文作答,探究“精神疫苗”的具体含义。(6分)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要求:(1) 文体自选;(2) 题目自拟;(3) 不少于800字;(4)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调研考试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二、(9分,每小题3分)6 c(无中生有,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之“经”有关系。)7 b(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8 c(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三、(12分,每小题3分)9. a(怜惜,爱惜。)10. a(a项前一“以”字,介词,表凭借,靠;后一“以”字,介词,表原因,因为。)11. c(是使国家久安的论据;是论证的结果。)12. d(举这个例子是说要重德,不是为了证明不需要制订法令。)四、(24分)13. (1) 像这样的话,君主就无法役使臣下,臣下就无法侍奉君主。(采分点:“则、无以、使、事”各1分,大意1分)(2) 能够把古代尧舜作为榜样来确定治国原则,并把恩德永久留传给后代的君主,就叫做英明的君主。(采分点:“立道、于、谓、”各1分,句式(状语后置)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使国家安定的方法有七种,使国家危乱的途径有六种。假使天下人都能在法令范围内充分发挥智慧和才能,在法令范围内竭尽力量,用来打仗就能取胜,用来治国就能安定。太平社会使人乐于生存去干好事,爱惜身体不做坏事,小人少而君子多。所以江山长存,国家久安。在狂跑的车子上不会产生孔子那样的智者,在倒扣的船只下不会产生伯夷那样的廉者。所以法令就是国家的船和车,平安时智慧和清廉的人才能出现,危乱时争夺和贪鄙的人就会蜂起。所以给国家带来安定的法律,像饿了要吃饭、冷了要穿衣一样,是不用命令而自然需要的。先王把法令书写在竹帛上,它的道理顺应了客观规律,所以后人都能信服。如果让人们去掉饥寒时吃饭穿衣的自然需要,即使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做不到;违背客观规律,即使沿用先王之道也行不通。强制人们去做勇士也做不到的事,君主就得不到安宁。君主以永不满足的贪欲去搜刮已被搜刮尽的民众,民众就会回答说“再也没有了”;民众一无所有,就会轻视法令。法令是用来治国的,一旦被轻视了,君主的功业就不能建立,名声就不能获得。听说古代名医扁鹊疗治疾病时,插入刺骨的刀子;圣人挽救危国时,进献逆耳的忠言。刀子刺骨,所以身上一时疼痛,自己却能得到长远好处;忠言逆耳,所以心里暂且难受,国家却能得到长远利益。因此,危重病人从疼痛中得到好处,勇猛刚毅的君主为得福不怕进言的逆耳。病人忍住疼痛,所以扁鹊能竭尽技巧;君主不怕进言的逆耳,就不会失去伍子胥那样的忠臣,这是长治久安的方法。生病了却不能忍住疼痛,扁鹊的技巧就无法施展;危险了却害怕进言的逆耳,圣人的忠心就无法进献。这样一来,长远利益就不能传留后世,功名就不能永久建立。君主不要求自己像尧,却要求臣下都像伍子胥,这好比巴望殷人都像忠直的比干那样,都像比干那样,君主自然就不会有什么过失,臣下自然不会背弃君主。君主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下面又有田成子那样图谋篡权的臣子,还要巴望他们都像比干,所以国家得不到一点安宁。假如圣君被废,暴君得立,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发挥长处,却要时常为短处所忧虑。失掉了长处,国家就建不起功业;拘束在短处里,民众就不再乐于生存。用没有功业的国君驾驭不乐于生存的民众,这在全国百姓中是行不通的。像这样的话,君主就无法役使臣下,臣下就无法侍奉君主。国家的安危在于君主能否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强弱。国家的存亡在于君主是徒有虚名还是握有实权,而不在于臣属的多少。所以,齐国是大国,但由于名不副实,君主在国内被架空了,名位和实权都已旁落,所以臣下得以篡夺君位。桀是天子,但没有是非观念;对无功的人给予奖赏,使阿谀奉承的人凭着欺诈手段得以尊贵起来;对无辜的人横加刑戮,使驼背的人因为先天不足而被剖背。把欺诈当成正确的,把天生缺陷当成错误的,所以小商得以战胜大夏。明君巩固内部政权,所以不会被别国所灭亡。如果国家内部治理得不好,却又不被别国所灭亡的,从来不曾有过。所以周朝夺取殷朝的政权,就像在庭院内捡到别人的东西一样容易。假使殷不在朝廷上丢失了什么,那么周人连殷境内的一根毫毛也不敢觊觎,何况敢于改变君位呢?明君的治国原则是适合法制的,这种法制适合民心。所以,贯彻法制,国家就能治理好;脱离法制,民众就会思念。尧和当时的国民并没有订立牢靠的盟约,但治国原则能够行得通;舜没有立锥之地留给后代,却结下了恩德。能够把古代尧舜作为榜样来确定治国原则,并把恩德永久留传给后代的君主,就叫做英明的君主。14.(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2分)“摩”字表现出山的高峻。(2分)(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2分)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2分)1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恢复资源管理-洞察及研究
- 孔隙结构优化技术-洞察及研究
- 慈善信托跨境服务-洞察及研究
- 用电安全教育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考试包过机构及答案解析
- 石油装备安全管理规定操作方案
- 利润新增审计规程
- 小区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 北疆牧区发展新路径:以昌吉市阿什里乡牧民定居效益与经营模式为鉴
- 剖析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多维度因素探究与优化路径
- 活动舞台搭建方案
- 抛锚式教学模式课件
- 农产品营销课件
- 锚喷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DeepSeek+AI智能体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玄武岩行业市场行情动态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 运输承运商管理制度
- 光伏支架系统培训
- 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
- 安全二级培训试题及答案
- (高清版)DB36∕T 2070-2024 疼痛综合评估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