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2中国的古代艺术一、选择题1唐代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特色世称“颜筋柳骨”。如下图所示,他们的作品一个雄强浑厚、韧若筋带,一个刚劲挺拔、骨力遒劲,而从字体来看,两者都属于() 颜真卿作品 柳公权作品a楷书 b篆书 c行书 d隶书22010年春晚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 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3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这反映出()a宋代书法开始成为一门艺术b文人画注重文化底蕴、人格精神c文人相轻的社会风气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艺术革新4.中国古代文人们经常以书法、绘画抒发自己的志趣、思想,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想法。下图为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墨鱼图,图中鱼的眼睛瞪得很大,被称为“瞪眼鱼”。作者这一夸张的艺术手法的主要寓意是() a反映了时代变迁、社会动荡和对现实的不满b试图改造中国传统绘画风格c讽刺中国人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大势d反映了中国人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思想5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6对于民间舞蹈艺术兴盛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有()由于地方特点不同,风俗习惯各异,造成民间舞蹈形式上瑰丽多彩民间舞蹈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受人民欢迎民间舞蹈反映的内容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感情与宫廷舞蹈相比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a b c d7下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a篆刻b书法c山水画 d戏剧脸谱8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a生净旦丑b净生旦丑c旦生丑净d生净丑旦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脉相承的汉字,以汉字“车”的字体演变为例材料二赏析下边的两幅图片请回答:(1)请你从汉字“车”字的变化中总结文字演变的基本规律。并简要分析文字演变的原因。(2)图一和图二各属于哪种绘画艺术形式?它们形成的各自原因是什么?(3)图二绘画艺术形式的出现说明了古代绘画艺术怎样的发展趋势?答案1a2d3b4a5c6a7d8c9(1)规律:由复杂到简单,由具体到抽象,由不规则到规则。原因:社会发展的需要,便于人们之间的交流。(2)图一属于文人画,图二属于年画。图一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进入宋朝之后,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画兴起。图二艺术形式形成的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百姓把自己喜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市场营销中英文合作合同
- 2025西安工程公司劳动合同
- 福建物流考试题及答案
- 废钢检装工考试题及答案
- 防洪考试题答案及解析
- 俄罗斯国情考试题及答案
- 动画概论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铝材轧制油项目创业计划书
- 电脑美术自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水质快速检测试剂盒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高标准农田监理大纲(技术标)
- 肝脾破裂抢救预案及流程
- 章义伍-流程为王
- 《事业编制人员入职信息填写表》
- 呵护心理健康 安心快乐成长 课件(共18张PPT) 小学生主题班会
-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六版)
- 施工电梯基础回顶方案
- GB/T 41957-2022炭黑原料油石油炼制催化油浆
- 十万个为什么速查速用大全集
- 土建施工基础工程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及预防管理措施
- 第7课+共同创造科学成就 《中华民族大团结》七年级全一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