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华重工:以产业报国决心开启钢桥梁市场.doc_第1页
振华重工:以产业报国决心开启钢桥梁市场.doc_第2页
振华重工:以产业报国决心开启钢桥梁市场.doc_第3页
振华重工:以产业报国决心开启钢桥梁市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振华重工:以产业报国决心开启钢桥梁市场近年来,振华重工在经营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以钢桥钢构、海上重工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领域异军突起。其中,振华重工的钢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引领了桥梁发展潮流。实现这一跨越的,是振华重工锻造高品位“钢筋铁骨”的孜孜以求;推动这一梦想实现的,正是实现中国“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跨越的神圣使命。“爱国”,在振华重工从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转化为“振兴民族工业、产业报国”的实实在在举动。为了民族,超越自我,振华重工始终满腔热情,以振兴中国桥梁产业为己任,正通过一座座高品位桥梁,抒写着业界传奇。多元发展,明晰造桥梦想近20年的发展,振华重工始终依靠“持续创新、引领世界”的理念,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港机争得了绝对领先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桥梁建设工艺水平得到了长足提高,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钢结构桥梁正成为世界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依靠港机制造中体现的强大钢结构生产优势,振华重工逐步涉足工程船舶、钢构桥梁领域,专注做好每一个新产品。斗转星移,伴随着“持续创新、引领世界”的理念和“既做必精”的执着,振华钢桥市场越做越大,为振华重工成为综合性世界知名重工企业铺平了道路。作为从港口机械起家、占据全球港机市场76%以上份额的“港机巨人”,美国新海湾大桥订单的取得,也是源于大大小小钢桥的制作业绩。在美国新海湾大桥订单获签之前,振华重工已陆续参建了1998年的加拿大金穗大桥、2000年的美国加州卡昆兹二桥、2003年的卡昆兹三桥、2004年的上海东海大桥颗珠山斜拉桥。由港机主业突出,到港口机械、海上重工、大型钢桥钢构、能源环保产品并举,振华重工的每一次“亮剑”,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其中,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成为振华重工从港机主业到数个市场并重、从“建桥大企”向“建桥强企”华丽转身的标志产品之一。跨海越洋,筑梦美国西岸美国海湾大桥位于旧金山湾,1989年在旧金山7.1级大地震中损毁严重,2002年起,当地政府决定在旧桥旁新建一座可抗震的新海湾大桥,新海湾大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单塔自锚、抗震、悬索钢结构桥梁,其设计和制造难度堪称世界桥梁发展史之最,该大桥建成后将取代金门大桥成为旧金山市的新地标,当地NBA球队奥克兰金州勇士队的队徽已由金门大桥变为海湾大桥。而该大桥的设计与制造皆由华人完成,这是美国钢桥建造史上的第一次。2011年7月,该大桥最后一船构件将从上海发运至美国,标志着中国人已成功将这一全世界瞩目的工程奇迹变为现实。这是一项世界级的桥梁工程,该大桥的成功建造,将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提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然而,该项订单的取得,并非一帆风顺。日本、韩国、中国、美国的本土企业均加入了这场“恶战”。日本等国的企业实力更是不容小觑,他们已在桥梁界默默耕耘了数年,有很多成功案例,累积了不小的名气;在国内,振华重工同样不乏业绩丰富的竞争者。在美国人的眼中,振华给他们的印象,是席卷美国东西海岸的一排排港机。振华重工选择了默默坚持,因为公司参与谈判的一席人明白,这个项目对振华重工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凭着执着坚定、生产实力、外语水平和国际项目驾驭经验,没有重大钢桥业绩的振华重工居然得到了该项订单,“如果你们把新海湾大桥做好了,世界钢桥市场的大门将向你们敞开!”振华重工上下承载着欢欣与鼓舞,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能够顺利拿下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在振华重工,以一丝不苟的态度锻造“钢筋铁骨”,从不是一句空话。振华重工具备世界一流的钢结构制造实力,拥有7500名优秀的持证焊工,拥有每年超过100万吨钢结构的建造实力,振华重工还拥有长达10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10多座承重码头,下属船运公司的23艘巨型运输轮可将产品运往全世界各地。同时,公司在驾驭国际钢结构项目中积累了雄厚的生产资质,取得了德国、挪威、加拿大、美国等国焊接工程师协会颁发的焊接企业生产资质证书。2006年6月,振华重工正式与美方签署新海湾大桥项目合同;2007年12月,钢桥项目正式开工,桥面制作正式开始;2008年3月,钢塔制作正式开始。2009年12月30日,第一船桥面钢箱梁发运,成为振华重工建造美国新海湾大桥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用事实证明了振华人才、场地、设备等强大的制造实力与技术创新的成功。第一船钢箱梁10余万条焊缝的合格检验及一个个重达1000吨的吊装段,在这背后,振华人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毅力。这些钢箱梁的顺利报验,源于项目总包方美国AB/F公司和加州用户对质量的一丝不苟,更源于振华人“只要提得出,我就做得到”的强大信心。U肋是桥面钢箱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键的制作难点。一向以检验苛刻著称于世的美国加州监理要求其达到75%的熔合线要求,这对具有4500多名持证焊工的公司来说,从来不是难题。振华重工采用国内首创的焊接工艺,采用实芯气保焊丝打底,埋弧横焊盖面的门式自动焊接机焊接,使熔合线达到85%95%,外方监理先是采用磁粉探伤,后又采用超声波探伤,最后甚至采用超标准的相控阵技术检查,仍然没有发现问题,美国监理很是放心,直接对U肋焊接采取了免检。“我们很自豪,采用高精尖的相控阵技术检测钢桥钢构焊接,振华重工是国内第一家!”在质量全过程管控的道路上,振华重工做了很多在国内同行看来很傻的事情。发运前,总包方AB/F和加州用户对角单元进行了复探,1毫米、2毫米一个点进行复探,这远远高于AWS D1.5的桥梁规范,“为让用户对我们提出的质量零缺陷承诺心服口服,我们接受任何规格的检验方式!”。2009年4月20日,第一船桥面通过了合同规定的全部报验,紧接着开始了装船。此时,美国加州交通部提出采用全球顶尖的相控阵技术进行“D向扫查”检验,作为严格按合同办事的振华重工完全可以拒绝,“挑战世界建桥史上的难度,是中美双方工程师共同的追求,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此生遇到深感荣幸,我们要做的,就是竭尽全力力求完美!”,言语之间,项目总指挥李江华挥洒着钢桥建设者的豪情。那段返修时间历时八个月,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是内心上的煎熬,起初根本无法接受,人力的调配、起重船的调用和远洋运输船船期等的耽误,浪费了很大费用,项目组重新调整人力物力资源,慎重、精心组织,细心返修,日夜奋战,总包方AB/F和加州交通部被振华重工严谨负责的精神所折服,他们深知返修工作的艰难,第一船发运后,对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组进行了奖励,称赞振华是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2010年9月13日,美国加州时任州长阿诺施瓦辛格先生访问振华重工,此行的重要目的就是视察加州政府项目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进展情况。看到工程顺利建造的场景,施瓦辛格非常兴奋。他高度肯定了振华重工强大的品牌和钢结构桥梁制作实力,称赞美国新海湾大桥将是见证中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沟通之桥、友谊之桥,希望早日建成,为旧金山、奥克兰两岸的人们服务。2011年7月11日,被誉为世界钢桥界最高建造难度的美国新海湾大桥,将在振华重工完成所有钢构件制造。而这张振华重工历时五年、倾注心血打造的“纯金名片”,也将于不久的将来作为新地标,在美国西海岸熠熠生光,与美国东岸的自由女神像地标遥相呼应。辛勤耕耘 累积建桥经验通过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的标准已经超出了合同起初规定的美国标准。按照合同规定,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采用美国标准,在钢结构桥梁上,美国标准是高于中国标准的。在振华重工参与的港珠澳大桥项目上,港珠澳大桥甚至要求参照美国新海湾大桥的标准建造优质的钢桥梁。项目实施过程中,美方想方设法提高建造标准,因此标准要求远远超过了合同本身。面对标准的临时提高,振华重工项目组没有怨言,他们深知“吃亏是福”,标准越高水平提高就越快。即使加班加点,他们也毫无怨言。通过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实施,振华重工熟练掌握了完全国际化的桥梁建造管理模式。尽管振华重工之前已经历了加拿大钢桥、韩国仁川钢桥、上海东海大桥等钢桥钢构建造的磨练,但美国新海湾大桥建造初期的被动,还是验证了桥梁生产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并付出了很多管理成本。“生产是经营的延续,如果项目实施阶段管理跟不上,成本上去了,到头来岂不是白忙?”,在桥梁钢构生产领域,依靠传统的港机生产管理模式,将会付出惨痛代价,桥梁产品更加注重整体协调,振华重工及时加强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打好扎实的管理基础,以适应桥梁钢构项目生产的管理模式。通过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实施,振华重工打造了一流的国际桥梁项目管理团队。建造世界一流的桥梁是所有振华人的梦想,要实现这一梦想,管理团队也必须是世界一流的。“打造一支稳定、高效的管理团队是摆脱被动的关键”,在精细化管理模式指引下,现任总指挥丁志水带领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组,在项目进展过程中消化采用与国外合同规范相对应的先进的“工位管理”模式,对项目工艺、质检、现场管理、现场施工人员等进行量化考核,做好场地设备的合理调配,每天收集整理统计数据,做到量化管理,精细到每天、每时甚至每一步骤的天气情况都要记录,并随时将天气对生产的负面影响通报给总包方AB/F和加州用户,信息的反馈不仅有效保证了管理方向,更为与外方合理的交涉及索赔提供了科学依据。作为一家以产品出口为主的外向型企业,振华重工接触的项目大多为国外项目,只有采用了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应对美国标准、欧洲标准的新兴产品制作中,才有更好的成本和质量安全控制效果。通过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实施,振华重工培养了一大批工艺技术人才。在钢桥项目上,振华重工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做足功课,才全面开工建设。在工程的具体实施中,公司还邀请了一大批桥梁界专家,专门召开钢桥制造技术研讨会,共同探究和论证钢桥建造中的工艺技术,积累了众多宝贵经验。将近五年的项目实践,一大批工艺技术人员在攻坚克难的征程中得到了历练,钢桥制作技术喜结累累硕果:上下截面平行度制作工艺、变截面箱梁成型工艺、码头现场竖立吊装工艺、船运工艺等,变成了一本本厚厚的工艺评定,堆满了几屋子,这些都将成为钢桥制作的宝贵财富。2010年4月,美国新海湾大桥制造技术研讨会召开。振华重工制造的钢桥让国内桥梁界专家为之感叹,他们一致认为,三年多的时间,振华将国内的桥梁钢结构加工水平及硬件软件配置提高到国际层面,极其不易。通过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的实施,振华重工形成了可以驾驭大型高端钢结构焊接的工人队伍。参与新海湾大桥项目的1785名焊工都是获得世界权威的AWS(美国焊接协会)认证的持证焊工。技多不压身,从振华重工4500多名持证焊工中脱颖而出参与美国新海湾大桥项目,是他们感到“倍儿有面子“的事,为国争光的态度和高强度钢铁焊接经验的积累,使他们忘却了辛劳。在项目实施上,他们不仅通过培训取得了资质,更是经过项目的实战“洗礼”,为应对其他项目积累了信心和能力。“有关美国新海湾大桥的制作,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即将到了收获喜悦的时刻!”振华重工誓将认真做好项目的最后两批钢构件,不辱使命,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这个项目,打造钢桥行业的全球品牌,深刻影响国人的建桥思路,将展现中国民族自豪感的桥梁连接世界的每一条江河。产业报国,追梦南粤伶仃建造世界一流的桥梁,既是振华重工的梦想,更是中国的现实发展需要。2009年12月15日,备受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地处伶仃洋海域、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港珠澳桥岛隧工程将于2015年至2016年正式通车。“作为中国国内的世界级工程,更是检验振华重工桥梁建造实力的绝好时机,以钢桥业绩蜚声海外的振华重工,表达爱国决心的最佳举动,就是造出中国最好的桥梁!”振华重工总裁康学增满怀信心地表示。 2010年12月22日,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的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开工动员大会暨施工任务书签订大会在珠海举行,振华重工康学增总裁代表三万振华人在大会上郑重承诺,港珠澳项目是千载难逢、举世瞩目的项目,振华重工能够参与此项目倍感光荣和自豪,振华人将全力以赴做好项目准备,加大投入,通力合作,服务大局。目前,振华重工承建的港珠澳配套项目已经全面实施,设计方案、材料统计已基本完成,构件制作工艺、发运方案的编制以及材料采购等工作都在有序推进,所有设备将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前陆续交付现场使用。世纪工程,环保在前。环保,是振华重工产品必须体现的设计理念之一。从港口机械上实现的“油改电”,到起重工程船上采用的环保涂料,振华重工将环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