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诫子书》教学设计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宇星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诫子书教案设计 教 案 设 计 课题诫子书课 型讲读课教材第 4 章第 4 节授课时间_11_月 2 日星期_三_7 年级_ 3 _班教 学 目 标知识与能力理解重点词句背诵积累名言过程与方法多种方式诵读课文情感态度感悟课文中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感悟课文中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教学器材多媒体学习方法诵读法、对话法、分析法 板 书 设 计诫子书 诸葛亮 立志 静 学习 惜时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课前预习学生活动一:诵读,读出文章的韵律。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2、读的字正腔圆3、读出节奏韵律4、读出期盼与深沉要求:边读边划分、标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提供助读资料导入: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文,可出定国安邦之策,武,可施妙计七擒孟获。他以平乱世纷争为己任,他扶刘助汉任凭天下说。他就是?助读资料一诸葛亮: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教师范读教师领读学生自读学生展读教师评价学生齐读本文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算得上是一篇难文。本着难文浅教的原则,设计了本课的学生活动。 铺垫有关诸葛亮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初步感知内容。(学生听读、跟读、自读、展读、齐读五次朗读)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学生活动二: 说读,读懂文章的内容。1、结合课下注释自读自译。2、小组合作,互相质疑解难理解文中三个难句的含义。要求:边读边勾画 边读边积累。学生活动三: 悟读,明确文章的情感。 话题:感悟情感,用自己的话补充内容。要求:边读边思考 亲爱的儿子: 父亲我年事已高,本该给你留下些什么,但我一直节俭而居,并没有什么值钱的财物。现只能将我的修身治学之道传授于你,这也是我一生的总结 。 孩子啊,我希望你学生活动四: 背读,积累名家名言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宁静的心绪来涵养德行,以节俭的生活来培养品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够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助读资料二诫子书写于公元234年,此时的诸葛亮正在五原征战,也正是这一年他去世了。他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但对自己的子女却无暇照顾。作为一个父亲,在他临终之际他只能将自己的殷切希望、谆谆教诲以这样的方式留给了儿子。板书:立志、学习、惜时 静小结一位慈父对儿子的殷殷期待一位圣贤对儿子的谆谆教诲一位智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本文内容理解起来不是特别容易,采取自译、合作互译、难句写译的方式进行。做到课中有训练 补充助读资料二,帮助学生体会情感。采取创设情景的方式,结合背景,让学生自由说话,通过说话的方式巩固文言翻译,并明确内容(立志、学习、惜时)做到课中有情趣做到课中有积累助读资料【作者介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生平经历】诸葛亮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写作背景】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诸葛亮跨越五十四个春秋的一生,共有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博览群书,修身养性,广交名士,静观天下,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诸葛亮身体力行,完善自我,尽忠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阶段。我们也可以说,前二十七年是他的“淡泊”、“宁静”阶段,后二十七年则是他的“明志”、“致远”阶段。生前,他深受国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他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知识积累】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空城计等与诸葛亮有关的诗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的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 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的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七擒孟获、 空城计等【我的补充】 【主题名言】淡泊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心闲天地本来宽。(陆游)立志篇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惜时篇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拓展阅读】诫外甥书 诸葛亮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存,怀有,怀着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揭然,高举的样子恻然,恳切的样子细碎,琐碎的杂念嫌吝,怨恨耻辱淹留,德才不显于世济,成功,实现强毅,坚强果断窜伏,逃避,藏匿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一个人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追慕先贤,节制情欲,去掉郁结在胸中的俗念,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