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填空题.doc_第1页
物理填空题.doc_第2页
物理填空题.doc_第3页
物理填空题.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 斯特恩-盖拉赫实验 和 碱金属光谱的精细结构。 外层一个电子2. 已知He原子1P11S0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若其波数间距为Dn,则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今测得Dn=0.467cm-1,则B= 1.00 特斯拉。 磁场对原子的影响3. 在正电子与负电子形成的电子偶素中,正电子与负电子绕它们共同的质心的运动,在n = 2的状态, 电子绕质心的轨道半径等于 0.212 nm。 氢原子 类氢离子4.按照电子的壳层结构, 原子中 n 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壳层; 同一壳层中 l 相同的电子构成一个支壳层。第一、三、五壳层分别用字母表示应依次是 K 、 M 、 O 。 壳层结构5. 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V,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 2.86102 nm。 外层一个电子6.处于基态42S1/2的钾原子在B=0.500T的弱磁场中,可分裂为 2 个能级,相邻能级间隔为 0.92710-23J或5.7910-5eV (三位有效数字)。 磁场对原子的影响7.原子有效磁矩与原子总磁矩的关系是_原子的有效磁矩是原子的总磁矩在总角动量方向上的投影_。磁场对原子的影响-(5分)8.泡利不相容原理可表述为: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处于同一状态(或:在同一原子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它只对_费米_子适用,而对_玻色_子不适用。壳层结构9. 锂原子(Z=3)基线系(柏格曼系)的第一条谱线的光子能量约为 0.66 eV(仅需两位有效数字)。 外层一个电子10.考虑精细结构,形成锂原子第二辅线系谱线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应为。 外层一个电子 11. 处于2S1/2的基态钾原子,在0.40特斯拉的磁场中,若要诱导电子的自旋变换方向,则需要外加振荡电磁场的频率为 1010Hz Hz。 磁场对原子的影响12. 静止的电子与He核结合成一个He+离子,这过程中发射的光子波长为 22.8 nm。 氢原子 类氢离子 13. 某原子基态时其电子填满了K,L壳层和3s支壳层,并在3p支壳层上填了3个电子,则其原子序数Z= 15 ,基态的原子态为 。这种原子束在斯特恩 盖拉赫实验中将分裂成 4 束,在均匀磁场B中将分裂成 4 个子能级,各相邻子能级的间隔De= 2 mBB (mB为玻尔磁子)。 磁场对原子的影响14. 在X射线吸收多重光谱中K系带是_单_重的,L系带是_三_重的,而M系带则是_五_重的。 X射线15. 如果考虑自旋, 但不考虑轨道-自旋耦合, 碱金属原子状态应该用量子数n、l、s、ml、ms 表示,轨道角动量确定后, 能级的简并度为 2(2l+1) 。 外层一个电子16. 32P3/222S1/2 与32P1/222S1/2跃迁, 产生了锂原子的_主_线系的第_ 二 _条谱线的双线。 外层一外电子17. 氦原子的能级有两套,一套是 单 重的,一套是 三 重的,从而产生的光谱应有 两 套。历史上曾认为有两种氦,对应于前者的称 正 氦,对应于后者的称 仲 氦。外层二个电子18. 1895年 伦琴 在用阴极射线管做实验时,发现了一种能使荧光物质发荧光的射线,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该射线具有 很强的贯穿本领;不被电磁场偏转;使气体电离;使照相底片感光的性质。 X射线19. 电子与室温下氢原子相碰撞,欲使氢原子激发,电子的动能至少为 10.2 eV。氢原子20. 若已知钾原子主线系第一条谱线双重线的波长等于769.898nm和766.49nm, 则该原子4p能级的裂距为_7.1610-3_eV。 外层一个电子21. 氦原子的第一激发态是 (1s2s)3S1 (前面的组态可以不写) (写出谱项符号)。由于选择定则 S=0(或L=1,或=奇=偶) 的限制,它不能通过自发辐射跃迁到基态,因此可在该态停留较长时间,这种状态称 亚稳 态。 外层二个电子22. 某原子的两个价电子处于2s2p组态,按LS耦合可构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4 个,总角动量量子数 J的值分别为 1;0,1,2 ;按jj耦合可形成的原子态个数为 4 个,J的值分别为 1,0;2,1 。 外层二个电子23. 三次电离铍(Z=4)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为 0.013nm ,在该轨道上电子的线速度为 8.8106ms-1 。 类氢离子24. 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首先是由_密立根_完成的。特别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_电荷_ 是量子化的。 原子基本状况25. a射线是高速运动的_氦核_ ; b射线是_高速的电子_ ; g射线是 光子(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射线26按玻尔理论,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 分立 的稳定状态,其中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 基态 ,高于 基态 的态称为 激发态 。 原子基本状况27氢原子基态能量E1= 13.6 eV,玻尔轨道半径 0.0529nm 。 原子基本状况28夫兰克-赫兹实验中用 慢电子(几个到几十个电子伏特) 碰撞原子,测定了使原子激发的“激发电势”,从而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 分立的 。 原子基本状况29处于基态的银原子束通过一横向不均匀磁场时发生的两分裂(即史特恩-盖拉赫实验)揭示了电子 自旋 的存在,由于电子的 自旋 和 轨道 相互作用,碱金属原子能级出现了双层分裂(s项除外)。 外层一个电子30X射线管发射的谱线由 连续谱 和 特征谱 两部分构成。它们产生的机制分别是: 快速电子射到阳极上,受到阳极中原子核的库仑场作用就会骤然减速,由此伴随产生的辐射称之为轫致辐射 和 X射线特征谱来源于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 X射线31原子中量子数n, l, ml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n2 n, l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2(2l+1) ; n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2n2 。 壳层结构 自己做解答32Li原子的基态项为2S,当把Li原子激发到3P态后,在不考虑精细结构的情况下,当Li从3P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产生的谱线为 , , 和 。 外层一个电子 33铯的逸出功为1.9eV,则铯的光电效应阈频率为 ,阈值波长为 ;如果要得到能量为1.5eV的光电子,必须使用波长为 的光照射。量子力学基础34. 1911年卢瑟福根据 a 粒子在原子内的 大角 散射现象,而提出了原子的 有核 结构模型。 原子基本状况35 某类氢离子的巴尔末系和赖曼系主线的波长差等于133.7nm,则该类氢离子的原子序数为Z= 。 类氢离子36处于第一激发态氢原子的电离电势为 3.4 eV 。 氢原子37某碱金属原子,其核外价电子位于3p轨道上,考虑自旋效应,则可能的原子态是: 和 。 外层一个电子38某原子n=1壳层,n=2壳层和3s次壳层都填满,3p次壳层只缺一个电子,则该原子的原子序数Z= ,基态光谱项为 ,这是 原子。 壳层结构39原子处于状态,它的磁矩m为 ;磁矩的投影mZ的可能值为 , , , 。 磁场对原子的影响40 认识原子结构,建立原子的核式模型的进程中, a 粒子散射 实验起了重大作用。 原子基本状况41 于2D5/2原子态的氢原子的轨道角动量的值是 2 ,轨道角动量Lz可取的值是 0,1, 2 。 氢原子42 X射线管发射的谱线由 连续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