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军长征大事记略1934年8月7日,红军第6军团撤离湘赣苏区,突围西移,10月下旬与红3军(后恢复红军第2军团番号)会师。1934年10月10日晚,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1934年10月21日11月15日,中央红军先后通过了国民党军的三道封锁线。1934年11月16日,红军第25军2900余人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1934年11月25日12月1日,中央红军强渡湘江,减为3万余人。湘江之战后,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举行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1934年12月30日1935年1月6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并于7日占领遵义。1935年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举行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1935年1月29日3月21日,四渡赤水河。5月9日从皎平渡渡过金沙江。1935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共8万余人放弃川陕苏区,开始长征。1935年5月,中央红军顺利通过彝民区。25日,强渡大渡河。29日,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7月,红25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第二次“围剿”,开辟了鄂豫陕边苏区。1935年6月18日,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和红四方面军会师。1935年9月16日,红25军在陕甘苏区的永坪镇同红军第26、第27军会师。接着,合编为红军第15军团。1935年6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两河口举行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1935年8月15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由第5、第9、第31、第32、第33军组成的左路军,从卓克基地区出发,向阿坝地区开进;21日,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由第1、第3、第4、第30军组成的右路军,从毛儿盖地区出发,向班佑、巴西开进。1935年9月10日,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继续北上,17日拂晓,夺取天险腊子口。1935年10月19日,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11月初,在甘泉附近地区同红15军团会师。1935年9月1936年2月,张国焘南下行动使红军屡屡失利。6月,被迫接受了北上方针。1935年11月19日,红2、红6军团共1.7万余人,由湖南桑植地区出发,开始长征。1936年7月2日,红2、红6军团到达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2、红6军团和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出发,共同北进。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红四、红二方面军先后在甘肃省会宁县城和静宁县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全部胜利结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每每重温毛泽东的这首七律,徜徉在平仄长短的字里行间,内心的感觉总能超越惨烈、苍凉和悲壮。多少年过去了,在诗人毛泽东里,作者这样写道:“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70年前的长征,留给后人太多的故事、传奇和历史的记忆,特有的魅力使它像一个完美的神话,一个坚定无畏的图腾。那一段岁月、那一种精神始终吸引着几代人的视线。70年弹指一挥间,在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方兴未艾,当年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也一次次地重现在人们眼前。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当一幕幕生动的长征画卷从历史深处走来,向我们徐徐展开;彝海结盟、翻越雪山、草地行军当一段段英雄传奇被知晓传扬、一个个历史细节愈加清晰当那些亲历长征的革命前辈随着时光的流逝渐行渐远,让我们一站一站地重走长征路,用心灵去感受那份绵绵不息情怀、追寻那些伟岸挺拔的背影1万里征程自此始红都传奇今人颂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脍炙人口的长征组歌开篇告别唱遍大江南北,也唱出了一段经久不衰、历久而弥新的历史1934年,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五个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八万六千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开始突围,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2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年莫食江中鱼“阴云四紧锁潇湘,九万红军奋铁墙。桥上硝烟桥下血,英魂含笑卧沙场。”一首战湘江尽显湘江战役之惨烈。1934年11月,中央红军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后,一路西进。蒋介石调动40万兵力,分五路布成前堵后追、左右侧击之态势。红军与优势之敌苦战五昼夜,终于以血肉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险恶也是最惨烈的一仗,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和军委两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后来伍修权在一首诗中写道:“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在湘江战役之后,当地的老乡多年都不吃湘江里的鱼,甚至连江水都没法饮用。专家点评陈虎(世界军事杂志执行总编辑):导致红军在湘江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有三:一是明知敌人布下了口袋还往里面钻;二是面对危急军情仍缓慢前进;三是坚持分兵抵御的错误战法。给予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一切脱离中国实际的瞎指挥最终都要付出血的代价。3遵义会议放光辉而今迈步从头越71年前,未过新春,在黔军25军第2师师长柏辉章的公馆二楼,史称遵义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召开。当初的柏氏公馆,如今已是遵义会议纪念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统治,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据统计,红军在遵义三进三出,为这座黔北重镇上演了精彩的运动战。几夺娄山关、激战鲁班场,战斗遗迹随处可见。遵义也由此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名城。专家点评徐占权(军事科学院长征史专家):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4年来,首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是我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4四渡赤水出奇兵 主席用兵真如神“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如此唱道。展开红军长征路线图,可以清晰地看到,最复杂的一段行军路线是在贵州遵义及其西北地区,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之战。1935年1月28日,中央红军对尾追的川军两个旅发起猛攻。当川军后续部队增援时,红军立即撤出战斗,于翌日西渡赤水河,向滇东北扎西地区集结。此时敌人也云集扎西,于是毛泽东毅然决定挥师东进,出敌不意,于2月19日至21日二渡赤水,重入贵州,奇袭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红军重占遵义后,蒋介石从重庆飞到贵阳。红军于3月16日三渡赤水,重进川南,敌人急忙尾追北上。3月21日至22日,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忽然调头向东,神不知鬼不觉,一夜之间四渡赤水,由川南折向贵州,再次突破乌江,占领息烽,佯攻贵阳。正当敌人慌慌张张急救贵阳时,红军主力则大踏步进军云南,到达金沙江畔。继而智夺皎平渡口,利用7天7夜的时间将两万红军主力从容地渡过金沙江,最终跳出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形成的包围圈。多年以后,来华访问的二战名将蒙哥马利盛赞毛泽东指挥的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毛泽东却说,四渡赤水才是他的得意之笔。而当年参战的国民党军队曾对红军四渡赤水这样评价:“曲线运动,难以捉摸”,“神出鬼没”,“磨盘战术,出奇制胜”,“共军拐个弯,我们跑断腿”。专家点评徐焰(国防大学教授):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的军事行动,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典范。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战术,是四渡赤水的精髓所在。5彝海结盟写传奇民族团结留佳话海拔2000多米的大凉山上有一片美丽的湖面,那就是神秘的“彝海”。刘伯承和小叶丹的结盟雕塑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传奇佳话巧渡金沙江后,红军进入大凉山彝族聚居区。当时彝汉矛盾重重,在国民党对彝族的“赤反”宣传中,红军被描绘成骇人的“苗蛮”:将壮年男人拉夫、小孩杀了喂狗。然而在71年前的5月22日,当这样的“苗蛮”和“彝民”相遇时,他们却创造了中国民族史上一段佳话,纵横捭阖的一代名帅刘伯承与彝区沽基族头人小叶丹舀起彝海的清水,以此代酒,歃血结盟,随后在小叶丹部落7天7夜的护送下,红军主力平安通过被形容为恐怖地带的彝区。6寄语南京春梦客红军不是太平军大渡河奔流不息,诉说着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悲剧。石达开同洪秀全分裂后,率部转战各地,最终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当中央红军向大渡河畔进军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1935年5月25日29日,短短5天时间,红军两次上演长征路上的经典之战: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24日夜,顺利通过彝区的红军如天兵天将般突然出现在大渡河的安顺场渡口,并在渡口缴获一条木船。25日晨,这条木船载着17名勇士强渡成功。由于当时只有3艘木船,全军如果都从该处渡过需耗时1个月,而国民党部队的后续援军正蜂拥而来。中央迅速决定兵分两路,红一军团第一师和干部团渡河成功后作为右路军沿东岸北进,左路军火速抢夺泸定桥,开辟渡河的第二条通道。5月29日下午4时许,飞夺泸定桥的战斗正式打响,22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12颗手榴弹,冒着弹雨,脚踏铁索,手攀铁链,与后续部队一起胜利夺取了泸定桥,彻底惊醒了蒋介石妄想让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春梦。今天的大渡河水流湍急依旧,而安顺场“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匾额高悬。专家点评邓寿明(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专家):成功跨越大渡河可谓中央红军的绝地逢生。而蒋介石关于大渡河的预言破灭,成了战斗和精神上的双重失败者。 7雪山草地死亡途回首苍茫云几重“冰峦若海翻云浪,铁旅如丝上玉龙。千山一越欢声动,回首苍茫云几重。漫天瘴气漫天雨,一路泥潭一路霜。皮带煮来知肉味,草根嚼破觉唇香。”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长篇史诗,而雪山草地便是这部史诗当中最为悲壮的篇章。无数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绝美的雪山草原风景之中。1935年6月12日,绵延的雪山呈现在红军面前,而首当其冲的夹金山挡住了前进的道路。夹金山,海拔4000多米。歌谣说:“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可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但是凭着难以形容的英雄主义精神,红军们翻越了8座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夹金山、梦笔山、亚克夏山、昌德山、达古山、虹桥山、鹧鸪山、巴朗山。征服了雪山并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对红军来说,眼前一片茫茫草地和沼泽,是比雪山更为残酷的考验。1935年8月,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继续北上过草地。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下,经过7天艰苦卓绝的行军,于8月27日到达草地尽头。8吴起会宁到延安雄鸡一唱天下白“红旗飘,军号响。战马吼,歌声亮。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各路劲旅大会师,日寇胆破蒋魂丧。军也乐来民也乐,万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门团结活动方案
- 部门春节活动方案
- 焊工高压考试题及答案
- 农业种植基地管理责任书及合作方案
- 数据分析及决策支持平台工具
- 会议纪要标准化模板会议效果提升版
- 阅读西游记后的感悟与启示作文10篇范文
- 钓鱼软件考试题及答案
- 行政人员工作日常汇报标准化表格
- 电焊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 内部控制手册
- 护理分层培训考核分析问题总结
- 脑梗死知识讲解模板
- 研学大赛理论模拟试题二附有答案
- 红火蚁监测和防控技术
- python程序设计-说课
- 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 【自考复习资料】05175税收筹划(重点知识汇总)
- 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管理指南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五单元:书法艺术
-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10+Office2016)(第3版) 课件 项目3、4 Windows10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