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1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2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3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4页
脚手架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 工程概况 2二、 编制依据 2三、 脚手架选择 3四、 脚手架用途 3五、 脚手架搭设材料 3六、 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 31、 地基处理 32、 搭设尺寸 43、 计算书 44、 搭设要求 145、 脚手架拆除 18七、 脚手架安全管理 181、 人员管理 182、 搭设阶段 183、 使用阶段 194、 拆除阶段 19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无锡龙湖易买得西地块二标段工程地址中国江苏省无锡市锡沪中路、东亭中路、锡州路和友谊中路之间建设单位无锡嘉睿置业有限公司(龙湖地产)设计单位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约67348m2监理单位江苏宏达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建筑规模6栋洋房、两栋临街商铺及配套用房、全地下车库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类型本工程为筏板基础基础埋深筏板面标高-6.1m抗震等级四级(框架)、三级(剪力墙)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层高地下室层高4.5m,商铺层高4.5m,洋房层高3.000m。砼强度等级基础垫层100厚C15砼;单层地下室的墙、板、柱均为C30,基础混凝土为C30,构造柱C25,预制平板C20;地下室抗渗等级P6;墙体材料0.000以下与土壤接触砌体为Mu15蒸压灰砂砖,M7.5水泥砂浆,地下室室内砌体为A5加气混凝土砌块Mb5混合砂浆砌筑;住宅:0.000以下填充墙为200厚灰砂砖,0.000以上外墙填充墙选用200厚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专用粘合剂砌筑),体积密度级别为B04,强度级别为A5,内墙填充墙采用粉煤灰加强混凝土砌块,体积密度级别为B05,卫生间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主要特征如下表:工程名称1#、9#楼2#、3#楼5#、6#楼7#、8#楼备注层数(F)3F6F7F9F高度(m)17.119.824.728.5层高(m)4.5333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钢管脚手架扣件标准4、型钢结构技术规范5、碳素结构钢标准6、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7、各栋楼结构施工图三、脚手架选择本工程脚手架按照各单体建筑层数、高度以及受地下车库施工等影响,在充分考虑施工工期及工程成本的前提下,选择落地脚手架以满足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操作和围护的需要,具体布置如下:1、本工程1-9号楼全部采用双排钢管落地脚手架。2、各单体建筑内部电梯井和管笼井采用落地脚手架,由底至顶连续搭设。3、人行斜道应选择外墙比较规则的部位设置,采用落地脚手架的人行斜道由地面至操作层连续搭设,人行斜道为“之”字型形式搭设。采用型钢挑架的建筑物施工人员上下依靠人货两用电梯和建筑物内部楼梯。4、所有脚手架外侧立杆设二道防护栏杆,并满挂密目式安全绿网,落地脚手架铺设1000mm宽竹笆脚手板,型钢挑架铺设800mm宽竹笆脚手板;用于搭设脚手架的钢管及型钢均应涂刷黄色油漆两遍,以保证脚手架外观颜色一致。四、脚手架用途本工程外脚手架主要用于主体施工阶段的安全防护和外墙装饰(修)的施工操作。五、脚手架搭设材料搭设脚手架的主要材料有:483.0钢管、连墙杆【质量应符合国标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规定】、扣件【材质应符合国标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中的规定】、竹笆脚手板(宽1000mm、800mm)、绿色密目安全网、型钢(工字钢、钢筋)、九层板(宽200 mm300 mm)以及配套辅料。六、钢管落地脚手架1、地基处理在地基土夯填密实度不小于0.97的基层上铺80厚石子,然后沿外墙四周浇筑厚120mm 宽1500 mm C20混凝土垫层,垫层外侧应设置200mm300mm(宽深)砖砌排水沟,沟内用1:3水泥砂浆抹面,垫层以上应按照脚手架柱距、排距要求铺放18#槽钢垫板或厚50 mm 宽200 mm木垫板,作为搭设落地脚手架的基础。2、搭设尺寸钢管落地脚手架搭设构造尺寸如下:从地下室垫层面开始搭设脚手架,立杆纵距La=1.50m,立杆横距Lb=1.05m,步距h=1.80m(第一步步距控制在1.6 m),脚手架内立杆离墙距离350mm,连墙杆件水平间距L1=5.4m,竖向间距H1=3.6 m,连墙杆件使用483.0钢管,一端用直角扣件与脚手架立杆连接,另一端与建筑物预埋12的钢筋焊接连接;脚手架外侧满挂绿色密目安全立网,允许搭设高度H25m,7、8号楼高度为28.5米,超过25米,按照构造要求,可以采用增加双钢管的措施进行加强,受力计算附后。3、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脚手架参数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为 28.5 m,12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12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搭设尺寸为:横距Lb为 1.05m,纵距La为1.8m,大小横杆的步距为1.8 m;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0.25m;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3.0;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3.6 m,水平间距4.5 m,采用扣件连接;连墙件连接方式为双扣件;2).活荷载参数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0 kN/m2;脚手架用途:装修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2 层;3).风荷载参数本工程地处江苏省无锡市,基本风压0.4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0.92,计算立杆稳定性时取0.74,风荷载体型系数s 为0.693;4).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0.1248;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2):0.30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kN/m):0.150;安全设施与安全网(kN/m2):0.005;脚手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0.035;脚手板铺设总层数:13;5).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kPa):120.00;立杆基础底面面积(m2):0.20;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二)大横杆的计算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将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5 kN/m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1.05/(2+1)=0.105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1.05/(2+1)=0.7 kN/m;静荷载的设计值: q1=1.20.035+1.20.105=0.168 kN/m;活荷载的设计值: q2=1.40.7=0.98 kN/m; 图1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图2 大横杆设计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2).强度验算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1、图2组合。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1max = 0.08q1l2 + 0.10q2l2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0.080.1681.52+0.100.981.52 =0.251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M2max = -0.10q1l2 - 0.117q2l2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0.1681.52-0.1170.981.52 =-0.296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Max(0.251106,0.296106)/4730=62.579 N/mm2;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 62.579 N/mm2 小于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max = (0.677q1l4 + 0.990q2l4)/100EI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q1= P1+P2=0.035+0.105=0.14 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Q =0.7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 = 0.6770.1415004/(1002.06105113600)+0.9900.715004/(1002.06105113600) = 1.705 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1.705 mm 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500/150 mm与10 mm,满足要求!(三)、小横杆的计算根据JGJ130-2011第5.2.4条规定,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0.0351.5 = 0.053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P2=0.31.051.5/(2+1)=0.158 kN;活荷载标准值:Q=21.051.5/(2+1) =1.050 kN;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P=1.2(0.053+0.158)+1.4 1.05 = 1.723 kN; 小横杆计算简图2).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qmax = ql2/8Mqmax = 1.20.0351.052/8 = 0.006 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pmax = Pl/3Mpmax = 1.7231.05/3 = 0.603 kNm ;最大弯矩 M = Mqmax + Mpmax = 0.609 kNm;最大应力计算值 = M / W = 0.609106/4730=128.712 N/mm2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 =128.712 N/mm2 小于 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qmax = 5ql4/384EIqmax=50.03510504/(3842.06105113600) = 0.024 mm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 Q = 0.053+0.158+1.05 = 1.261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pmax = Pl(3l2 - 4l2/9)/72EIpmax = 1260.61050(310502-410502/9 ) /(722.06105113600) = 2.213 mm;最大挠度和 = qmax + pmax = 0.024+2.213 = 2.237 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 2.237 mm 小于 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050/150=7与10 mm,满足要求!(四)、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5.1.7,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8.00kN。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0 kN;R -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 0.0351.52/2=0.053 kN;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2 = 0.0351.05/2=0.019 kN;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3 = 0.31.051.5/2=0.236 kN;活荷载标准值: Q = 21.051.5 /2 = 1.575 kN;荷载的设计值: R=1.2(0.053+0.019+0.236)+1.41.575=2.575 kN;R 8.00 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0.1248kN/m NG1 = 0.1248+(1.502/2)0.035/1.8028.50 = 4.398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3kN/m2 NG2= 0.3131.5(1.05+0.2)/2 = 3.802 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竹笆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kN/m NG3 = 0.15131.5/2 = 1.462 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0.005 kN/m2 NG4 = 0.0051.528.5 = 0.214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9.876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1.051.52/2 = 3.15 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 = 1.2 NG+0.851.4NQ = 1.29.876+ 0.851.43.15= 15.6 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为 N=1.2NG+1.4NQ=1.29.876+1.43.15=16.262kN;(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部分,按照构造要求设置,不进行稳定性计算,只进行单立杆的稳定性计算。风荷载标准值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Wk=0.7zs0其中 0 -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0 = 0.4 kN/m2; z -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z= 0.74; s - 风荷载体型系数:取值为0.693;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为: Wk = 0.7 0.40.740.693 = 0.144 kN/m2;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 为: Mw = 0.85 1.4WkLah2/10 = 0.85 1.40.1441.51.82/10 = 0.083 kNm;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 + MW/W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 Nd = 15.600 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 N/(A) f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N = N= 16.262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i = 1.59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5.3.3得 : k = 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表5.3.3得 : = 1.5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 = 3.118 m;长细比: L0/i = 196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o/i 的结果查表得到 := 0.188立杆净截面面积 : A = 4.5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 :W = 4.73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考虑风荷载时 = 15600.06/(0.188450)+83043.609/4730 = 201.955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 = 201.955 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不考虑风荷载时 = 16261.56/(0.188450)=192.217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 = 192.217 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七)、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3.6条考虑风荷载时,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Hs = Af - (1.2NG2k + 0.851.4(NQk + MwkA/W)/1.2Gk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kN)计算公式为:NG2K = NG2+NG3+NG4 = 5.479 kN;活荷载标准值 :NQ = 3.15 kN;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Gk = 0.125 kN/m;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标准值产生的弯矩: Mwk=Mw / (1.40.85) = 0.083 /(1.4 0.85) = 0.07 kNm;Hs =( 0.1884.510-4205103-(1.25.479+0.851.4(3.15+0.1884.51000.07/4.73)/(1.20.125)=36.957 m;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3.6条脚手架搭设高度 Hs等于或大于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50米:H = Hs /(1+0.001Hs)H = 36.957 /(1+0.00136.957)=35.64 m;H= 35.64 和 50 比较取较小值。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 H =35.64 m。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8.5m,小于H,满足要求!(八)、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Nl = Nlw + N0连墙件风荷载标准值按脚手架顶部高度计算z0.92,s0.693,00.4,Wk = 0.7zs0=0.7 0.920.6930.4 = 0.179 kN/m2;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w = 16.2 m2;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4.1条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0= 5.000 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按照下式计算:Nlw = 1.4WkAw = 4.049 kN;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 Nl = Nlw + N0= 9.049 kN;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Nf = Af其中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i = 250/15.9的结果查表得到 =0.958,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A = 4.5 cm2;f=205 N/mm2;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Nf = 0.9584.510-4205103 = 88.376 kN;Nl = 9.049 Nf = 88.376,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连墙件采用双扣件与墙体连接。由以上计算得到 Nl = 9.049小于双扣件的抗滑力 12 kN,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九)、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 = fgkkc = 120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 120 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 = 1 ;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 = N/A =81.54 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N = N+0.035H1 = 15.6+0.03520=16.308 kN;基础底面面积 :A = 0.2 m2 。p=81.54kPa fg=12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连墙件与建筑物刚性连接按下图要求设置:4、搭设要求(1)搭设顺序地基夯实铺80厚石子浇筑120mm厚C20混凝土做排水沟弹脚手架安装线安放槽钢(木)垫板安装纵向扫地杆竖立杆设抛撑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第一步小横杆安装第一步纵向水平杆铺竹笆脚手板设置连墙杆安装第二步小横杆安装第二步纵向水平杆(2)地基要求脚手架搭设前地基回填土夯实系数必须保证不小于0.97,浇筑的混凝土垫层表面应平整,外侧排水沟应畅通,同时按脚手架柱距、排距要求进行放线、定位,铺放18号槽钢垫板。(3)立杆搭设注意事项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步距的1/3。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待连墙杆件安装牢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当搭至有连墙杆件的步层时,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立杆顶端应高出建筑物檐口上皮高度1.5m。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垫板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靠边坡的立杆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4)搭设纵横向水平杆注意事项脚手架第一步步距按1.6米设置,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水平杆之上,其间距不得大于400mm,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 mm,并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搭接接头长度不得小于1m,并应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每个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脚手架平面外伸长度为200mm,靠墙一侧的外伸长度为250mm。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纵向水平杆必须四周交圈,并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立杆固定。(5)设置连墙杆件、剪刀撑、横向支撑注意事项脚手架连墙件应严格按搭设尺寸设计中要求的间距均匀布置,形式宜采用菱形布置,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连墙件必须从底部第一根纵向水平杆开始设置,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连墙件的垂直距离必须按建筑物层高连续设置;在施工电梯、井字架或脚手架需断开的部位应在开口两端第一纵距的两根立杆同时按层高设置连墙杆件,连墙杆件设置应呈水平并垂直于墙面,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可稍微下斜,绝对不允许向上翘起。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其宽度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度之间。高度在24m以下的脚手架,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宽度上应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使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横向斜撑设置应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形连续布置,斜腹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一字形、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横向斜杆,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高度在24米以下的封闭型脚手架可不设横向斜杆;高度在24米以上的封闭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6)人行斜道搭设人行斜道宜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上,但斜道杆件要独立设置,并采用之字型斜道,斜道宽度不宜小于1米,坡度为1:3,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杆高度应为1.2米,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并按脚手架的搭设要求设置连墙件、剪刀撑及横向斜撑。(7)扣件安置注意事项扣件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的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8)竹笆脚手板铺设及栏杆、挡脚板设置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铺满,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铁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人行斜道的竹笆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厚度为2030mm防滑木条,并于纵向斜杆绑扎牢固。脚手架每四步靠墙一侧与内立杆之间使用厚50mm宽200350 mm木脚手板对接平铺,接头处必须设二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度为120150mm,作为脚手架竖向隔离措施(四步一隔离)。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杆内侧,上栏杆上层高度为1.2m,下层栏杆居中设置,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300mm,如下示意图。(9)当需要在脚手架上开设门洞时,宜采用上升斜杆、平行弦杆桁架结构,斜杆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为4560度,并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选用“B型”形式,见下图。5、脚手架拆除(1)拆除脚手架前应全面检查其扣件连接、连墙杆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搭设时的要求,清除脚手架上的所有杂物及地面障碍物,并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进行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交底。(2)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先增设连墙件进行加固。(4)当脚手架采取分段或分立面拆除时(如施工电梯部位),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事先增设连墙杆件和横向斜撑进行加固。(5)当脚手架拆至底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杆件。七、脚手架安全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