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元增收富农村 十六大以来广西新村建设巡礼“富民重在富农民,强桂必须强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广西各地根据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总体部署,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吹响新农村建设的号角。目前,通过试点转示范、示范出典型,我区的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全区上下打造了1075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屯,产业富村、生态美村、人才强村的典范不断涌现,“万元村屯”呈星火燎原之势,标兵村屯亮点纷呈广西新农村建设快步迎来“万元增收”新时代!产业发展赶超跨越的持续动力“古板不古板,金橘闪金光。中平不平常,香葱名声响。大岭山石硬,漫山桃花香”这一顺口溜,生动地唱出了八桂红土地上新农村的特色。“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二十字”方针中的排头句,道出了新农村特色的精髓。2006年至今6年来,1075个新农村示范点,个个产业有特点成规模,农民致富有方。2011年,全区新农村示范村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48元,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多2017元,高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3.9个百分点。广西新农村产业,先是从“一村一品”干起。自治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说,一开始,全区上下就牢牢把握“增收”这一核心,紧紧抓住规划和产业两大要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原来东家种瓜西家种菜的局面被打破再整合,每个新农村示范村屯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一到两种产业。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的月柿种到了万亩。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让红岩村的月柿漂洋过海,享誉八方。这里的农民既收获果实,又依托万亩柿林,成功打造“红岩村农家乐”品牌,人均年收入过万,达到1.1万元。玉州区名山街道太阳村,是玉林市最大的黑皮冬瓜生产基地。太阳村有耕地2290亩,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黑皮冬瓜规模化连片种植基地2100多亩。为推动特色产业走上产业化之路,太阳村村民自发组建彩阳蔬菜专业合作社,对黑皮冬瓜等优势产业进行统一管理,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标准,并采用间套种等先进种植技术,实现黑皮冬瓜年产值2028.5万元,荷包豆、蔬菜年产值1146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5万元,家家户户建起“冬瓜楼”,成为玉林市第一个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万元的“万元村屯”。从2007年起,自治区农业厅每年在全区各地选择100个左右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村屯开展“万元村屯示范工程”,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别突出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xgnza/休闲农业和强村富农等示范创建主题,因地制宜重点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示范作用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农民增收快的示范村屯和“万元村屯”,全区新农村建设以点带面地发展起来,新农村建设“万元增收”步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绿色生态幸福指数上升的“底气”“绿色生态”是优势和发展潜力,也是创建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底气”。广西新农村建设的“鼻祖”恭城,就起步于“生态”,得益于“生态”。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恭城历届领导“换届换人不换路”,紧紧盯住“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坚持走自己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沼气等清洁能源完全替代柴火,养殖种植产生的废料变成宝,山封了起来,水护了起来。山青了,水绿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恭城特色农业最大的亮点,农民增收最有力的原动力。“恭城生态”品牌在全国打响,恭城月柿、恭城椪柑获得地理标志和商标注册证书;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这个一年四季的乐园,迎来四面八方的游客。近年,恭城继续延伸“生态”触角,大做“山”字文章,发展毛竹种植13.2万亩,着力在山上再造一个“生态农业”。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7.09%,恭城农民坐拥“绿水青山”怀抱“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实现了“生活宽裕”,还带来了“乡风文明”。“生态”之风吹拂着八桂新农村,“文明”之景纷纷展现平坦的水泥路,道路两旁路灯成行,绿树成荫,幢幢青砖红瓦小洋楼与果园交相辉映;地处青山绿水边上的篮球场、文化综合楼和文艺戏台等醒目耀眼,犹如凡间仙境这些美言美语,成为各路笔者抒写广西新农村常用的词语。 2011年,广西进一步以城乡风貌改造为载体实施特色名镇名村建设,通过编制镇村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建设配套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等,重点打造50个看得见、叫得响、学得会的“万元增收”名镇名村,新农村“美好家园”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通过土地流转富裕起来的横县朝南村,首开全区之风,每年从全村土地流转收益金中,按每亩拿出20元,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60元养老金,给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放80元养老金,全村每月养老补助支出2000多元。家庭养老向“土地养老”转变的创举,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老有所保。藤县道家村利用坐落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表山休闲旅游风景区内的优势,推进村企合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就地转移剩余劳力,80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新型农民产业致富的“弄潮儿”桂平市上国村的农民企业家莫兆钦,恭城大岭山村撬山种桃的十七大代表邹存亮,凌云县陇雅村的全国人大代表吴天来,隆安县定江村闻名全国的香蕉大王卢义贞这些广西新农村建设“领头雁”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农民”,正是这样有新思想的“新农民”,带动了一个个新农村的跨越。上国村农民莫兆钦带领当地一批不安于现状的农民和知识分子创办源安堂。通过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全村2/3以上农民洗脚上田,变成工人或商人;草木变成著名药品;荒田种出药材基地,资源催生巨大财富。2011年7月,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两万元的上国村,荣获“中国村庄名片”称号,成为广西仅有的两张全国村庄名片之一。大岭山人在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建设新农村优秀党员邹存亮等党员骨干的带领下,撬山种桃,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把荆棘遍布、乱石嶙峋的大岭山,开垦成面积1400多亩的大桃园。目前该村人均拥有水果面积10亩,水果总产量80多万公斤。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农民是新农村的主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一位能人,虽能带动产业发展,但要全面持续地推进新农村发展,则需要整个农民群体素质的提升。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明政策,并具有较高思想道德水准的新型农民,广西全面铺设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农家课堂”、“田间学校”、示范基地等农民培训平台,每年培训农民200万人次以上,确保示范村农民每人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培训,帮助示范村农民至少掌握1-2门先进实用技术。“新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型饭店人员管理办法
- 装修工程协调管理办法
- 贷款债务重组管理办法
- 箱包样品室管理办法
- 衢州临时仓库管理办法
- 上市公司环安管理办法
- 财务管理办法及时性
- 订单班学生管理办法
- 上网电价结算管理办法
- 仓储物流设施管理办法
- DB3301T 0461-2024 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 高大模板安全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九年级上册英语书译林版单词表
- JT-T-1344-2020纯电动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 个人代持协议书
-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 电力现货实战型交易策略分析
- 游戏交互设计趋势
- 教育研习手册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栾川县潭头金矿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