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B卷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B卷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B卷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B卷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高中生物 专题五 生态工程过关检测B卷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生态工程b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设计生态工程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其根本目标是()a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b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c防治环境污染,追求生态效益d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答案d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答案a解析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设计了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与传统的过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3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能量的反复利用b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c用蛆蛹粪便作有机肥还田,利用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原理d在离开人的管理条件下,该生态工程仍可能正常运转答案b解析该生态工程是依据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生态学原理而设计的,其中人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在人的管理下,使物质和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如木糖醇、食用菌和禽畜等都能增加经济效益。4下图表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分解b图中a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和有机物,b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c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其中它们的异化作用类型的变化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d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的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对流入的污水进行处理主要是利用物理沉降、微生物的分解和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由图可知,细菌和藻类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细菌通过分解有机物,为藻类生长提供二氧化碳、水、矿物养料;藻类的光合作用为细菌的分解作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不同水层由于受到物理扩散、生物消耗等因素的影响,水中溶氧量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其中生存的生物类群也会因此而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5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不能解决的问题是()a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b有利于保存土壤内的氮、磷、钾等养分c使土地优化利用d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答案d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能解决很多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不能解决长期干旱无雨的问题。6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不产生废弃物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答案c解析整体性原理是指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7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病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答案b解析虽然该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使库区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是一个样板,各地可以照搬b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因地制宜c不同的生态工程体现的原理完全相同d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只在于恢复生态答案b解析建设生态工程一定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运用不同的原理,不可以照搬一个模式。9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c对湿地的恢复,只是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答案c解析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种措施相结合,如控制污染、引进动植物物种、建立缓冲带等。对湿地的恢复不仅是简单地依靠生物工程手段,如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10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 bc d答案a解析要防止片面追求当前和局部的利益,而忽视长远和整体利益,而就属于获得当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实例。11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可将食用作物改种为()饲料作物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a bc d答案c解析由于重金属污染后可通过食物链传递,从而危害当地人类健康,因此将食用作物改种为非食用的观赏作物、能源植物、纤维植物等。12在帮助农民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a解析引种时要注意所引种的生物是否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不能盲目引种或栽种,这主要运用了协调与平衡原理。13“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综合”体现在()a改变单纯造林、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采用多种植物进行生态工程恢复c运用了多种生物措施d运用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答案a解析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4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答案c解析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可以成为家畜的饲料和人的食物,家畜也能成为人的食物,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可以利用农作物秸秆、人和家畜粪便中的有机物,而沼液和沼渣又可以为农作物提供肥料,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又能成为人类的能源物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属于分解者。能量不能循环利用,所以c项的叙述是错误的。15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答案c解析a、b、d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工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不是生态工程。16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土壤酸碱性a bc d答案b解析要理解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17下列哪种措施不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秸秆还田b大量施用有机肥c用作物秸秆等残留物作燃料d采集河泥作肥料答案c解析在稳定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中,是不会有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的。因为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上一个环节产生的废料,是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生态工程遵循了这一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秸秆还田、使用河泥或其他有机肥,就是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废弃物,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矿质元素,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秸秆燃烧挥发掉大量的能被作物利用的成分,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浪费和环境污染。18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利用有机物,又防止了环境污染b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c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上述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善了生态系统功能答案b19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答案d解析恢复生态系统主要利用生物群落演替的理论,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适应性,充分依靠生态系统自身的能力,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物质、能量的投入),从而尽快使生态系统从受损破坏状态恢复到正常健康状态。因此,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20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是()a病虫害的生物防治b作物轮作、套种c使用化肥提高作物产量d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答案c解析大量使用化肥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属于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生态农业提倡使用有机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40分)21(10分)如图是我国南京古泉生态农场的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蘑菇房中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2)某同学据图写出一条捕食食物链:果树蚯蚓鸡,该食物链_(填“正确”或“不正确”)。(3)利用沼气燃烧为鸡舍延长照明时间,提高产蛋率;利用性外激素诱捕果园中的害虫,这些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果园与森林相比,其抵抗力稳定性_(填“高”或“低”),原因是_。(5)此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有_和_。答案(1)分解者(2)不正确(3)信息传递(4)低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5)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顺序可以颠倒,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蘑菇不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其利用的是有机物,属于分解者。(2)蚯蚓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食物链的构成。(3)光照、性外激素分别为物理、化学信息。这是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4)与果园相比,森林的生物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更高。(5)生态农业的优点在于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22(10分)1985年前,某地农村农作物秸秆都是当作燃料,而农户和家畜的粪便等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后来逐步开始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下图是2006年时当地生态工程示意图。(1)试分析1985年前生产形式的不利影响。(至少举两个方面)_。(2)该生态工程的建设遵循了_等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较,具有_等特点。(3)当地人希望进一步提高该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专家经过考察后,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奶牛养殖项目。村民接受了专家的建议,并对原有的生产项目作了一些调整。他们需要调整的项目主要是_。(4)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举例说明:_。答案(1)能源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引起环境污染、农业成本高等(2)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减少原养殖家畜的数量,只要求答出一项)(4)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农作物秸秆的燃烧,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家畜粪便中的能量也浪费了,实质上植物只是利用了粪便经分解后的无机盐。(2)生态农业的建立,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生态农业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3)按照协调和平衡原理,需要增加种植农作物种类和数量或减少原养殖家畜的数量。23(10分)珠江三角洲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该地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_。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_来源,各类生物要_。(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_;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在营养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_的分解作用,又被桑基、蔗基所利用。蚕粪中的氨经过_的作用,形成了_被植物利用。(4)概括地说,该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_。答案(1)生产者和分解者能量保持相对稳定(2)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食物链短(3)分解者硝化细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4)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解析建立该人工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最大限度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其食物链相对较短,能量损耗较少,故能量利用率较高;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有赖于它的各功能类群(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之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24(10分)在社会主义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