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1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2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3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4页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陕西省延川县南关小学 刘 艳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观察生活,力求写实;积累材料,迁移运用;提倡模仿,培养文风;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多写片段,多记日记;多加肯定,少点批评;鼓励创作、推荐发表。相信能让那些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小儿科”。关键词:作文 教学 激发 兴趣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为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这一“顽症”了。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卡夫卡说过:“什么叫写作?写作就是把自己心中的一切都敞开,直到不能再敞开为止。写作也就是绝对的坦白,没占丝毫的隐瞒,也就是把整个身心都贯注在里面。”即写作文时,应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在我们的写作中,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一段中的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真,是善美的基础,是文章能够说服人、感染人的重要条件。“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们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吧!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苦沉浮斗以提高分数, “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阅读得要多,书读得多,写作素材积累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那么,如何积累写作材料呢? (一)要积累素材。凡是写作方面有成就的人,都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魏巍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积累了几十个生动的故事,写到作品中的只有三个。姚雪垠写李自成卡片做了成千上万张。素材越多,写作时选择的余地就越大。 (二)要积累语言。语言是文章的建筑材料。要多记精彩的段落和句子,多记名言警句,积少成多,集腋成裘。在语言积累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词语的积累。有人对红楼梦里的词语进行过统计,发现曹雪芹掌握的词语非常丰富。也有人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过词语统计,发现这位大文豪的词汇量大得惊人。 (三)还要积累思想火花。人的思想火花来得快,消失得也快,如不及时抓住,就可能再也寻不着它,所以,一旦有了新的想法,应赶快记录下来,记得多了,就成了思想的“源头”了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见写作仅仅靠多读多积累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而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旬“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瘐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入,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模仿是创新的一步,但不能一味的模仿,开始求“与古人合”,其后必须“与古人离”,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五、多写片段,多记日记。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历练:像游泳、开车、踢球、唱戏等,如果训练达不到一定强度或熟练程度,就很难奏效。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不能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创新,必须在反复的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矛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个笔记本,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即要养成勤动笔的习惯。除了老师课上要求的作文外,应该加强日常的练笔。发生了一件新鲜事,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考试成绩不好,赛跑得了冠军,老师的批评,妈妈的啰嗉,乃至下雨了,刮风了,凡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即长,无话则短,关键是要有随时记录的意识。一位当代作家,上学期间每天都记下自己的观察、感受,对事物的见解,常常只是一些片断、点滴,比如:蜻蜓在人的脸前飞来飞去,要下雨了。在蒙蒙的细雨里,人的轮廓都变得模糊了,只剩下混混沌沌的一团。路灯像一个圆圆的黄绒球,悬在半空。 他是个羞怯的少年,总是低下通红的脸,却抬起发亮的眼睛,看着他的对话者。一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写作能力也在不断实践中得以提高。六、多加肯定,少点批评。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官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候,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是看到管仲的缺点而对其优点不加以利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记得有一次我在批改作文时,一向错别字较多、作文能力较差的贺秀同学,这次作文写的不仅认真整齐,而且错别字也有所减少,更值得表扬的是能在文章中使用谚语,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我当时在批语中肯定了这次作文大有进步,错别字较前数量减少,恰当使用谚语,增强文章说服力,巧妙运用修辞手法,使得语言生动、具体、活泼,为文增色不少,再次委婉点到今后注意文章的条理要清楚,结构要完整,在讲评课中特意鼓励表扬了她。从此这位同学端正了作文态度,作文水平逐渐提高。在作文教学中若把学生的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就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会适得其反。七、鼓励创作、推荐发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作的源泉,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