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每试 题 研 究 l T题IJUA卷N J交IAO流LIU 中 1 1 下列有关物质变化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熔融态的 A 1 0 C转化为 C都属于化学变化 B 胆矾 冰水混合物 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 C 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否发生丁达尔 效应 D S i O N O A 1 O 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1 2 材料 今年元月 韩国某冷库在聚氨酶发泡作业时 因可燃性油气挥发而引发爆炸 同月 我市龙岗一旅馆食堂 因液化石油气泄露引发爆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聚氨酶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是纯净物 B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C 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 C O D 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 3 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 氯水 氨水 水玻璃 水银 福尔马林 聚乙烯 离子化合物 明矾 冰醋酸 石膏 纯碱 含非极性键的分子 H2 O 2 C C I 4 C H 2 c l 2 c 2 H 4 同位素 H H 2 H 同素异 形体 C 6 0 C 8 0 金 刚 石 石 墨 同 系 物 C H 2 0 2 C 2 H 4 0 2 c 3 H 0 C H 8 0 2 同分异构体 乙二酸二乙酯 乙二酸乙二 酯 二乙酸乙二酯 碱性氧化物 C a O A 1 2 O 3 N a 2 0 强电 解质 B a S O C a O S O 3 N a O H H C 1 可再生能源 水能 风能 生物质能 天然气 A 只有 B C D 全部正确 二 化学基本计量 1 用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1 0 0 m L 1 0 m o VL乙醇溶液含有的共价键数 目为 8 NA B 标准状况下 1 4 g乙烯和环丙烷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氢 原子数为 0 2 N A C 1 2 0 g N a HS O 固体中离子总数为0 3 N A D 1 L 0 1 m o L F e N O 3 3 溶液参加反应 最多转移的电 子数为0 3 N 2 一定量的氢气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 所得混合物用 1 0 0 m L 3 0 0 m o L L的 N a O H溶液 密度为 1 2 g m L 恰好完全吸 收 测得溶液中 只含 N a C 1 和 N a C 1 0两种溶质 含有 N a C 1 0的 物质的量为 0 0 5 mo l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 N a O 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 0 O B 所得溶液中 c l 一 的物质的量为 0 2 5 mo l C 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 1 mo l D 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3 3 NA表示 阿 伏 加德 罗 常 数 的值 下 列 说法 正 确 的 是 A 1 9 g H 3 0 共用的电子对数为2 N B 3 4 g D 2 0 2 所含电子数为 1 8 A C 1 m o l 羟基 一 O H 所含中子数为 8 N A D D O D T O H共 1 0 g 其所含分子数各为 0 2 5 N A 4 用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2 0 0 m L 2 5 m 0 L乙醇 溶液 中含有 的分子 总数为 0 5NA B 标准状态下 1 4 g N 和 C O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数 0 1N C 含 1 0 6 g N a 2 C O 溶液中的离子总数为0 3 N A D 常温 下 1 L 0 1 m o L L A 1 C 1 溶 液 中 阳 离 子 数 小 于 0 I NA 5 在 时 将 a g N H 完全溶于水 得到 V m L溶液 假 设该溶液的密度为P g c m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物质的量 浓度为 c m o l L 其中含 N H 的物质的量为 b m o l 下列等 式正确的是 A c 1 0 0 0 a B C a l O O O 1 7 D 1 0 0 一 a 6 等温等压下 有质子数相等的 C O N C H 三种气体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体积之比 1 3 1 3 1 4 B 原子数之比 1 1 1 c 质量之 比1 1 1 D 密度之比1 4 1 4 1 3 7 向等物质的量的 F e和 F e S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硝酸 充 分反应后得到 F e 和 S O 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气体 由等 体积 N O和 N O 组 成 1 3 4 4 L 则混 合物 中 F e S的质 量 为 A 8 8 g B 1 7 6 g C 5 6 g D 2 6 4 g 8 某 学 生 提 供 的实 验 数 据 如 下 其 中肯 定 错 误 的 是 用 1 0 0 m L的量筒量取6 7 6 0 mL液体 用托盘天平称 取2 2 5 g K C 1 酸碱中和滴定时 消耗 0 1 0 0 0 mo L L的盐酸 2 3 2 5 m L 用广泛 p 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 H 4 4 A B C D 9 托盘天平 容量瓶 滴定管 量筒是常见的中学化学计量 仪器 熟知这些仪器的使用是定量研究化学的基础 1 其中标示着使用温度的仪器是 2 下列操作 中 容量瓶所不具备 的功能有 填序 号 A 配制一定体积 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B 贮存溶液 C 测量容量瓶规格以下的任意体积的溶液 D 准确稀释任意某一浓度的溶液 E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F 用来加热溶解固体溶质 3 如 图2所示是某些仪 器的刻度部分示意图 图中各 仪器虚线为所示读数 其中为 量 简 的 是 填 编 号 下 同 读数为 m L 为滴定管 的是 读数为 m L 4 由于下列错误操作 一 一 J 一一一目 一 一目 图 2示意 图 可能使所得的数据 比正确数据偏小的是 A 称取4 2 g N a C 1 固体时 将砝码放在左盘 N a C 1 固体放 在右盘 B 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 定容摇匀后 液面低于刻度线 C 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 直接倒入标准液进行 中 和滴定 D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 俯视液面所得的读数 1 0 N a 2 S O 久置会变质 取一样 品 根据试样与钡盐溶液 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来测定其纯度 流程如图3所示 兰 兰 固 M i ddl e Sc h oo l C h e m i s t r y 嘉 T题IJ UA卷 N J交IA O流LIU l 试 题研 究一 样品 口 g 堡 H H兰 H H H 兰至 图 3制取 流程 1 操作 2的名称是 一 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其操 作方法是 2 甲 乙两同学开展实验时 分别按表 2叙述开展 操作 1 其余操作相同且符合实验规范要求 并得到表中所示的 沉淀质量和亚硫酸钠质量分数 N a S 0 的计算表达式 表 2实验探究 操作 1 沉淀质量 g 计 N 算 a 2 S 表 O 达 3 式 其中 填 甲 或 乙 的 N a 2 S O 计算表达式 有 误 因为 3 定量测量需要重复实验 2 3次 取平均值 目的 是 l 1 将 2 8 8 g铜投 入 1 0 0 m L 浓硝酸中 最后铜有剩余 其g 1 0 N O 一 物质的量变化如图4所 l 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0 1 开始反应 时浓硝酸的 物质的量浓度为 m o l L 的气 票 图 4 变 化 曲 线 的 气 体 在 标 准 状 况 下 的 体 积 不 一 考虑 N O 与 N 2 O 的平衡 为 L 3 硝 酸 完 全 反 应 后 消耗 铜 的 物 质 的 量 n c u 是 mo 1 4 应再往此反应体系中滴加 2 m o l L的硫酸 L 才能 使剩余的铜恰好完全溶解 已知此过程中 N O 一 的还原产物 为 N O 5 在常温下 把 N O气体压缩到 1 0 1 X 1 0 P a 再加热到 5 0 0 o C 发现气体的压强迅速下降 压强降至略小于原压强的 然后压强就不再改变 已知其中一种产物为N O 则上述 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1 2 5 0 0 m L未知浓度的稀硝酸 向其中加入铁 铜的细小 粉末 加入的金属质量与放出的气体体积 已转化为标准状 况下的体积 如表3所示 表 3 相关数据 团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 o l L 铁 铜粉末中 r F e n C u o 三 氧化 还原反应 1 将 H S和空气 的混合气 体通入 F e C 1 3 F e C 1 2 C u C 1 2的混 合溶液中反应 回收 s 其物质转 化关系如图5所示 下列推理正 确的是 A 回收 s的过程中 氧化剂 为 F e C I 3 C u C 1 2和 0 2 B 回收 S的过程中 发生了 图5 转化关系 反应 4 F e 0 2 4 H 2 H 2 0 4 F e C 回收S的过程中 总反应为 H S H2 f s D 回收 S的过程中 生成的 C u S进一步转化为 S和 c u 2 锑 s b 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 我国锑的 蕴藏量占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 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 再用碳还原 反应如下 2 S b 2 S 3 3 0 2 6 F e S b 4 0 6 6 F e S Q S b 4 0 6 6 C 4 S b 6 C 0 关于反应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 中的氧化剂分别是 S b S S b 0 B 反应 中每生成 3 m o l F e S时 共转移 6 m o l 电子 C 反应 说明高温下 s b的还原性比 C强 D 每生成 4 to o l S b时 反应 与反应 中还原剂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4 3 3 某容器 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 反应过程中存在 H 0 C I O一 C N一 H C O 3 一 N 2 C 1 一 六 种 物 质 在 反 应 过 程 中测 得 C l O一 和 N 的物质 的量随时间变化 的曲 线如图6所示 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 的是 A 当有3 m o l C I O一 参加反应时 则 有 1 m o l N 生成 B H C O 一 作为碱性介质参与反应 C 当有 5 m o l C I O一 参加反应时 则 有 1 to o l N 2 生成 t s 图6变化 曲线 D 若生成 2 2 4 LN 2 则转移电子 0 6 m o l 4 下列过程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天宫一号中 N a 2 0 作供氧剂 B 实验室制取 C O C 工业制漂 白粉 D 工业制粗硅 5 某研究小组鉴定甲盐溶液的过程与现象如图 7所示 下 列结论正确的是 图 7 实验过程与现 象流程 图 A 如果甲盐中含有 s 则乙就是硫黄沉淀 B 如果乙是 A g c l 沉淀 那么甲就是 F e C 1 I 试 题 研 究 l 煮 中 C 丙肯定含有 F e 所以甲盐是 F e B r z D 甲含有的铁元素 可能显 2价 3价 6 把一定量铁 铜投入稀盐酸 F e C 1 F e C 1 和 C u C I 的混 合溶液中 铁有剩余 则溶液中所含离子最多的是 A CI B C u C Fe D Fe 7 2 0 1 3年5月 科学家研究发现 毛囊中堆积过量的过氧 化氢会导致大规模表皮被氧化 是致使头发由内而外变得灰 白的根本原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中过氧化氢堆积 是 由于人体 中缺失过氧化氢酶 所致 B 氢化学医学认为 适当吸收还原性气体氢气可以医治 白发 C 由于铁离子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所以白发过多是 人体缺铁所致 D 过氧化氢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可 以调节人体的氧 化还原平衡 8 根据世界环保联盟的要求 广谱消毒剂 C I O 将逐渐取 代 c l 2 成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工业上常用 N a C I O 3和 N a 2 S O 3 溶液混合并加 H s 0 酸化后反应制得 C I O 则反应后 N a 2 S O 转化 为 A S O2 B N a 2 S O 4 C S D Na 2 S 9 锌与一定 量浓 硝酸反 应 得到 硝酸锌 溶液 和 N O N 0 N O的混合气体 这些气体与 1 1 2 L 0 标准状况 混合 后通入水中 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则消耗锌的质 量 为 A 1 6 2 5 g B 3 2 5 g C 6 5 g D 无法计算 1 0 在 B a C 1 溶液中通入 s 0 气体 未见沉淀生成 若再 通入或加入下列物质中的一种 则可以看到沉淀 则该物质可 能为 C 1 N H3 H c l N 0 c o 2 H 2 s r e c l 3 溶液 A B c D l 1 已知 氧化 性 I O 一 I 2 还原性 H S O 3 一 I 一 在含 l 5 to o l N a HS O 的溶液 中逐滴 加 入 K I O 溶液 加入 K I O 3和析 出 I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 图 8所示 下列 说 法 正确 的 是 A 反应过程 中的氧化 产物 均为 S O 一 n 1 03 图 8关 系曲线 B a 点时剩余 N a HS O 3 的物质的量为 9 to o l C c 点时的还原产物可能是 K I 或 N a l D 当溶液 中 I 一 与 I 的物质 的量之 比为 1 1时 加入的 K I O 3 为 6 to o l 1 2 已知 s 0 2 I 2 2 H 2 0 H 2 s o 2 H I 向含有 H C 1 F e C I 和 B a C 1 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S O 产生白色沉淀 现有 等物质的量的 F e I N a H S O 混合溶液 1 0 0 mL 向其 中通人 4 4 8 L 标准状况 氯气 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K S C N溶 液 溶液呈微红 色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F e I 2 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 1 m o l L B 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 0 2 m o l C 通入氯气的过程中 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F e 最后被 氧化的离子是 I D 反应 后 溶液 中大量存在 的离子有 N a H S O 一 和 F e l 3 制备 F e 3 0 4纳米颗粒的反应是 3 F e 2 S 2 0 3 一 0 2 x O H一 F e 3 O 4 s 4 0 6 一 2 H 2 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B 参加反应的 F e 全部作还原剂 C 每生成 1 m o l F e 3 O 4 被 s 2 O 3 还原的 O 2为0 5 to o l D 1 to o l F e 被氧化时 被 F e 还原的 O 的物质的量为 1 3 too l 1 4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它与脂类代谢有密切联系 能增强人体内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 但铬过量会引起污染 危 害人类健康 不同价态的铬毒性不同 三价铬对人体几乎无 毒 六价铬的毒性约 为三价铬的 1 0 0倍 下列叙述错误 的 是 A 发生铬中毒时 可服用维生素 C缓解毒性 因为维生素 C具有还原性 B K c r 2 0 可以氧化乙醇 该反应可用于检查酒后驾驶 C 在反应 C r 2 0 7 一十 I 一十H c r 3 I 2 H 2 O中 氧化 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 D 污水 中的 c r 3 在溶 解 的氧气 的作 用下 可 被氧 化 为 C r 2 0 7 一 1 5 浓盐酸中HN O 与 S n C 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S n C 1 1 2 C I 一 2 HN O 2 6 H N 2 3 S n C 1 4 H 2 O 关于该反应 的说法中正确的组合是 氧化剂是 H N O 还原性 C 1 一 N 每生成 2 8 g N 2 还原剂失去的电子为0 6 m 0 l 为 4 Y为2 S n C 1 是 氧化产物 A B C D 只有 1 6 甲 乙两个 研究小 组 用 以下 两种方法 由 C u粉制 C u N O 3 2 溶液 1 甲组用 o g C u粉 在加热条件下 与空气充分反应 然 后将生成 的 C u O 全部溶 于适 量 的稀 H N O 溶液 中 制得 C u N O 溶液 则消耗 的 O 的物质 的量是 消耗 H N O 的物质 的量是 2 乙组用 o g C u粉全部溶于一定量的浓 HN O 中 测得 生成 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b L 不考虑 N O 转化成 N O 则消耗 H N O 的物质的量是 m0 l 为消除污染 将 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并同时通入 O 使生成的气体完全与水 反应 则消耗 O 2的物 质的量是 m0 l 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N a O H溶液中 气体被完全 吸收 产物只有 N a N O N a N O 和 H O 则生成 N a N O 的物质的量是 mo 1 1 7 重铬酸钠 N C r 2 0 2 H 2 O 在制 革工 业 印刷 工业 电镀工业等有重要用途 其制取流程如图9所示 1 X气体的电子式为 一 2 铬铁矿 F e O C r 2 0 中含有少量杂质 A 1 O 转窑中 主导产物是铬酸钠 请写出转窑中高温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M i ddl e Sc h oo l Che m i s t r y 薯 煮 翥 象 T题IJU A卷N J交IA O流L IU l 试 题研 究 铬 F e O X气体 碳 酸钠红棕 色固体 白 色沉 淀 图 9制 取 流 程 3 向母液中加入浓硫酸 把铬酸钠转化为重铬酸钠 经 两次蒸发 主要是除去 填化学式 冷却至 3 O一 4 0 得 到产品晶体 洗涤该晶体的溶剂最好是 填序号 A 蒸馏水 B 无 水乙醇 C 8 0 乙醇水溶液D 2 0 乙醇溶液 4 纯重铬酸钠晶体加热至 8 4 6 o C失去结晶水 4 0 0 分 解生成两种物质 经热重分析发现 固体质量不变 请写出 4 0 0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8 由镍黄铁矿 主要含有 N i S 含少量 F e S C u S 制取氢 镍蓄电池材料 N i O O H的工艺流程如图 1 0所示 调 pH 图 l O工 艺 流 程 1 流程图中前后两次调 p H 则用于调节 p H的物质分别 为 填 酸 碱 或 水 2 加压氨浸在 1 4 0 o C 左右时进行 请写出生成红棕色沉 淀 的化学方程式 3 加入 S 0 一 的目的是 请写 出生成 C u S的离子 方 程式 4 氢镍碱性蓄电池总反应为 MH N i O O H M N i O H 2 M是储氢合金材料 请写出该电池工作时其负极的电极反 应方程式 1 9 高纯度锰酸锂 L i Mn O 是锂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 1 工业上有一种制取高纯度锰酸锂的方法如下 用硫酸锰与 K S O 溶液常温下混合一周 慢慢得到球 形二氧化锰 M n O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滤 干燥得到球形二氧化锰 再与氢氧化锂 7 5 0 共 热 5 h 得到锰酸锂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氢氧化锂容易与二氧化碳反应 工业上常用碳酸锂代 替 把分析纯碳酸锂与电解二氧化锰两种粉末 按物质的量之 比为1 4 混合均匀 加热 升温至 5 1 5 时 开始有 C O 产生 同时生成固体 A 这 比预计碳酸锂的分解温度 7 2 3 低得多 其原因是 升温至 5 6 6 时 产生另一种气体 X X恰好与 C O 的 物质的量相等 同时得到固体 B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升温至7 2 0 o C 时 A B反应 固体质量逐渐增加 当质量 不再增加时 得到高纯度的锰酸锂 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2 0 生活污水中含有 N H 通常用生物膜脱氮工艺进行 豳 Mi d d l e S c h o o l C h e m i s 南 处理 生物膜法是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其他物体表面呈膜状 并让它和废水接触并使之净化的方法 工艺流程如图 1 1所示 兰 垒 玺 南 量 萎 I I麦 磊 花 排 出 两种 无毒 气 体 图 1 1工 艺 流 程 1 首先在硝化池 中 消化细菌促使 N H 转变为 N O 一 请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L 2 然后在反硝化池中加入甲醇 请写出反硝化池中发生 的离子方程式 3 较新的研究表明 生物膜全自养脱氮过程中如果鼓人 不足量的空气 消化细菌促使 N H 部分转变为 N O 一 然后进 一 步转化为无毒气体 无须加入甲醇等还原性物质 请用离子 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过程 四 离子反应 1 下列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硝酸银加入过量氨水中 A g O H一 A g O H l B 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 F e 2 H N 0 3 一 N O t H 2 O F e C 明矾溶液 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 S O 4 一 A l 2 B a 3 O H一 2 B a S O 4 0 A I O H 3 D 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Ca 2 2 HC O3 一 2 O H 一 C O3 一 C a C O3 2 H2 O 2 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 H 0 F e Ag NO 一 K B 滴入甲基橙显黄色 A 1 N a B r 一 H C O 一 C 滴入 酚酞显红色 N a A 1 0 2 一 S S O 3 D 滴入 K S C N溶液显红色 N H H S O I 一 3 下列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正确的是 A 用氢氟酸在玻璃上镌刻图案 4 H S i O 2 H2 O s i B 向 c u F e 混合液中加人 C u O除去 F e 3 H 2 O 3 C u O 2 F e 2 F e O H 3 3 C u C 亚硫酸氢钠溶液显酸性 H S O 一 H S 0 D 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碳 2 H C O 3 C O 2 t十 H 2 O 4 常温下 在指定溶液 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 的 是 A 含 H S 一 溶液中 K C u N O 3 一 S O 4 B 某无色透明的溶液 Mg 2 C I O一 S i O N a C 加入 N H C O 后加 热 有气体产生 的溶液 N a K NO3一 HCO3一 D p H 0 Na Ca F e NO 一 C1 5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F e I 2加入足量的溴水 2 I 一 B r z I 2 2 B r B 向明矾溶液中滴人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2 B 3 O H一 A l 2 S O 4 一 2 B a S O 4 A 1 O H 3 I C 向 F e C 1 3 溶液中通入过量的H S 3 H S 2 F e 2 F e S i S l 6 H 试 题 研 究 I T题 JUA卷N J交IAO流LIU 中 t D 4 m o l N a O H溶液完全吸收 3 m o l C O 2 3 C O2 40 H 一 CO3 2 HC O3 一 H2 0 6 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碱性银氨溶液 Mg 2 A g N O 一 K H B 加入铝粉有氢气生成的溶液 Mg K N O 3 一 H C O 3 一 C 常温下 C H 1 0 m o L L的溶液中 N a A 1 0 2 一 S S O 一 D 氢氧化铝胶体 K H S O C 1 7 将0 1 mo l N a H C O 3 0 1 to o l N C O 3 0 2 mo l N a O H 0 1 to o l N a C 1 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溶液后 向其中缓慢滴加盐 酸 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 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一定为 H O H一 H O B 溶液中发生的众多反应一定有 C O 2 N a O H N a 2 C O H2 0 c 产生气泡的离子方程式一定为 H H C O 一 C O T H2 O 一定没有的反应为2 H C O 3 C O 2 t H 2 O D 滴加盐 酸的初期阶段一定不 会发生 的离 子反应为 HCO3一 OH 一 CO3 一 H20 8 某溶 液 中可能含 有 c 1 一 S O C O N H F e A l 和 K 取该溶液 1 0 0 m L 加入过量 N a O H溶液 加热 得 到 0 0 2 m o l 气体 同时产生红褐色沉淀 过滤 洗涤 灼烧 得 到1 6 g固体 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 B a C 1 2 溶液 得到4 6 6 g 不 溶于盐酸的沉淀 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 至少存在 5种离子 B c 1 一 一定存在 且 c c l 一 O 4 m o L L C S O N H 一定存在 C l 一 可能不存在 D C O 3 A 1 一定不存在 K 可能存在 9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所给的前提条件不相吻合的 是 A 将 4 m o l C 1 2通入含有4 too l F e B r 2的溶液中 2 C 1 2 2 F e 2 Br 一 4C 1 一 B r 2 2 F e B 已知亚硫 酸 H S O 的二级 电离 常数 比偏铝酸 H A 1 0 2 要大 则将少量的 s 0 2 气体通入偏铝酸钠溶液 中发 生如下离子反应 2 A 1 0 2 一 s 0 2 3 H 2 0 2 A 1 O H 3 土 S 0 3 c 稀的氨水溶液吸收了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2 NH3 H2 O CO2 2 NH4 H2 0 CO 3 一 D 在明矾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的质量达到最 大 时发生如下离子反应 2 A 1 3 S O 4 一 3 B a 2 6 0 H一 3 B a S 0 4 2 A l O H 1 O 下 列 事实 离 子方 程 式及 其 对应 关 系 均 正 确 的 是 A 铁溶于稀硝酸 溶液变为浅绿色 F e 4 H N O 3 一 F e N 0 t 2 H 2 O B 向 K C r 2 0 溶液中滴加少量浓 H S 0 溶液变为黄色 C r 2 0 橙 色 H 2 0 2 C r O 一 黄色 2 H 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在空气 中放置一段 时间后 溶液变蓝 4 H 4 I 一 0 2 2 I 2 2 H 2 0 D 向水杨酸 0H 0 H 中滴加 N a HC O 溶液 放出 无色 一 一 2 H2 0 1 1 某 溶液 中可 能含 有 H N H Mg 2 F e A l S 0 4 H C 0 一 等离子 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 的 N a O H溶液时 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加入 N a O H溶液 的体积变化如图 1 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 2 N a 0 H溶 液的体积 变化 A 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只有 N S O B 原溶液中含有的F e 和 A 1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 C a b段发生 的离子 反应 为 A l 3 0 H A 1 O H M g 2 2 0 H一 M g O H 2 D 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必定有 H N H A 1 但不 能确定含有 Mg 2 和 F e 中的哪一种 1 2 将 N O 逐渐加入含有 H Mg A 1 N H 的混合 液中并微热 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的 N O 物 质的量的关系如图 1 3所示 则原溶液 中的 Mg 2 A 1 N H 物质的量分别为 6 5 吕 3 O n Na 2 O2 mo l 图 1 3 关 系曲线 A 2 mo l 3 too l 6 mo l B 3 too l 2 mo l 6 mo l C 2 too l 3 too l 4 too l D 3 too l 2 too l 2 too l 1 3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无色溶液 K C 1 一 N H 4 A I O 2 一 S O 4 常温下 p H 1 4的溶 液 C O 3 N a S A 1 0 2 一 室 温下水 电离 的 c H 1 0 m o l L的溶液 K H C O 3 一 B r 一 B a 2 加入 Mg 能放出H 2的溶液 N H 4 c 1 一 N a S O 4 使甲基橙变红的 溶液 M n O 一 N O 3 一 N a F e 室温下c H c O H一 l 0 的溶液 F e A 1 N O 一 I A B c D 1 4 某钠盐溶液中可能含有 N O 2 一 S O S O C O c l 一 I 一 等阴离子 某同学取 5份此溶液样品 分别进行了如 下实验 用 p H计测得溶液的 p H大于7 加入盐酸 产生有色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入硝酸酸化的 A s N 0 溶液产生 白色 沉淀 且放出有色 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加足量 B a C 1 溶液 Mid d l e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中 翥 每 T题IJUA卷N J交IAO流LIU I 试 题 研 究 产生白色沉淀 该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将气体通人品 红溶液 溶液不褪色 加足量 B a C 1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在 滤液中加入酸化的 N H F e S O 溶液 再滴加 K S C N溶 液 显红色 该同学最终确定在上述六种离子中仅含有 N O 一 C O C l 一 三种阴离子 请分析 该同学只需要完成上述哪几个实验 即可得出此结论 A B C D 1 5 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 H N H K Mg N O 2 一 C O 3 N O 3 一 现 取两 份 1 0 0 m L溶液进 行如 下实验 第一份加足量 A g N O 溶液后 有 5 8 4 g白色沉淀产 生 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有棕色气体产生 沉淀颜 色不变 但质量减少 0 1 g 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人过量的 澄清石灰水 又得到白色沉淀 1 0 g 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并产 生无色气体 第二份加入过量浓 N a O H溶液 加热使产生的 气体全部放出 用 5 0 mL0 5 to o l L 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 收 酸 也 不 剩 余 根 据 上 述 实 验 以 下 推 测 不 正 确 的 是 A 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 H Mg B 原溶液确定含 N H N O 一 C O 且物质的量之比为 5 2 1 C 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 K N O 一 D 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 1 6 某无色溶液 中只可能溶有 N H K A l Mg H C O 一 C 1 一 I 一 M n O 一 S O 一 等离子中的几种 为分析其组 成 现进行 如下 实验 取 1 0 m L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 B a N O 溶液 加稀硝酸酸化后过滤得到 0 0 3 m o l 白色沉淀甲 取上述反 应后的滤液 加入 A g N O 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另取 1 0 m L 该 溶液于试管 中 滴加 N a O H溶液产 生 白色沉 淀乙 当加入 N a O H的物质的量为0 0 3 m o l 时 沉淀的量达到最大 继续滴 加 N a O H溶液并加热 开始产生气体丙 收集气体丙 体积换算 成标况下为 0 2 2 4 L 假设丙全部逸出 最后沉淀完全溶解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肯定有 K A 1 Mg 2 S O B 肯定有 K N H 4 A I S O 4 C 肯定没有 K H C O 一 Mn O 一 D 肯定没有 K N H C 1 1 7 下列有关离子共存 的说法 或离子方程 式 的书写 中 正 确的一组是 通人大量 N H 后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 N H Al c l 一 S O p H 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的离子有 Fe 3 M C 1 一 S O 4 水电离出的c n 1 x 1 0 m o l L溶 液 中能 大 量 共 存 的 离 子 有 K C O N a S 向 N H H C O 溶液中加入足量 N a O H溶液并共热 N H O H一 N H 3 T H 2 0 用食醋溶解水垢 C a C O 3 2 H C a 2 C O T十H O 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至 p H 7 B a 2 2 O H一 2 H S O 4 一 B a S O 4 2 H 2 O 用 F e C 1 溶液腐蚀铜电路板 2 F e C u 2 F e c u A B 囫 Mi d d l e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C D 1 8 向 1 0 m L0 1 m o l L N H 4 A 1 S O 4 2 溶液中滴加等浓 度的B a O H 溶液 m 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0时 溶液 中有 N H 4 A 1 S O 一 且 c N H 4 c A 1 B 1 0时 溶 液 中 有 N H 4 A 1 0 2 S O 一 且 C N H 4 c s 0 一 C 3 0时 溶液 中有 B a 2 A i 0 2 O H一 且 c O H一 c A I O 2 D 3 0时 溶 液 中 有 B a A l O H一 且 c O H c B a 2 1 9 1 0 0 mL含有 0 m o l HC I 的稀盐酸和 1 0 0 m L含有 b mo l N a C O 的稀溶液 按表 4方式分别向对方溶液中缓慢滴加 并 不断摇动试管 试分析表4并完成各题 题中气体体积均在标 准状况下测定 且不考虑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表 4 相关数据 滴加方式 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及产生气体的体积 詈 1 詈 詈 2 2 1 补全表 4中对应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2 上述所测六种情况下气体体积为 其中为 0的有 3 与 的大小关系为 填 或 4 若 n 0 1 b 0 0 8 贝 0 L L 2 o 无 色溶 液 中 可能含 有 N H K A l H C O 一 c l Mn O 一 S O 等离子中的几种 取 1 0 m L 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B a N O 溶液 加稀硝 酸酸化后过滤得到 0 0 3 m o l 白色沉淀甲 向滤液中加入A g N O 溶液未见沉淀产生 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 滴加 N a O H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乙 当沉淀增加到一定量后开始产生气体丙 最后沉淀完全 溶解 1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 填化学式 一定 含有的离子有 填化学式 2 请设计实验方案 检验该溶液中是否存在可能含有的 离子 3 为确 定 上述溶 液 中所 含 的各种 离 子 的物 质 的量 取 嚣 试 题 研 究 I T题IJUA卷N J交IAO流LIU 中 1 0 0 m L上述 溶液 并 向 其中加入 N 0 固体 产生的沉淀和气体 与 所加 N 0 固体物质 的量的关系 如图 1 4所 示 该 溶 液 中 可 能 存 在的离子的物质 的量 为 mo 1 2 1 某溶液仅含以 下离子 中的 5种 不考 虑水的电离及离子的 n Na 2 O mo l 图 1 4关系曲线 水解 且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 阳离子 N a Mg 2 F e A l F e 阴离子 O H一 C O 3 C 1 一 N O 3 一 S O 4 1 只经过简单分析便可确定溶液中一定不含的阴离子 是 2 阳离子可能 的组合 为 3 试设计简单的实验确定该溶液中阳离子 2 2 A B C D E五种溶于水的物质 其溶质分别 由下列十 种离子构成 五种物质不含相同离子 阳离子 N a A g F e A r B a 阴离子 O H一 C O 3 C 1 一 N O 3 一 S O 4 1 各取 1 mo l L的A B C无色溶液3 m L 分别进行如表 5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填写表 5 表 5 实验探究 2 试设计简单的实验确定无色 D溶液中的溶质成分 所 用试剂可以任选 3 有学生说 1 m o l L的 E溶液中 其阳离子不用任何实 验就可以确定 请你判断其正误并说明你的理由 2 3 电解质 A B C D分别由下列离子所构成 阳离 子 A l B a F e N a 阴离子 C 1 一 S O 4 O H一 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A B 一白色沉淀 加入稀硝酸 沉淀不溶解 B D 一 白色沉淀 在空气中沉淀转化为红褐色 c D一白色沉淀 继续加入 D溶液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消失 请 回答 下列问题 1 写出 中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2 写 出 中白色沉淀溶 解在 D溶液 中的离 子方程 式 3 B物质的化学式为 4 根据实验现象难以完全判断 c物质的组成 请设计 检验 c物质的实验方法 五 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 也 可以直接用作燃料 已知 C H 3 O H 1 0 2 g C O g 2 H 2 0 g H1 一 4 4 3 6 4 k J mo l 一 2 C 0 g 0 2 g 2 C O 2 g 一 5 6 6 0 k J m o l 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O的燃烧 热为 5 6 6 0 k J m o l B 2 m o l C O和 1 mo l O 2的总 能 量 比 2 m o l C O 2的 总 能 量低 c 完全燃烧2 0 g甲醇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放出的 热 量为 9 0 8 3 k J D 2 C H 3 O H 1 3 0 2 g 2 C O 2 g 4 H 2 O g A H 一1 4 5 3 2 8 k J mo l 一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水解反应 N H 4 H 2 O 一N H3 H 2 0 H 达到平衡 后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 在硫酸钡悬浊液中加入足量饱和 N C O 溶液 振荡 过滤 洗涤 沉淀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 该现象不足以说明 K B a S O 与 B a C O 的大小关系 C 明矾水解生成 A l O H 胶体 可用作净水剂 D 如图 1 5所示的反应过程中 A B x 的 日0 3 已知 2 H 2 g 0 2 g 2 H 2 0 1 日 一5 71 6 k J mo l 2 C H3 O H 1 3 0 2 g 2 C O 2 g 4 H2 O 1 A H 一1 4 5 2 k J mo l 一 反 应 过程 图 l 5能量变化 H a q O H一 a q H 2 O 1 A H 一5 7 3 k J m o l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H g 的燃烧热为5 7 1 6 l J m o l B 同质量 的 H g 和 C H O H 1 完全燃 烧 H g 放 出的 热量多 C H 2 S O 4 a q B a O H 2 a q B a S O 4 S H2 0 1 AH 一5 7 3 k J mo l 一 D 3 H 2 g C O 2 g C H 3 O H 1 H2 0 1 A H 1 3 5 9 l d mo l 一 4 C H 4 H 2 C O 的燃 烧 热 分 别 为 8 9 0 3 1 k J m o l 2 8 5 8 k J m o l 1 1 0 5 k J mo l 下 列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书 写 正 确 的 是 A C H4 g 2 0 2 g C O 2 g 2 H 2 0 g 胃 一8 9 0 3 1 H mo l B 2 H g O g 2 H 2 O 1 日 一 2 8 5 8 k J mo l C C O g H 2 0 g C O 2 g H 2 g A H 1 7 5 3 l d mo l D 2 C 0 g 0 2 g 2 C 0 g A H 一2 2 1 k J m o l 鼬 匕 I 圄 Mi d d l e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中 纂 T题IJUA卷N J交IA O流LIU I 试 题 研 究 一 iI 5 已知 1 H 2 g 1 2 0 2 g H 2 0 g A HI a k J m o l 2 2 H 2 g O 2 g 2 H 2 O g b ld m o l 3 H 2 g 1 2 0 2 g H 2 O 1 c k J mo l 4 2 H 2 g O 2 g 2 H 2 0 1 A H 4 d k J mo l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0 cd 0 C 2 a b0 6 下 列 关 于 反 应 过 程 中 能 量 变 化 的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 在一定条件下 某可逆反应的 1 0 0 ld to o l 则该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 0 0 k J to o l B 图 1 6中A B曲线可分 别 表 示 反应C H 2 一 C H g H 2 g 一C H 3 C H3 g A H 0未使用和使用催化剂时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C 同温 同压下 反应 H g C l 2 g 2 H C 1 g 在光 照和点燃条件下的 不同 反 应 过程 图 1 6 能量变化 曲线 D 已知 2 C s 2 0 2 g 2 C 0 2 g 日 2 C s 0 2 g 2 C 0 g A 则 日l 7 1 3一丁二烯和2一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如 下 C H 2 C H C H C H 2 g 2 H 2 g C H 3 C H 2 C H2 C H 3 g 2 3 6 6 k J C H3 三 三 三 c C H 3 g 2 H 2 g 一c H 3 C H 2 C H 2 C H 3 g 2 7 2 7 k J 由此不能判断的是 A 1 3一丁二烯和 2一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 1 3一丁二烯和2一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 1 3一丁二烯和2一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 一个碳碳三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 的键能之和的 大小 8 表 6中列 出了 2 5 1 0 1 k P 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 数据 表 6 一些物质的燃烧热 已知键 能 c H键为 4 1 3 4 k J m o t H H键为 4 3 6 0 k J mo 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C C 键能为7 9 6 0 k J to o l B C H键 键长小于 H H键 C 2 H 2 g 0 2 g 2 H 2 0 g A H 一 5 7 1 6 k J to o l D 2 C H 4 g C 2 H2 g 3 H 2 g 日 一3 7 6 4 k J mo l 9 1 已知 c H 3 O H g H 2 0 g C O 2 g 3 H 2 g H 4 9 0 k J mo l C H 3 O H g 3 2 0 2 g C O 2 g 2 H 2 0 g 日 M i d d l e S c h o o l Ch e mi s t r y 一1 9 2 9 k J mo l 由上述方程式可知 C H O H的燃烧热 填 大于 等 于 或 小于 1 9 2 9 k J m o l 已知水的汽化热为 4 4 k J mo l 则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 以 C O 与 N H 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 化学式为 C O N H 2 已知 N H 3 g C O 2 g N H 2 C O 2 N H 4 s A H 一1 5 9 5 k J too l 一 N H 2 C O 2 N H 4 s C O N H 2 2 s H 2 O g A H 1 1 6 5 k J too l 一 H 2 O 1 H 2 O g A H 4 4 0 k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五班级上册 小足球2
- 2025年物联网技术中级工程师岗位知识模拟题集萃
- 电力器具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建筑设计师招聘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指南
- 2025年初级软件架构师认证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知识点回顾与面试预测题
- 2025年中级火电运行值班员考试复习策略与技巧
- 电信基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互联网产品经理面试题详解与解析思路
- GB/T 13762-2009土工合成材料土工布及土工布有关产品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
- 药品出、入库验收制度
- 个人房地产抵押合同书
- 车间员工技能管理办法
- 医院零星维修管理制度及零星维修审批单
- DB11T 1581-2018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规范
- 青年教师成长之路
- 汶川地震波时程记录(卧龙3向)
- 吴迪完胜股市学习笔记
- HB 4-1-2020 扩口管路连接件通用规范
- 霸王集团盘中盘路演模式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