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评估(二)新人教版选修4第二单元(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5南安高二检测)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a.礼b.仁c.中庸d.德治【解析】选a。材料中“孔子出门必坐车”是为了彰显孔子的贵族地位,而一般平民则只能步行,坐车与步行体现的是社会等级地位不可僭越,即“礼”的要求,它是维护西周时期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故答案选a,b、c、d含义与题意特征不符。2.(2015湛江高二检测)下列有关孔子思想中“仁”的解说,不正确的是()a.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核心b.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人际关系c.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d.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解析】选d。“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爱人”以和谐社会关系,具有人道主义的色彩,故a、b、c正确;“仁”是中国传统美德之一,不属于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故d错误。【特别提醒】“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礼、中庸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把握时需注意二者范围的界定。3.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题干引文孔子的要求是: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由此分析,孔子是在提倡维护周礼。【补偿训练】清朝时期,某地方官府倡导乡饮酒礼,酒礼由州官担任主持人,行礼致辞为:“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勉。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该致辞所包含的中国古代传统观念有()宗法观念忠孝观念等级观念神道观念a.b.c.d.【解析】选c。“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党”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宗法观念、忠孝观念、等级观念。这些观念都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关系。4.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在中国焦点2006评出的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后世教育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a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b较为笼统,c属于教育,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补偿训练】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奖励世界上在教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设立了“孔子奖”。之所以用孔子的名字命名,是因为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如()兼爱、非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开创私学a.b.c.d.【解析】选b。不属于教育思想,不属于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排除含有的选项即可。5.(2015绍兴高二检测)“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话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限制公民自由b.城邦不应该实行民主制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d.自由是导致国家衰败的主要原因【解析】选c。依据材料分析可知,柏拉图反对极端的自由,认为“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故本题选c。6.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这一认识体现了其()a.对雅典民主政治持肯定态度b.对抽签选举持反对态度c.主张按照人的出身来确定社会分工d.主张民众的直接民主【解析】选b。“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说明柏拉图主张精英治国,反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轮番而治等做法,排除a;c柏拉图主张按照人的素质和职业来确定社会分工,而不是根据其出身;d说法与柏拉图的主张恰好相反。7.(2015绍兴高二检测)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逻辑学:提出了“三段论”的简单演绎逻辑b.物理学: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c.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的观点d.政治学:以身赴死批判了雅典民主中的“民粹”倾向【解析】选d。a是亚里士多德的贡献;b也是亚里士多德的认识;c符合亚里士多德的思想。d描述的是苏格拉底,故选d。8.历史上称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为逍遥学派,主要原因是()a.教学方法别具一格b.由于他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c.他们勤于思考,努力读书d.讨论具体的问题【解析】选a。亚里士多德喜欢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讲学,自由洒脱,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b与此无关,c是学习态度,d是内容。9.大前提:柏拉图主张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结论:亚里士多德也认为知识是人先天固有的。该推论()a.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b.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c.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解析】选c。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对老师的思想主张并不盲从,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不是先天就有的,故选c。根据分析,a、b、d均错误。10.(2014浙江高考)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朱熹李贽a.b.c.d.【解析】选d。苏格拉底主张知识即美德,与材料的主张不符,故错误;题目中的“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去人欲”“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分别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南宋理学家朱熹和明末思想家李贽提出,故正确,选择d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1.(2015南京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 000年迄今之中国。梁启超世界伟人材料二孔子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南则风靡于安南。孔子之道,又流行于欧美。英、法、德、美、意、奥之学者,热心研究孔子者,岁炽日烈就全世界观之,论语之价值,已与新约全书竞胜。岛献吉朗诸子百家考(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评价了孔子?概括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12分)(2)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孔子之道”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3分)【解析】第(1)题梁启超高度评价了孔子,认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思想影响中国及周边世界。第(2)题实际考查儒家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儒学创始人,中国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教育家,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政治家,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的限制。(2)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具有世界性影响。12.古今中外,凡是杰出的、有创造性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有自己所向往的“理想国”。古代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就写了理想国一书,寄托了他的理想。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当然也有他的“理想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有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宗旨,孔子的思想都围绕着仁而展开,无论其治国方案、人伦规范还是经济制度皆是如此。对此,他解释说:“孔子所以为圣人,以其改制,而曲成万物、范围万世也。其心为不忍人之仁,其制为不忍人之政。仁道本于孝悌,则定为人伦。仁术始于井田,则推为王政。”进而言之,康有为在强调孔子之道可以归结为仁的同时,将仁的内涵界定为自由、平等和博爱。孔子之道是什么材料二柏拉图认为,只有把哲学思想与国家治理真正相结合,才能使人类获得幸福,否则,“人类的罪恶将永远不会停止”。只有用哲学理念去构建一个城邦(国家)社会秩序,才能使整个社会安宁和谐。要实现城邦整体幸福的方法是:“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目的就在于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城邦集体。”柏拉图的这一政治理想对当今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仍然有积极意义。论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的积极因素(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理解。你如何认识孔子的思想内容和材料中康有为的观点?(11分)(2)据材料二分析,柏拉图的“理想国”怎样才能建构起来?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的“理想国”的实质和实现的方式。(4分)【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和柏拉图的思想,意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考查学生综合归纳能力,依据材料中“其心为不忍人之仁,其制为不忍人之政。仁道本于孝悌,则定为人伦。仁术始于井田,则推为王政”“孔子之道可以归结为仁的同时,将仁的内涵界定为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内容分析作答。第二问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仁”“礼”“中庸”之间的关系作答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对材料中康有为观点的认识,既要体现其对“仁”的思想的理解和解读,又要分析其思想中体现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内容;第(2)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中“用哲学理念去构建一个城邦(国家)社会秩序”“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等信息分析作答。第二问“实质”结合其生活时代背景解答。实现方式:孔子的依据“克己复礼”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内容作答;柏拉图的方式依据材料信息“运用说服或强制”分析作答。答案:(1)理解: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人性上是性善,体现在治国上为“德”,体现在人伦关系上是孝悌,体现在经济上是推行“井田制”,仁的思想内涵是自由、平等、博爱。对孔子思想内容的认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标准;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依据;中庸是协调“仁”和“礼”的尺度;教育是使人知“仁”和“礼”的手段。对康有为观点的认识: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体现了“仁”的思想内容,但注入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成分,有明显的为资产阶级政治活动服务的目的。(2)柏拉图“理想国”的建构:以哲学思想指导国家建设,运用说服或强制实现社会和谐。实质:他们“理想国”的实质都是恢复奴隶主阶级的有序统治;实现方式:柏拉图通过说服或法制强制手段实现,孔子则寄希望于诸侯的道德自觉。13.(2014聊城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材料二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柏拉图理想国(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柏拉图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11分)【解析】第(1)题概括材料“为政以德”“哲学家”回答即可。第(2)题从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以看出孔子强调等级秩序,“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判断柏拉图主张法治。其具体的统治手段及理念都可以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答案:(1)孔子:道德(仁)。柏拉图:哲学学识(治国知识)。(2)理想国家:孔子: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柏拉图:正义、法治。手段:孔子: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柏拉图: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不同:孔子主张人治;柏拉图主张法治。14.(2015龙岩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材料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材料三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3分)(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