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部分历史.doc_第1页
东至县部分历史.doc_第2页
东至县部分历史.doc_第3页
东至县部分历史.doc_第4页
东至县部分历史.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至县部分历史东至县沿革r0 * R _# S k I; X8 q汉语拼音:Dongzhi Xian简 称:别 名:$ h H G6 D- j, k. H, V5 r# E3 f5 v区划代码:341721- o& y: R# 政府驻地:尧渡镇 ( G V+ k5 K Y& c5 v. T位 置:经度:1163811708 纬度:29333029# m0 Z4 ?aH区 号:0566: b* S3 y; N+ x. k3 |& L5 e邮 编:247200人 口:53 万面 积:3255 平方公里地名来历: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设置东至县,取两县首字为名。 , U# - A+ U$ O4 u% z. P2 m所在地区:安徽省池州市历史沿革:据东流具志、建德县志记载:虞、夏、商、周属扬州地,秦属九江郡、鄣郡。西汉分属豫章郡彭泽、鄱阳县和丹阳郡石城县地。东汉不变。三国时属吴国彭泽、丹阳、鄱阳三郡地。晋分属豫章郡彭泽县、鄱阳郡鄱阳县、宣城郡石城县地。南朝宋、齐,分属扬州宣城郡石城、历陵县地和江州鄱阳郡鄱阳、浔阳郡彭泽县地,梁、陈二代在今县境设南太原郡,置和城(今东流镇)、晋阳(今张溪一带)两县,属南豫州。隋平陈后,太原郡及和城、晋阳两县并废,地分属浔阳郡龙城县、九江郡彭泽县和宣州郡秋浦县、饶州鄱阳郡鄱阳县。唐至德二年(757),分秋浦、鄱阳两县地在梅城置至德县,以年号为县名,属江南西道浔阳郡。乾元元年(758)属饶州,永泰元年(765)改属池州。会昌初(841846),在原和城县旧址建东流场,属江州彭泽县。方舆纪要载,五代杨吴顺义二年(922)改至德为建德县,仍属池州,历南唐不变。南唐保大十一年(953),升东流场为东流县,属江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属池州池阳郡,并割贵池之晋阳乡益东流。两宋时东流、建德两县均属江南东路池州池阳郡。元初属江淮行省,元二十一年(1284)改属江浙行省,元二十三年属江浙行省池州路。明和清初属池州府。明洪武初,池州路为九华府、华阳府,后仍改为池州府,直隶南京。清顺治二年(1645)属江南省,康熙十五年(1676)属安徽省。雍正元年(1723)隶两江总督,雍正十一年属安徽省宁池太道。民国元年(1912)东流、建德两县直属安徽省。3年元月,建德县因与浙江省建德县重名改为秋浦县,3年6月至17年8月底属安徽省芜湖道。21年10月秋浦县复名至德县,同月改属安徽省第八专区。1949年4月22、23日两县先后解放,同年5月13日同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县仍属皖南行署池州专区。1953年2月24日改属安徽省安庆专区。1959年5月15日,两县合并为东至县,以尧渡镇为县城,仍属安庆专区。1965年7月14日东至县改属池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专区改地区,隶属不变。1980年元月29日改属安庆行署。1988年9月2日,池州行署恢复,东至县复属池州行署。东至县境内的主要报刊及其发展历史一、至德白话报民国32年(1943)2月创刊,国民党至德县党部主办。终刊于33年底,报名题字:陈于生。社长先后为徐启达、周禹良、郑伯山。社址:花园里乡金家村。该报致力宣传国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登载国内外要闻及县内消息,辟有“播音台”、“短兵”等专栏和晨曦副刊,4开2版,毛边纸石印,半月刊。二、东流白话报创刊于民国32年7月7日,国民党东流县党部主办。发行人兼社长张恕。编辑冯登寅、冯迪。社址:国民党东流县党部所在地。该报主要宣传报道国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县境各类新闻;8开2版,毛边纸,石印。月出4期,周3日出版。期发300多份,主要发行到县直机关、学校及各乡保。三、至德新报创刊于民国34年12月12日,国民党至德县党部主办。发行人:周禹良、金华。社址:至德尧渡街。) 该报宣传国民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发布与之相关的国内要闻和县境消息,为4开2版,毛边纸,石印。四、东华报创刊于民国35年8月,国民党东流县党部主办。刊头题字:金慕周。社长:高贞松,后为李学鹏。编辑:金华、倪让。社址:东流城内高贞松住宅。于37年4月停刊。该报主要宣传国民党的内外政策,主登国内外要闻、县内新闻、县行政会议记录等。辟有菊江亭副刊,作品多为小诗歌、小散文、小幽默。单面2版(9寸长、7寸宽),毛边纸,石印。月出4期,期发300份左右。发行对象主要是机关、学校及各乡保。五、东流新报创刊于民国35年11月,国民党东流县党部主办。刊头题字:张恕。发行人:张恕、张伯郊。社址:东流城内具命部所本地。该报主要转载国民党大报及电台要闻,登载全县各类消息。4开2版,毛边纸,石印。六、正义报创刊于民国36年5月,国民党至德县党部主办。报名题字:张宗良。社址:至德尧渡街。该报为挽救国民党政权,作反对共产党的舆论宣传。4开2版,毛边纸,石印。周5出版,主要发行到县直机关及各乡保。七、东流报创刊于1956年10月1日,中共东流县委机关报。主编:曹建康。社址:东流镇。该报宗旨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和全县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成就。4开4版,新闻纸,5号字体铅印。5日刊,发行量在1500到2000份之间。由原东流县邮局(所)收订投递。1958年11月11日停刊。八、至德报办报方针是:宣传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至德县新人、新事、新成就。经历了油印小报、试刊、正式创刊等3个阶段。油印至德报,始于1955年4月,终于1956年5月,共出130余期,中共至德县委宣传部和农工部主办。办报地点:县委会大院内。16开4版,白纸油印,3日刊。期发300多份,赠发到县直机关、学校及各区乡。铅印至德报,1956年6月试刊。县委宣传部主办。社址:至德县尧渡中街。8开4版,不定期出刊,新闻纸,5号仿宋字铅印,期发800多份,共出107期。至德报正式创刊,于1957年10月1日,系中共至德县委机关报。报名题字:刘启运。主编:查振祥等。社址:至德县尧渡中街。4开4版,新闻纸,5号字铅印。5日刊,期发1500份左右,由县邮局(所)公开发行,并县时停刊。九、至德报、东流报合刊创刊于1958年11月12日,东至县筹备委员会主办。副主编:查振祥。社址:原至德县尧渡中街。合刊为两县行政区域合并时期的过渡性报纸,4开4版,新闻纸,5号字体铅印,隔日刊。散发3000多份,由原两县邮局(所)收订、公开发行到原两县机关、厂矿、学校和各公社、大队、生产队。到1959年5月13日停刊,共出91期。十、东至报创刊于东至县诞生之日1959年5月15日,“创刊号”紧接至德报、东流报合刊的期数,即从第92期开始,于1960年9月停刊。系中共东至县委机关报。报名题字:郭沫若。副主编先查振祥,后姚有根。社址:东至县城尧渡中街。隔日刊,4开4版,新闻纸,5号字体铅印。版面活跃,图文并茂,月来稿千篇左右。散发3000至4000份,由县邮局公开发行到全县城乡各地。十一、东至科技创刊于1982年,共出40期,东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