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地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3)人民版.doc_第1页
广西河池地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3)人民版.doc_第2页
广西河池地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3)人民版.doc_第3页
广西河池地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3)人民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三一轮复习模拟试题之三12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再,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a地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1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14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15美国史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他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材料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实业救国16“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7.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思想理论界出现了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和中国社会史问题的论战。论战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历史上是否经过奴隶制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及特征等问题进行。这一论战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马克思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18恩格斯曾指出,拿破仑法典不愧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拿破仑法典是依据罗马法制定的b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c拿破仑法典维护、巩固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产阶级的经济秩序d拿破仑法典依据罗马法精神调解资本家、工人之间的关系19、“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大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意思?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禁欲主义 d蒙昧主义20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21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右图是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创作的一幅题为美国奶粉的漫画。对该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美国对日本的扶持b反映美国放松了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c反映如今日本军国主义猖獗的历史根源d反映苏联歪曲美国与日本的关系22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学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观点。下列观点中与众不同的是a对待自然就要像审讯女巫,要用技术发明折磨她,遏制她为改进人类的生活服务。b在一个土壤、水、植物和动物组成的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互相依赖。c地球是聪明的人工规划的对象,是个听命于机械运动的死球。d我来到世上就是要让大自然及其儿女供人类使用,使它们成为人类的努力。23有人说它是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欧洲最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有人说它的诞生必将对冷战后的世界经济和政治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它”指的是a上海合作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元38(26分)公共舆论的发展状况,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进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必使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摘自黄宗羲学校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大公报秉承“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原则,由胡适、傅斯年、蒋廷黻等知识分子担任主要撰稿人,发表了系列时政评论文章,对当时的政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促进了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发展。摘自李佳“兴起论文”(19341937)中的意见领袖研究材料三:文革中的“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当时公共舆论的表达形式。“四大”的目的,一开始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后来是“打击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大字报的内容,大多是检举揭发,攻击谩骂,没有事实依据。1980年邓小平指出:“应该让群众有充分的权力和机会,表达他们对领导的负责的批评和积极的建议,但是大鸣大放这些做法显然不适宜达到这个目的。”摘自“大鸣大放大字报”是大民主吗?(l)材料一中黄宗羲主张学校应在国家政务中发挥什么作用?分析其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2)材料二中的“四不”原则体现了怎样的舆论精神?你认为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可能会围绕哪些主题展开评论?请用史实加以说明。(至少列举两类主题)(10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文革时期“四大”这种舆论形式产生的根源。(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引导公共舆论健康良性地发展。(4分)39(26分)“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材料一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一词来源于“城邦”,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古代社会中后期,“臣民”概念取代了“公民”概念。材料二 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紧密相连。“民主”一词在中国文献中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大意是:暴君夏桀不配做民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材料三 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开始形成于15世纪后,随着自由市民的产生,17-19世纪在维护市民利益的民族国家运动和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冲击下,受法国影响最终有了今日之含义。材料四 在中国,“公民”作为外来语是在辛亥革命前后由西方传入的,而在法律文件中正式统一使用“公民”概念,则要到新中国建立以后。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希腊“公民社会”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臣民”与“公民”的本质区别。(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中国和西方赋予“民主”一词的不同含义。(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意义的公民概念形成的历史背景。并列举两部欧美在争取公民政治权利斗争中提出或颁布的文献成果。(8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现代中国实行了哪些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公民社会”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12-23 b c b b d b c a c d b d38.【答案】(1)作用:议政、辅政、督政。(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背景: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为新思想的孕育提供物质条件;政治上,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日益腐败;思想上,走向僵化的程朱理学、因循死板的八股取士阻碍新思想的萌生,一些士人开始倡导“经世致用”。(6分)(2)精神:公正客观、独立自由(或公平、正直、理性等)(意思相近也可给分,2分)主题与史实:民主与独裁:可依据“国民党政府专制独裁”的相关史实。国家统一:可依据“军阀割据混战”或“国共内战”的相关史实。 民族精神(或民族危机、中日矛盾等):可依据“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等史实。(评分说明:须回答两个主题,每个主题4分,其中主题归纳2分,史实说明2分。回答其它主题只要符合时代特征,依据史实正确也可给分。本问共8分)(3)根源:极“左”思潮的泛滥;以阶级斗争为纲;民主法制被野蛮践踏。(任答两点得4分)(4)本问4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本问可从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发挥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公共舆论须以法制为前提、以事实为依据等方面回答。) 39. 【答案】(1)原因:环海多山的地理环境;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较为发达的工商业。(4分,任答两点即可)本质区别反映在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上,臣民是君主的附庸,而公民则是国家的主体或主人。(2分,能从“社会地位”或“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即可得分)(2)古代中国:指为民做主,有德行的君主。(2分)古代西方:指人民主权。(2分)(3)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自由市民的产生;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文献成果:1628年权利请愿书;1679年人身保护法;1776年独立宣言;1789年人权宣言。(2分,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