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本文从教师松绑自己的思维、营造创新作文的良好氛围、运用联想和想象、倡导批评精神四方面进行探讨。【关键词】:作文教学 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正 文】: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以载道”是为文法则,从小学三年级提笔作文起,教师耳提面命:为文必须昂扬,必须精华,必须写主流,必须写光明,必须写精神追求。于是,作文中描写的生活状态与学生的原生态发生相冲突;作文中的思想感情与学生内心深处积淀的思想感情发生冲突。我们发现自然生活中的一些物象在学生作文中赋予了同一涵义:如写“小草”必写默默无闻、自强不息;写“梅花”必写凌霜傲雪、铮铮铁骨;写“夕阳”必暗喻人老心红、发挥余热;作文绝不允许写母亲的虐待,父亲的寡情,老师的无德;作文绝不允许写经历失败后落寞愁肠这样,学生不得敞亮心扉,抒写性灵,只得掩饰自己,乖乖地用一块裹脚布,折磨出三寸金莲。他们的作文有的只是陈旧的材料,堆砌的辞藻,满纸的空话、大话、套话,能进古董店的主题,千篇一律的三段或四段式结构,大同小异的首尾呼应、画龙点睛作文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忧虑。江泽民主席在全国教育会议上特别指出:“迎接未来科技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是一个民族心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育的根本宗旨。因此,作文教学作为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必须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一、教师松绑自己的思维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实际,规定每次作文要写到怎样的水平,要得多少分才过关,否则就怎么样怎么样。一味地以分数去衡量,高分者自然受到教师的青睐、喜欢,而那些作文水平一般或较差的无一例外受到教师的冷落、批评。久而久之,他们对作文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学生的作文要有创新,首先教师的思维要松绑,要充分发扬民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要与学生建互尊、互信的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打破条条框框,不要让学生在教师规定的圈圈里跳来跳去,浇灭学生的思想火花。教师应有大胆探索,对现有模式不迷信、不盲从,有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去影响学生,鼓励学生打破坛坛罐罐,大胆创新,什么样的窑烧什么样的砖。有了心灵开放的教师指导,学生才会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稳健。二、营造创新作文的良好氛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或过去那种以本以本,以纲为纲,题海行舟的应试教育所能锻炼出来的。因此,为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就是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给学生创新作文创造良好的氛围。 1、从生活“活水”中感受创作灵感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获奖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have a try”。的确,生活是创新的源泉,作文应是生活的反映。我们的生活环境美丽如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小学生的生活丰富了,他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就多了,自然就会有话可说。而这些东西,如果学生不留心,就会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所以,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适时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叶圣陶老先生在作文论中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的水来这源头很密迩,很广大,不用外求,操持由己,就是我们充实的生活。”让真实的生活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和无限的遐想,这应当成为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体现新精神的重要前提。2、实行“六大解放”有自由才有创新。作前指导要跳出从审题立意,写作提纲到如何开头结尾,任何谋篇布局的重写作技巧的框框中跳出来,打破呆板、统一、没有个性的作文教学的格局,构建扩展思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小学生作文教学模式。 为了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他认为:“有了六大解放,创造力才可以尽量发挥出来。”因此,作文教学也要实现“六大解放”: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大胆想象;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学生去实践、创作、再将实践创作写下来;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学生“以社会为学校,奉自然为宗师”,让鸟儿在广阔的天空和森林里自由的飞翔、歌唱;解放学生的眼睛,“敲碎有色玻璃,教大家看事实”。 3、允许质疑求异,显示个性风采 习作应是学生的一种创造。人云亦云,毫无主见,毫无新意的习作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家赞可夫说:“要让学生在研究某一问题失望时,既能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有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看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任何事物都是立体的,多侧面、多层次的。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因为视角的不同,看问题的观点不同,所以见解往往迥异。这就为作文的创新求异提供了条件。对于一个文题或一段材料,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侧面地思考,才能道人所未道,形成新的思想。这就要求学生要敢于创新,具有发散性思维品质。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一个中心出发,从各个不同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思考,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如:一般人赞美荷花,总会搬出周敦颐的爱莲说里的“出淤泥而不染”来渲染荷花的高洁,仿佛那污泥是“肮脏”透顶,“糟糕”至极的。对此学生通过老师启发点拨,因引导思维发散,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恳提供养料哪来荷花芳香扑鼻?他还引用“人不知而不愠”来赞赏无私奉献也无心争辩的污泥。又如,有的学生对小草总是赞美提出疑问,说小草无疑是使高山明朗润泽,使大地娇娆妩媚,但它也给庄稼带来了害处,给农民带来了麻烦,还搬出诗句“晨兴理荒秽”来佐证。这些看似“出格”的观点,正是他们乐于研究问题,乐于发现问题的创新思维萌芽。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打破框框,允许质疑,引导创新、求异,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和张扬,使他们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也更加激发了学生无穷的想象。4、让学生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写作需要激情,创新需要激励。一个人假若适时得到激励,作文就会引起创新热情,结出创新硕果。诱发写作动机的心理因素之一就是“出于能获得荣誉和利益的喜悦。”基于此,教师应该把鼓励当作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催化剂。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了那么多作文,总有几篇相对而言是写得较好的,就对他们加以赞赏,并介绍给同学们。因为世界上几乎没有不为传播而写的文章。同学们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或贴在作文栏内展览,这也是一种传播。这对启发写作兴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5、细心呵护学生灵性的表达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稚嫩的,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因此,我们要积极建构新作文的评价机制。作文教学中,要细心呵护他们灵性的表达,诸如:“妈妈,风把我吹倒了。” “泪水挂在妈妈写满春意的脸上。”“冰雪化了,成了春天。”这些极富灵性的“语丝”应该被认定为作文中的闪光点。整个“文面”不行,而面中之点也一点不行,一点不闪吗?尽管这种闪光没有焰火之著,只有萤火之微,关键是语文教师要富有爱心,细心呵护。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一些虽稚嫩,但颇具智慧灵光的句子,有的老师或视而不见,或见了誓欲除之而后快。如一位学生写道:“妈妈,我最喜欢睡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教师文后批阅:“太阳怎么会有味道呢?不合逻辑。”有一位学生写道:“他穿了一件青春的夹克衫。”教师的批语是:“不通,副词十分不能修饰名词青春。”其实,这些极富文学意味的“语丝”,正是学生灵性的率性剖白,所谓“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这些濡染了主体“感情色素”的东西,由于突破了一般语法、修饰、逻辑的“常格”,显得那样的飞扬灵动,富有韵致。细心呵护这样的“语丝”,就是呵护学生生命中有创造力的“灵性”。三、运用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是创造的基础,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况世界上的一切。”更有人将想象力比作思维的翅膀。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说、写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1、续写想象写作离不开创造,小学生作文时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的结尾言犹未尽,教师可以抓住这些契机,让学生把故事补充完整,在写作中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空间。如悲壮的一幕一文的结尾:“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向着飞船坠毁的方向默默地哀悼,哀悼”这个省略号包含了多少丰富的内容。人们在哀悼什么?人们是怎么哀悼呢?哀悼完之后人们又是怎样做的呢?作者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悬念,而这些内容也正是我们小读者非常想知道的。此时,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认知冲突,让学生根据自己多课文的理解,根据自己的思维、情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写作。2、假设想象假设的东西,本身是不存在的。要学生写假设的内容,非想象不可。假设一定的条件,激发想象,这就是假设想象。假设条件包括假设时间、假设地点假设环境、假设情态等等。如让学生写,假如我是,这就属于假设想象的作文。作文教学中,为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摒弃习惯性思维,我们可引导学生大胆进行想象。3、画面想象借助图画想象作文,不仅要说或写画面上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还要尽可能想象画面中所蕴涵的意境,弹奏出“弦外之音。,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单幅的图画激发学生的想象,也可以同时出示多幅图。4、听音乐想象作曲家创作美妙的音乐,也是来自生活的源泉。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美妙的景色;闻水声,想象泉水叮咚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水,汹涌澎湃的大海;录上一段马达声、车鸣声、人流声想象出海的场面、告别的情景、欢腾的闹市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训练。5、自编故事想象马塞洛说过:“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同样,每一个学生也都能张开他们想象的翅膀,编写他们的故事。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编写一个故事、一个童话或一个寓言。事实证明,孩子笔下的故事世界是五彩缤纷的。四、倡导批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批评性是创新性思维的特征之一,创造性思维的生命力在于怀疑和批判,没有怀疑和批评就不会有创造。创造性人才就是有怀疑和批判精神、开拓和创新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多向思维,这种思维苗头虽然稚嫩,却颇具生命力,不可否认和扼杀,对于其中蕴含的怀疑批判精神应予倡导。所以教师每接新班时,就要教给学生评讲的方法,即先学别人作文的优点,再提出改进意见。教师评出优秀习作让学生评赏,与自己的作文比较,对带有的共性问题提出来让大家分析、比较,总结出教训,拟定修改方案。然后,重点指导学生独立分析自己的作文,综合同学、老师的意见,学习运用人家作文的优点,改出高质量的作文。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不能忽视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教育技术学导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数据结构与算法导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农村金融期末试题及答案
- 2025面试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废物处置和污水处理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留学金融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拉萨金融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技术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八)
- 抗疫义工活动方案策划(3篇)
- GB/T 457-2008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
- GB/T 40565.4-2021液压传动连接快换接头第4部分:72 MPa螺纹连接型
-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推荐99个),参考文献
- FZ/T 07015-2021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再生涤纶
- 基于课程标准的融合教育教学评一致性实践探索
- 企业家的12把财务砍刀讲义课件
- DB32T 4353-2022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规程
- 原型量表测试表
- 审核首次会议发言稿
- 煤矿机电与运输提升安全管理.ppt
- T∕CGSS 004-2019 适老营养配方食品通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