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ppt_第1页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ppt_第2页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ppt_第3页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ppt_第4页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三章控制技术基础 3 1控制系统概要3 1 1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控制的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向对象施加必要的操作的过程 前提 对象中有能观察的物理量 为了控制而发出命令 将命令变换成操作的装置叫 控制装置 被控制的对象叫 控制对象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将系统组成要素按因 果 输入 输出 关系所组合成的简图叫 框图 系统有以下特征 有封闭环存在 封闭环的存在是为了将控制量与目标值比较 这种反馈在偏差增加时 由于闭环一周的原因 会产生使偏差减小的效果 把这样的反馈叫 负反馈 为了满足控制要求 系统可由几个这样的装置构成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常用术语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1 2控制系统的分类 根据有无反馈 开环 闭环控制根据操作量不同 开关 连续控制根据信号处理方法 模拟 数字控制根据目标值是否随时间而变 定值 追随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力 自力 他力控制根据动作时间性 顺序 程序控制根据使用场合 伺服机构 过程控制 自动调节 开环和闭环控制无反馈的系统为开环控制 易受外界的干扰 排除方法有 预测控制 或 干扰补偿法 反馈控制 闭环控制 将控制量与目标值比较来修正动作的方法 不管何处何种干扰 着眼于目标值与控制量间偏差的表现结果 能提高定量控制质量 应用广泛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开关控制和连续控制操作量能连续变化的控制系统为连续控制 反之 为开关控制 连续控制方法 PID 微分先行PID 线性PID 非线性PID 开关控制的操作量瞬时值不能连续变化 但在时间上的平均值能连续变化 控制方法有 频率调制 脉宽调制 混合调制 从原理上看 连续控制精度高 开关控制精度低 但开关控制的结构简单 效率高 可靠性好 在汽车电控系统中应用较多 模拟控制和数字控制模拟控制 输入输出处理和控制演算都是使用模拟量的控制 数字控制 输入输出处理和控制运算都是使用经采样而来的数字量的控制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数字控制使用采样值控制理论 在采样频率高的前提下 也可运用连续控制理论 虽然数字信号不完全连续 但在处理 存储 显示输出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特别是在微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用微机可组成各种精度高 控制灵活 调整方便 可靠性好的控制系统 模拟比较型 用A D D A和微机代替模拟控制器 它将控制偏差进行A D转换 经处理后生成操作量 数字量 再经D A转换成模拟量驱动执行元件 数字比较型 它将反馈量直接进行A D转换 在计算机内部与目标值 数字量 进行比较 能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 可同时处理多个信号 方便地组成复合控制系统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2动系统的描述方法之一传递函数法 3 2 1信号的传递和传递函数信号依次通过控制系统各组成单元时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取决于组成单元的特性 对于线性系统可用传递函数来表达其传递特性 分量函数和常系数线性元素的响应把在时间 初始值全为零线性元素对单位脉冲函数 t 的响应叫 单位脉冲响应 或 分量函数 用g t 表示 若是常系数线性元素 特性不随时间而变 则g t 就成了g t 这时一般用 0的g t 形式表示 在分量函数g t 的常系数线性元素中加上输入信号e t 其响应为c t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当t 时 在t 0 e t 0 或 传递函数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有 C s G s E s 其中 C s c t G s g t E s e t s 拉氏变量 把G s 叫做 传递函数 定义如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2 2瞬态响应 瞬态响应和传递函数 在元素或系统中加上不连续的输入信号时的响应叫 瞬态响应 对拉氏输出信号进行拉氏逆变换就可得到一般的瞬态响应 c t 1 G s E s Cs t Ct t 式中Cs t 是常数项 它与输入信号E s 的极有关的成分 Ct t 是与输入信号E s 的极有关的瞬态项 输入信号若是脉冲信号时叫脉冲响应 如是阶跃信号时则叫 阶跃响应 对知道元素的信号传递特性有效 特选择单位阶跃信号u t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有 E s 1 s从而阶跃响应c t 用下式表示 c t 1 G s s 3 2 3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与传递函数 在传递函数G s 的元素中输入正弦信号e t Esin 0tu t 其输出信号c t 为 c t 1 G s s 1 G s E 0 s 0 1 G s E 0 s j 0 s j 0 经过充分长一段时间后 过渡项衰减为零 只剩常数项 从而有关两个极j 0 j 0的响应成分 cs t 1 G j 0 Eej ot G j 0 Ee j ot 2j得 cs t G j 0 Esin 0t G j 0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将其与输入信号比较可见 G j 0 正弦输出的幅值 正弦输入的幅值 G j 0 正弦输出的相位 正弦输入的相位 把随 0变化而变化的G j 0 叫 频率响应 或 频率传递函数 把表示频率响应的特性叫频率特性 频率特性的表示方法 矢量轨迹法 用复平面上从原点所引G j 的端点与 相对应的轨迹来表示 增益 相位图 在实轴上表示g 20log G j 0 dB 在虚轴上表示 G j 度 的图 须进行坐标变换 特性曲线 将增益相位图中的g和 分别作在以 的对数值为横轴的两个坐标系上的图 有关g的特性曲线叫幅频特性 有关 的叫相频特性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2 4框图 框图的构成要素 框 相加点 分支点 框图的等价代换 串联 并联 分支点移动 相加点移动 反馈 3 2 5信号流程图框图是从元素的观点出发来描述系统的构成 而信号流程图则从信号流动的观点出发 用线图表示线性系统中信号流程和量的关系 信号流程图的构成规则 节 node 信号 枝 branch 信号间的连接 传导 transmittance 传递分量 相加 add 分支 junction 输入节 inputnode 输出节 outputnode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信号流程图和框图的关系 数学上表示的内容相同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3 3动系统的描述方法之二状态变量法在上述的方法中是用输入和输出的对应关系来描述系统的特征 不考虑初始状态 但是实际动作是通过包含初始状态在内的内部状态变化而定 内部状态由系统内部相互独立存在的能量蓄积因素决定 把与内部状态有关的变量叫 状态变量 3 3 1线性系统的状态变量表示例VL LdiL dtic CdVc dtVL R1iL Vc esic iL Vc R2diL dt R1iL L VL es LdVc dt Il C Vc R2C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i2 VC R2用矩阵表示 前式是线性微分方程 给出初始值 可解出IL和VC 并可用后式得到所关心的i2 把用于表示动系统任意输出所必须的最少特定物理量称作 状态变量 从外部输入的变量称为 输入变量 作为目的输出的变量称为 输出变量 把与以上两式相当的方程式分别定义为 状态方程式 和 输出方程式 对于一般情况用以下的记号来表示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状态方程式dx dt AX Bu输出方程式y Cx Du其中x y u分别代表多变量的状态矩阵 输出矩阵 输入矩阵 表示如下 x x1x2x3 xn Ty y1y2y3 yp Tu u1u2u3 ul T系统矩阵控制矩阵输出矩阵传递矩阵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若ABCD矩阵的元素为常数时 系统则为定系数线性系统 若是时间的函数 则为变系数线性系统 一般D为零的情况比较多 此时系统叫标准型 3 3 2状态方程式 输出方程式及传递函数下面介绍状态方程式 输出方程式和传递函数间的关系 从状态方程式 输出方程式到传递函数的变换对状态方程式和输出方程式进行拉氏变换可得 sX s X 0 AX s BU s Y s CX s DU s 若设X 0 0 则 Y s C sI A 1B D U s 其中I是单位矩阵 U s 的系数矩阵是s的函数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从上式可知传递函数Gij s 的模应满足 sI A 1的分母 即 sI A 0的s sI A sn a1sn 1 a2sn 2 an 1s an 0 从传递函数到状态方程 输出方程的变换输入M s 和输出Y s 间的传递函数G s 由此可得对应微分方程 y n a1y n 1 a2y n 2 an 1y any km如果用新变量y x1 x1 x2 x n 1 xn代换并整理 xn anx1 an 1x2 an 2x3 a2xn km用矩阵表示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以上系统的A B C D矩阵为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C 100 0 D 03 3 3利用状态变量的解析方法 状态推移方程式现在系统的状态方程式为 x Ax Bm对其进行拉氏变换有 sX s X 0 AX s BM s X s sI A 1X 0 sI A 1BM s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对上式进行拉氏逆变换就可得到x t sI A 1是A的特征值实部 如果全为负 可展开为 进行拉氏逆变换可得 1 sI A 1 I At At2 2 Antn n 1 s a 的拉氏逆变换为eat 与此对比将上式右边定义为eAt 即 eAt 1 sI A 1 I At At2 2 Antn n 当m 0时 x Ax的自由系统的响应为x t eAtx 0 从上式可知自由系统从初始值x 0 向x t 推移是eAt作用的结果 因此把它叫做状态推移矩阵 用 表示 即 t eAt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t 具有以下性质 0 I t2 t1 t1 t0 t2 t0 t t 1当A为对角矩阵时 有 一般情况m 0时 x t t t0t t Bm d 化简后有 x t t t0 t0t t Bm d 上式叫 状态转移方程式 将x t 代入输出方程就可得输出y 离散系统的状态转移方程式在此 输入为m t m k T k T t k 1 T每个时间间隔 T之m值是变化的 把k T作t0 则有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x t t k T x k T t Bm k T d t k 1 T时x k 1 T T x k T k T k 1 T k 1 T d Bm k T T x k T 0 T d Bm k T 若设 T A 0 T d B从而 x k 1 T Ax k T Bm k T 倘若 A 0 则有 B 0 T d eA t I A 1B上式叫 离散系统状态转移方程式 其输出方程式为 Y k T Cx k T Dm k T 其中C和C D和D等价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3 4可控制性和可观测性 要求 在加上输入信号后系统必须能向任意指定的状态推移 能用输出信号的检测结果判断系统的内部状态 可控制性对于处于任意初始状态的系统 在有限时间区间 t0 t1 内加上输入m t 如能使x t1 0 则说该系统可控 离散系统可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通过A B得到矩阵 BABA2B An 1B 为正定型 先看单一输入的系统 用b代B 并令k 0和k 1 x T Ax 0 bm 0 x 2 T Ax 2 T bm T x 2 T A2x 0 Abm 0 bm T 从而有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x n T Anx 0 An 1bm 0 An 2bm T Abm n 2 T bm n 1 T 将n T看作t1 0看作t0 为能得到控制系列m 0 m T m n 1 T bAbA2b An 1b 的逆矩阵必须存在 既必须为正定型 推广到多输入的场合 可得上述充分必要条件 同理 连续系统可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BABA2B An 1B 为正定型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可观测性 已知的系统在有限时间区间 t0 t1 内的输出y t 如能得知系统得初始状态x t0 则说该系统是可观测得 离散系统可控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通过A C得到矩阵 CT CA T CA2 T CAn 1 T T为正定型 先看单一输入的系统 且为标准 用c代C 并令k 0和k 1 y 0 Cx 0 y T Cx T y T CAx 0 Cbm 0 类推到y n 1 T 有 y n 1 T CAn 1x 0 CAn 2bm 0 Cbm n 2 T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若欲通过上式得到系统的初始值x t0 cT cA T cA2 T cAn 1 T T必须为正定型 推广到多输入的场合 可得上述可观测的充要条件 同理 连续系统可观测的充要条件是 CT CA T CA2 T CAn 1 T T为正定型 3 4控制系统的评价控制效果用 当目标值变化或有干扰时 控制量过冲和振动小 而且迅速稳定 来评价 主要评价方法 振幅衰减比 b a 100 瞬态响应最初的过冲量 a A 100 瞬态响应的误差面积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误差面积的评价方法 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汽车系张伟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3 5采样值控制 闭环内含有采样器的控制系统 叫 采样值控制系统 3 5 1离散信号时间不连续的信号 叫 离散信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